激进的视觉性——社会转型期的先锋艺术&周计武 1
论“高级的平庸”:艺术史观念下的当代艺术&赵笺 14
从“美”到“惯例”——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及其中国情境的反思&杨向荣 22
当代艺术语境下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研究&马晓翔 35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遗产:论文化研究视域中的艺术传播&李盼君 60
论西方艺术史写作中的“风格”概念&李林俐 71
爱比修斯的印象派&范丽甍 79
雅克·朗西埃论艺术的政治功能&文苑仲、骆坤 87
从画像到自拍——技术背景下自我形象的建构与认同&祁林 97
对“艺术终结”的审美经验复兴——理查德·舒斯特曼艺术理论管窥&孟凡生 106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纪录——从本雅明到格罗伊斯&唐宏峰 115
论楚文化对汉初服饰之影响&王珺英 122
朱德润的《浑沦图》&曲艺 133
梅兰芳表演创新与传统绘画的关系研究&饶黎 143
中古时期十二生肖形相转变原因探析&吴燕武 159
明代文人书房里的艺术品——以江南地区为中心&邱文颖 168
文徵明与拙政园——关于两种《拙政园诗画册》&毛秋瑾 185
清初中西交流背景下袁江绘画的悄然转变&王汉 199
郭若虚“气韵非师”说与北宋文人画思潮&彭莱 205
内涵式与外延式: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两种表达方式&蒋志琴 219
徽派版画的风景建构与文化认同&刘坛茹 226
论“图像环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匹配——以清代狮子林为例&耿钧 232
回归综合文化视野的音乐史写作以《文化语境中的西方音乐》为例&刘小龙 247
限制下的选择——论音乐理解与评价中的有限差异现象&柯扬 253
论当今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选题与特色&贾抒冰 265
感性直觉判断在艺术批评实践中的重要性——以一个音乐批评学者的视角来看&许首秋 274
维柯艺术学理论研究&周凌霄 283
感性地听,并说着经验——对音乐美学学科语言的运思&郭一涟 289
“失聪”到“失语”,从意向到存在——对现象学相关美学叙辞的一次梳理以及由此阐发的音乐美学学科相关思考&赵文怡 294
论音乐接受中的“貌合”与“神似”问题——兼论贡布里希的“面貌相像论”及音乐与绘画的艺术通感&孙红杰 310
如何理解艺术学理论视野中的鉴赏&李新 319
疑真神话:艺术史的一种“新”阐释&王望峰 333
物候学视野下的《清明上河图》之“春景说”再论证&朱亮亮 343
文化适应与文化改造——从东渡遗珍看中国隋唐艺术的传播影响&程雅娟 352
匠人还是大师?——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地位&杨秀娟 364
论艺术社会学的双重面相——以霍华德·贝克尔为例&卢文超 369
现代艺术:民主的实现还是感性的贫困?——迈耶·夏皮罗的现代艺术观念研究&高薪 380
选择性解读的终结:《伦勃朗的企业》与微观艺术社会史的研究模式&冯白帆 396
论视觉再现与沃尔海姆的观者之看&殷曼样 409
李格尔的“观者”:论艺术作品的共时性出位&刘毅 417
诗、乐、礼关系蠡测&杨赛 430
传统“小技末道”观念与中国古代表演艺术理论的滞后性发展&张婷婷 441
谢环艺术交游中的“雅贿”现象&崔祖菁 448
论审美自律和艺术自律的关系&韩清玉 463
文化悖论的两种类型:中西画中物象逻辑比较&施錡 473
隋唐以前艺术门类理论渊源论考&韩刚 493
图像与传媒转型:数字技术时代的视觉知识的生产&陈静 504
中国基督教艺术处境化研究&顾生蓉 512
现代公共艺术媒介的社会性功能——对马来西亚公共艺术创作与活动的启示&保罗·梅德顺 522
艺术学学科建设与门类美学——从80—90年代的门类美学谈起&孙晓霞 536
民国海归学者与中国艺术学学科建构&吴衍发 550
论超文本叙事理念的源起&李森 559
作为艺术学构件的民族艺术学&刘剑 567
美术馆生态与艺术学理论体系构建&王言 573
20世纪以来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逻辑演进与学科建构&孙发成 583
还原为“物”——艺术史书写中的物质文化学派&吴静 592
《髹饰录》:晚明精致尚古艺术观的一种表达&何振纪 600
宋代民间画家的社会身份——基于《画继》的考察&黎晟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