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辨证运用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经络腧穴 1

第一章 学习经络理论 1

第一节 十二经脉 1

一、经络起源 1

二、经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2

第二节 奇经八脉 3

一、任脉、督脉 3

二、阳维、阴维 5

三、阳?、阴? 6

四、带脉、冲脉 6

第三节 十五络脉 7

第四节 十二经别 8

第五节 十二经筋 8

第六节 十四皮部 9

第二章 十四经穴 11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概况 11

第二节 腧穴主治功用 12

第三节 手太阴肺经(11穴) 13

一、循行 13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15

三、腧穴各论 18

(一)中府 18

(二)云门 19

(三)天府 19

(四)侠白 20

(五)尺泽 21

(六)孔最 22

(七)列缺 23

(八)经渠 24

(九)太渊 24

(十)鱼际 25

(十一)少商 26

四、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小结 27

第四节 手阳阴大肠经(20穴) 29

一、循行 29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30

三、腧穴各论 32

(一)商阳 32

(二)二间 33

(三)三间 33

(四)合谷 34

(五)阳溪 36

(六)偏历 36

(七)温溜 37

(八)下廉 38

(九)上廉 38

(十)手三里 39

(十一)曲池 39

(十二)肘髎 40

(十三)五里 41

(十四)肩臑 42

(十五)臂? 42

(十六)巨骨 42

(十七)天鼎 43

(十八)扶突 43

(十九)禾髎 44

(二十)迎香 44

四、手阳阴大肠经腧穴主治小结 45

第五节 足阳明胃经(45穴) 49

一、循行 49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50

三、腧穴各论 54

(一)承泣 54

(二)四白 55

(三)巨髎 55

(四)地仓 56

(五)大迎 57

(六)颊车 57

(七)下关 58

(八)头维 59

(九)人迎 59

(十)水突 60

(十一)气舍 60

(十二)缺盆 61

(十三)气户 61

(十四)库房 62

(十五)屋翳 62

(十六)膺窗 63

(十七)乳中 63

(十八)乳根 64

(十九)不容 64

(二十)承满 65

(二十一)梁门 65

(二十二)关门 66

(二十三)太乙 66

(二十四)滑肉门 67

(二十五)天枢 67

(二十六)外陵 68

(二十七)大巨 69

(二十八)水道 69

(二十九)归来 70

(三十)气冲 70

(三十一)髀关 71

(三十二)伏兔 71

(三十三)阴市 72

(三十四)梁丘 72

(三十五)犊鼻 73

(三十六)足三里 73

(三十七)上巨虚 76

(三十八)条口 77

(三十九)下巨虚 77

(四十)丰隆 78

(四十一)解溪 79

(四十二)冲阳 80

(四十三)陷谷 81

(四十四)内庭 81

(四十五)厉兑 82

四、足阳阴胃经腧穴主治小结 83

第六节 足太阴脾经(21穴) 88

一、循行 88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90

三、腧穴各论 92

(一)隐白 92

(二)大都 93

(三)太白 93

(四)公孙 94

(五)商丘 95

(六)三阴交 96

(七)漏谷 98

(九)阴陵泉 99

(十)血海 100

(十一)箕门 100

(十二)冲门 101

(十三)府舍 101

(十四)腹结 102

(十五)大横 102

(十六)腹衰 103

(十七)食窦 103

(十八)天溪 104

(十九)胸乡 104

(二十)周荣 104

(二十一)大包 105

四、足太阴脾经腧穴主治小结 105

第七节 手少阴心经(9穴) 108

一、循行 108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110

三、腧穴各论 112

(一)极泉 112

(二)青灵 113

(三)少海 113

(四)灵道 114

(五)通里 114

(六)阴郄 115

(七)神门 116

(八)少府 117

(九)少冲 118

四、手少阴心经腧穴主治小结 118

第八节 手太阳小肠经(19穴) 121

一、循行 121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123

三、腧穴各论 124

(一)少泽 124

(二)前谷 125

(三)后溪 126

(四)腕骨 127

(五)阳谷 127

(六)养老 128

(七)支正 129

(八)小海 129

(九)肩贞 130

(十)臑俞 131

(十一)天宗 131

(十二)秉风 132

(十三)曲垣 132

(十四)肩外俞 133

(十五)肩中俞 133

(十六)天窗 134

(十七)天容 134

(十八)颧髎 135

(十九)听宫 135

四、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主治小结 136

第九节 足太阳膀胱经(67穴) 139

一、循行 139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141

三、腧穴各论 142

(一)睛明 142

(二)攒竹 143

(三)眉冲 144

(四)曲差 144

(五)五处 145

(六)承光 145

(七)通天 146

(八)络却 146

(九)玉枕 147

(十)天柱 147

(十一)大杼 148

(十二)风门 149

(十三)肺俞 150

(十四)厥阴俞 151

(十五)心俞 151

(十六)督俞 152

(十七)膈俞 153

(十八)肝俞 154

(十九)胆俞 154

(二十)脾俞 155

(二十一)胃俞 156

(二十二)三焦俞 157

(二十三)肾俞 158

(二十四)气海俞 159

(二十五)大肠俞 159

(二十六)关元俞 160

(二十七)小肠俞 160

(二十八)膀胱俞 161

(二十九)中膂俞 162

(三十)白环俞 162

(三十一)上髎 163

(三十二)次髎 163

(三十三)中髎 164

(三十四)下髎 164

(三十五)会阳 165

(三十六)承扶 165

(三十七)殷门 166

(三十八)浮郄 166

(三十九)委阳 167

(四十)委中 167

(四十一)附分 169

(四十二)魄户 169

(四十三)膏肓俞 170

(四十四)神堂 170

(四十五)譩譆 171

(四十六)膈关 171

(四十七)魂门 172

(四十八)阳纲 172

(四十九)意舍 173

(五十)胃仓 173

(五十一)肓门 174

(五十二)志室 174

(五十三)胞肓 175

(五十四)秩边 176

(五十五)合阳 176

(五十六)承筋 177

(五十七)承山 178

(五十八)飞扬 179

(五十九)跗阳 180

(六十)昆仑 180

(六十一)仆参 181

(六十二)申脉 182

(六十三)金门 182

(六十四)京骨 183

(六十五)束骨 184

(六十六)通谷 184

(六十七)至阴 185

四、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治小结 186

第十节 足少阴肾经(27穴) 191

一、循行 191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193

三、腧穴各论 196

(一)涌泉 196

(二)然谷 197

(三)太溪 198

(四)大钟 198

(五)水泉 199

(六)照海 199

(七)复溜 200

(八)交信 201

(九)筑宾 202

(十)阴谷 202

(十一)横骨 202

(十二)大赫 203

(十三)气穴 204

(十四)四满 204

(十五)中注 205

(十六)肓俞 205

(十七)商曲 205

(十八)石关 206

(十九)阴都 206

(二十)通谷 207

(二十一)幽门 207

(二十二)步廊 208

(二十三)神封 208

(二十四)灵墟 209

(二十五)神藏 209

(二十六)彧中 209

(二十七)俞府 210

四、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小结 210

第十一节 手厥阴心包经(9穴) 214

一、循行 214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216

三、腧穴各论 216

(一)天池 216

(二)天泉 217

(三)曲泽 217

(四)郄门 218

(五)间使 219

(六)内关 219

(七)大陵 220

(八)劳宫 221

(九)中冲 222

四、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小结 223

第十二节 手少阳三焦经(23穴) 225

一、循行 225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226

三、腧穴各论 228

(一)关冲 228

(二)液门 228

(三)中渚 229

(四)阳池 230

(五)外关 230

(六)支沟 231

(七)会宗 232

(八)三阳络 232

(九)四渎 233

(十)天井 233

(十一)清冷渊 234

(十二)消泺 234

(十三)臑会 235

(十四)肩髎 235

(十五)天髎 235

(十六)天牖 236

(十七)翳风 236

(十八)?脉 237

(十九)颅息 237

(二十)角孙 238

(二十一)耳门 238

(二十二)和髎 238

(二十三)丝竹空 239

四、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小结 240

第十三节 足少阳胆经(44穴) 243

一、循行 243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245

三、腧穴备论 246

(一)瞳子髎 246

(二)听会 247

(三)上关 247

(四)领厌 248

(五)悬颅 248

(六)悬厘 249

(七)曲鬓 249

(八)率谷 250

(九)天冲 250

(十)浮白 251

(十一)窍阴 251

(十二)完骨 252

(十三)本神 252

(十四)阳白 253

(十五)头临泣 253

(十六)目窗 254

(十七)正营 255

(十八)承灵 255

(十九)脑空 255

(二十)风池 256

(二十一)肩井 257

(二十二)渊液 257

(二十三)辄筋 258

(二十四)日月 258

(二十五)京门 259

(二十六)带脉 259

(二十七)五枢 260

(二十八)维道 260

(二十九)居髎 261

(三十)环跳 261

(三十一)风市 262

(三十二)中渎 262

(三十三)阳关 263

(三十四)阳陵泉 263

(三十五)阳交 264

(三十六)外丘 265

(三十七)光明 265

(三十八)阳辅 266

(三十九)悬钟 266

(四十)丘墟 267

(四十一)足临泣 268

(四十二)地五会 268

(四十三)侠溪 269

(四十四)足窍阴 269

四、足少阳胆经腧穴主治小结 270

第十四节 足厥阴肝经(14穴) 275

一、循行 275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277

三、腧穴各论 279

(一)大敦 279

(二)行同 280

(三)太冲 280

(四)中封 281

(五)蠡沟 282

(六)中都 283

(七)膝关 283

(八)曲泉 283

(九)阴包 284

(十)五里 285

(十一)阴廉 285

(十二)急脉 285

(十三)章门 286

(十四)期门 286

四、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小结 287

第十五节 任脉(24穴) 291

一、循行 291

二、生理病候及主治功用 291

三、腧穴各论 293

(一)会阴 293

(二)曲骨 294

(三)中极 295

(四)关元 296

(五)石门 297

(六)气海 298

(七)阴交 298

(八)神阙 299

(九)水分 300

(十)下脘 301

(十一)建里 301

(十二)中脘 302

(十三)上脘 303

(十四)巨阙 304

(十五)鸠尾 305

(十六)中庭 306

(十七)膻中 306

(十八)玉堂 307

(十九)紫宫 308

(二十)华盖 308

(二十一)璇玑 309

(二十二)天突 309

(二十三)廉泉 310

(二十四)承浆 311

四、任脉腧穴主治小结 312

第十六节 督脉(28穴) 317

一、循行 317

二、生理病机病候及主治功用 317

三、腧穴各论 319

(一)长强 319

(二)腰俞 320

(三)腰阳关 320

(四)命门 321

(五)悬枢 321

(六)脊中 322

(七)中枢 322

(八)筋缩 322

(九)至阳 323

(十)灵台 323

(十一)神道 324

(十二)身柱 324

(十三)陶道 325

(十四)大椎 325

(十五)哑门 326

(十六)风府 327

(十七)脑户 328

(十八)强间 329

(十九)后顶 329

(二十)百会 330

(二十一)前顶 331

(二十二)囟会 332

(二十三)上星 332

(二十四)神庭 333

(二十五)素髎 334

(二十六)水沟 335

(二十七)兑端 336

(二十八)龈交 336

四、骨脉腧穴主治小结 337

下篇 经穴辨证运用 343

第一章 痛证 343

第一节 头痛 343

第二节 咽喉痛 345

第三节 牙痛 346

第四节 面痛 347

第五节 胸胁痛 347

第六节 腰痛 348

第七节 胃痛 349

第八节 腹痛 350

第九节 痛经 352

第二章 肺经病 353

第一节 气喘 353

第二节 咳嗽 354

第三节 短气 355

第四节 咳逆上气 355

第五节 胸胀满 356

第六节 其它肺经病 357

第三章 脾胃病 359

第一节 食欲不振 359

第二节 消化不良、伤食 360

第三节 腹胀满 360

第四节 腹泻 361

第五节 便秘 362

第六节 呕吐 362

第七节 流涎 363

第八节 痰 364

第九节 脾胃其它疾病 365

第四章 泌尿系病 367

第一节 小便不利 367

第二节 水肿 368

第三节 遗尿 369

第四节 泌尿系其它病 369

第五章 神志病 371

第一节 中风 371

第二节 眩晕 372

第三节 目眩 373

第四节 尸厥 373

第五节 ?? 374

第六节 痉 375

第七节 心悸怔忡 376

第八节 失眠 376

第九节 烦心 377

第十节 笑 377

第十一节 健忘 378

第十二节 惊风 379

第十三节 嗜卧 379

第十四节 神志其它病 380

第六章 癫、狂、痫 383

第一节 癫 383

第二节 狂 384

第三节 痫 385

第七章 血脉病 387

第一节 衄血 387

第二节 咯血 388

第三节 吐血 389

第四节 便血 389

第五节 尿血 390

第六节 无脉证 390

第八章 妇科病 392

第一节 经闭 392

第二节 月水不利 393

第三节 崩漏 393

第四节 带下 394

第五节 胞衣不下 395

第六节 阴挺 396

第七节 乳难 396

第八节 妇科其它病证 397

第九章 传染病 399

第一节 疟疾 399

第二节 痢疾 400

第三节 劳瘵(肺结核) 401

第十章 外科、皮肤病 402

第一节 乳痈 402

第二节 痔疮 403

第三节 疝气 403

第四节 瘰疬 404

第五节 瘿瘤 405

第六节 疔疮 405

第七节 疥癣 460

第八节 隐疹、风疹 406

第九节 落枕 407

第十节 其它外科、皮肤病 408

第十一章 汗证 409

第一节 发热无汗 409

第二节 自汗 410

第三节 盗汗 411

第四节 多汗 411

第五节 其它汗证 412

第十二章 眼、耳、鼻口病 413

第一节 眼科病 413

第二节 耳病 418

第三节 口舌病 420

第四节 鼻病 421

第十三章 热病 423

第一节 中暑 423

第二节 热病 423

第三节 黄疸、目黄 424

第四节 骨蒸潮热 426

第五节 口中热痛 426

第六节 消渴 427

第七节 痿证 427

第十四章 急救 429

第十五章 经络病 430

第一节 头颈部 430

第二节 胸胁部 431

第三节 腰背部 431

第四节 四肢 432

第五节 上肢 433

第六节 下肢 436

编后记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