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 1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发展概况 5
第二章 人口的发展 9
第一节 世界和中国人口发展简史 9
一、世界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 9
二、各大洲人口的变迁 17
三、中国人口的发展 20
第二节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6
一、人口必须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6
二、人口与自然资源 29
三、人口与食物和营养 33
四、人口与生态环境 38
五、资源承载力、人口容量和人口压力 43
六、向理想适度人口前进 45
第三章 人种、民族和宗教 49
第一节 人种类型及其分布 49
一、三大人种的划分 49
二、人种的形成 51
三、现代人种类型结构和分布 52
四、“种族不平等论”的伪科学性 54
第二节 民族和语言 55
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55
二、世界的民族结构和民族语言 58
三、中国的民族结构和少数民族人口状况 62
第三节 世界的宗教 64
第四章 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 66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概述 66
第二节 出生人口分析 68
一、分析出生人口的主要指标 68
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70
三、世界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及其地区差异 78
四、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及其地区差异 81
第三节 死亡人口分析 84
一、分析死亡人口的主要指标 84
二、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主要因素 86
三、世界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及其地区差异 96
四、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及其地区差异 102
第四节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03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 103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05
三、稳定人口或现代静止人口的实现 113
第五章 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115
第一节 人口的性别结构 115
一、概述 115
二、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 115
三、世界人口的性别结构 119
四、中国人口的性别结构 120
第二节 人口的年龄结构 122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度量和划分 122
二、制约人口年龄结构的因素 124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26
四、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 128
五、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 130
第六章 人口的素质 134
第一节 概述 134
一、人口素质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134
二、反映人口素质的主要指标 135
第二节 人口的身体素质 137
一、人口身体素质的进化及存在问题 137
二、人口身体素质的地区差异 140
三、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141
第三节 人口的文化素质 145
一、世界人口文化素质的演进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145
二、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和分布差异 146
三、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 148
第七章 劳动力和经济活动人口 151
第一节 概念、统计口径和一般特征 151
一、研究劳动力和经济活动人口的意义 151
二、劳动力人口 151
三、经济活动人口 152
四、世界的劳动力和经济活动人口 156
五、中国的劳动力和从业人口 157
第二节 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 160
一、经济活动的部门分类 160
二、经济活动人口产业结构变动和分布的一般规律 161
三、各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 165
第三节 三大产业经济活动人口分析 167
一、第一产业 167
二、第二产业 173
三、第三产业 177
第四节 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结构 179
一、职业分类概况 179
二、经济活动人口职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180
三、不同国家经济活动人口职业结构的差异 182
第八章 人口的地域分布 183
第一节 人口地域分布的概念与度量 183
一、人口地域分布的概念 183
二、人口地域分布的度量 183
第二节 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和趋向性 190
一、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190
二、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 194
第三节 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分布大势 197
一、世界人口分布大势 197
二、中国人口分布大势 200
第四节 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208
一、自然环境 208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 219
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223
第九章 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 224
第一节 城乡人口的差异及其统计口径 224
一、城乡人口差异的形成和特点 224
二、城乡人口统计口径问题和外国的实践 225
三、中国城乡人口统计口径的演变 228
第二节 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城镇化 231
一、城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231
二、世界人口的城镇化 235
三、中国人口的城镇化 245
第三节 城乡人口的变动、分布和结构特征 251
一、城镇人口变动的途径 251
二、城市人口规模分布 252
三、城镇内部人口密度 254
四、城市人口郊区化问题 258
五、乡村人口和乡村聚落 260
第十章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264
第一节 导论 264
一、定义和分类 264
二、理论与模式 267
三、形成机制或主要影响因素 272
四、社会经济影响 276
五、通勤: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方式 280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和移民特征 281
一、性别与迁移 281
二、年龄与迁移 282
三、文化程度与迁移 283
四、迁移流向选择与人口迁移圈 284
五、人口迁移与距离的关系 286
第三节 国际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287
一、发展的几个阶段 287
二、永久性国际移民 289
三、劳动力输出 294
四、难民 296
第四节 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296
一、中国历史人口迁移简析 296
二、新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300
三、关于未来人口迁移发展的思考 307
参考文献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