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篇 1
铸造厂是一个大熔炉、大学校、大家庭——写在《铁军的足迹》编辑出版之际&吴畏 1
铸造铁军的闪亮足迹(代序言)&马福生 9
铸造一厂概况介绍 12
技术发展改造篇 15
铁军的足迹从这里开始和延伸——追记铸工车间的筹建与投产准备&君超 厂志 15
铸造厂工艺技术发展的回顾&谷正荣 25
铸造化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何明必 33
铸造设备电气改造的历史回顾&孟毓 42
通风除尘二十年迈出三大步&龚乃俊 50
铸造厂第三次通风除尘技术发展改造的回顾&张奎建 康伟 58
回忆可熔电炉的改造&郭英林 64
第一台30吨工频保温炉诞生记&张振杰 74
热风除尘冲天炉诞生的来龙去脉&黄占有 82
球铁取代可锻铸铁的技术改造&车学温 90
忆制芯技术发展改造之路&郑际蔚 99
冷芯盒技术引进的前前后后&车学温 孟毓 108
追忆01线的建造和三次更新换代&韩金河 邵玉国 116
对小线改造的回顾&石如甦 123
缸盖高压多触头造型线改造简介&车学温 128
难忘的曲折与艰辛——新三线建造始末&王承鹏 131
后桥造型线改造历程&洪志军 138
五线静压造型线的技术改造&王若华 145
新六线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智慧&韩文礼 150
八线——铸造人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刘吉寅 155
清理车间在设备改造中前进&于永来 160
机电工人是技术发展改造的功臣&梁诚 170
把一汽铸造厂的技术成果推向市场——回忆铸造技术开发公司的开初三年&马福生 179
忆二铸筹建&赵立信 188
铁军队伍风彩篇 197
从“瓶子口”到“排头兵”——铸造厂的拼搏与奋进&马福生 197
动荡的十年 稳定的队伍&朱玉芳 206
铸造铁军精神——铸造厂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片断追述&洪毅 216
持久的教育培训 造就了高素质的铁军队伍——忆铸造厂的职工培训工作&赵海 225
决胜长桥保全局&张跃敏 233
退火炉工的故事&田凤勇 241
走向市场,铁军的足迹更加亮丽——回顾铸造一厂在公司化体制改革中的经历&李有全 245
铸造一厂历年劳模人物介绍(以获荣誉时间为序) 252
(一)简要介绍部分 252
赵世杰 252
梁福森 253
马忠全 254
包玉堂 255
李润亭 256
范连仲 257
刘殿凯 258
邹维森 259
宋万平 260
龚乃俊 261
苗俊华 262
金毅 263
甘赞先 264
刘家雄 265
刘秉山 266
郭志忠 267
吕锋 268
牛书岩 269
(二)突出介绍部分 270
我们的老厂长李子政&竺培曜 辜祖勋 270
技术革新的标兵 铸造创业的功臣——记我厂第一位全国劳模彭映倍&骆俊超 李长志 276
回忆我的父亲王文学&王绍华 285
平凡而伟大的基石——李放事迹追述&苑德莉 289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记一汽铸造厂灰清车间主任于永来&张进 297
他把汗水和智慧倾洒在铸造事业上——记长春市优秀企业经营者车学温&轶名 312
从清华学子到铸造专家——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胡金豹&尹永生 318
附录 325
附录一:铸造一厂历年大事记 325
附录二:铸造一厂历届领导班子成员情况一览表 347
附录三:铸造一厂机构沿革情况一览表 349
附录四:铸造一厂历年产量、质量情况一览表 351
附录五:铸造一厂历年人员构成及人均收入情况一览表 353
附录六:铸造一厂获重要荣誉一览表 355
附录七:铁军之歌 360
编后语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