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论文 1
大藏经的课题和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增上寺三大藏经为中心&(日本)石上善应 1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提要&吴立民 5
唐智升的不入藏目录与奈良平安佛教&(日本)落合俊典 8
玄奘唯识学与新罗、日本唯识学&正刚 12
《楞严经》在韩、中、日三国的流传及歧见&(韩国)韩钟万 17
善导大师与日本净土宗&大智 20
关于黄檗版大藏经的卷数&(日本)松永知海 24
东北亚佛教在佛教世界化中的作用&(韩国)权奇棕 27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东亚佛教交流的历史与未来&张文良 30
弘忍与禅宗&任继愈 36
禅宗史上的南北之争及当代禅宗复兴之管见&吴立民 40
东山法门是禅宗形成的标志&黄钊 50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韩镜清 59
三阶教教义研究&杨曾文 70
论密教的起源与形成&吕建福 85
佛法禅定论(续)&吴信如 93
藏传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姚南强 106
五祖法演及其禅法述评&张文良 112
永明延寿的融合思想及其影响&潘桂明 117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史研究中具体问题之比较——&麻天祥 125
太虚与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及人间佛教的提倡&洪修平 131
黔灵赤松和尚评传&王路平 136
《法华经》的翻译与释迦多宝佛造像&张宝玺 142
炳灵寺早期艺术风格&赵声良 144
吐鲁番写本所见鸠摩罗什汉译佛教经籍举要&吴震 150
《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魏道儒 157
《华严五教章》版本与思想源流及其影响&徐绍强 161
19——20世纪泰国宗教改革刍议&宋立道 172
越南竹林派禅宗创始人陈仁宗的禅学思想&方怀忍 180
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台湾)释惠敏 187
玄奘法师的译经与佛教的中兴&(韩国)吴亨根 190
《楞伽师资记·道信传》管窥&(日本)中?隆藏 193
应该对藏传佛教有个全面的认识&王璐 199
南传佛教入滇考&段玉明 201
金陵佛教文化&徐长安 206
避暑山庄佛教文化&李克域 216
五台山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崔正森 222
《寒山子的诗与史》序&黄心川 231
法显赴美质疑&薛克翘 233
西方人眼里的佛教观 兼述四十五年来中国学者对彼得堡学派的研究&夏星 237
——我读《佛学研究》 日日新又日新·精进再精进&晓俭 241
四十五年来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的综述&黄夏年 243
中国大陆禅宗研究十五年(1949—1964)&黄夏年 252
中国玄奘国际计论会综述&本刊通讯员 264
鸠摩罗什与中国民族文化 纪念鸠摩罗什诞生1650周年学术讨论会召开&本刊通讯员 268
禅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刘泽亮 272
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综述&农醒华 276
1953年——1993年:佛乐研究的重要文章摘要&明青 278
编后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