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药物不良反应概况 1
不良反应的临床分类 1
易患因素 3
不良的血液学药物反应 4
反应的类型和相对发生率 4
一般临床问题 4
反应与药物 6
第二章 诊断报告和预防的一般原则 8
诊断 8
临床特征 8
诊断困难的临床原因 10
实验室研究 12
再次用药试验 13
反应的记录和报告 14
预防 15
第三章 药物反应的记录、调查、报告和预防的具体问题 18
记录 18
特殊检查 20
再次反应的预防 20
第四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 22
发病机理 22
致病药物 24
临床特征 29
血象 30
骨髓象 31
诊断 32
鉴别诊断 32
病程与预后 33
併发症 35
治疗 36
单纯红细胞系再障 40
第五章 粒细胞缺乏症 41
发病机理 42
免疫机理 42
骨髓抑制 43
致病药物 43
临床特征 51
血象 52
骨髓象 53
诊断 55
鉴别诊断 57
病程与预后 57
治疗 58
第六章 血小板减少 62
发病机理 62
免疫学机理 63
特殊药物的机理 65
致病药物 65
临床特征 71
血象 74
诊断 74
鉴别诊断 77
经过与预后 78
治疗 78
第七章 溶血性贫血 82
G6PD缺乏 84
种族和遗传学特征 84
发病机理 84
致病药物 85
临床特征 86
血象 87
诊断 87
治疗 88
其他遗传性酶病 88
不稳定血红蛋白溶血性疾患 89
免疫性药原性溶血性贫血 89
药原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90
青霉素性溶血性贫血 92
先锋霉素性溶血性贫血 93
自身免疫性药原性溶血性贫血 93
甲基多巴 94
甲灭酸 96
第八章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96
抗惊厥药 96
发病机理 98
临床特征 98
治疗 99
口服避孕药 99
抗结核药 100
叶酸拮抗物 101
干扰维生素B12吸收的药物 102
干扰DNA合成的抗代谢药 102
其他药物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