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以系统的眼光审视证明过程 1
一、认真对待证明过程 1
(一)证明过程:我国证据理论的薄弱环节 2
(二)“新证据学”:英美证据理论的另一张面孔 4
(三)学科交融:证明过程研究的良好契机 6
二、系统科学方法在证明过程研究中的引入 9
(一)系统科学方法概述 9
(二)系统科学方法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14
三、开展证明过程系统化研究的基本思路 19
(一)系统科学方法在证据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0
(二)本书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23
第一章 证明过程的理论定位:从边缘到中心 28
一、英美法系的证据理论:从规则到证明 29
(一)以证据可采性为中心的传统证据理论 29
(二)近现代以来学者对传统证据理论的反思 31
(三)当代英美证据理论的最新发展 33
二、大陆法系的证据理论:从法定证明到自由证明 37
三、我国的证据理论:从证据到证明 38
(一)萌芽阶段 39
(二)以证据为中心的研究阶段 39
(三)证据与证明并重的研究阶段 40
(四)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的最新发展 41
四、证据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司法证明过程 42
(一)从证据中心主义走向证明中心主义是大势所趋 42
(二)我国证据法学应然的理论主线:司法证明 44
(三)以证明过程为中心重构我国证据理论体系 45
第二章 证明过程的研究范式:从单向到交互 48
一、学界在证明概念问题上的分歧 49
(一)证明概念界定之“广义说” 49
(二)证明概念界定之“狭义说” 50
(三)对两种证明概念学说的评析 52
二、系统科学视野下证明过程研究范式的转换 55
(一)司法证明概念的重塑 55
(二)司法证明的相关概念辨析 59
(三)从单向式研究转向交互式研究 63
三、证明过程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65
(一)司法证明系统概述 65
(二)实体性证明 68
(三)程序性证明 68
(四)附属性证明 71
(五)三种证明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74
第三章 证明过程的考察维度:从一维到多维 78
一、考察证明过程的三个维度 78
二、证明过程的理念之维 80
(一)证明理念概述 81
(二)证明目的:真实发现与价值选择相结合 86
(三)证明价值: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并重 89
(四)证明模式: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统一 93
(五)证明效率:真实优先,兼顾效率 94
三、证明过程的技术之维 96
(一)证明科学的历史回顾 98
(二)证明科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101
(三)证明科学的学科体系 106
四、证明过程的规范之维 109
(一)司法证明的规范体系 109
(二)证明法律关系是证据法学的基本分析工具 111
五、证明过程:在理念、技术和规范之间 118
(一)证明哲学、证明科学与证据法学之界分 118
(二)开展对证明过程的融贯性研究 121
第四章 证明要素论:从离散到整合 124
一、证明主体 126
(一)证明主体的分类 126
(二)证明主体与证明责任 127
(三)证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134
二、证明客体 135
(一)证明客体是一种法定要件事实 135
(二)系统科学视野下的证明客体 142
(三)证明客体的分类 148
三、证明手段 151
(一)系统科学视野下的证明手段 151
(二)证据:证明信息的载体 151
(三)证明规则:证明信息与待证事实的中介 160
第五章 证明结构论:从平面到立体 167
一、证明的结构与功能 167
(一)证明结构界说 167
(二)证明的功能分析 169
二、证明的宏观结构与功能优化 171
(一)证明的宏观结构 171
(二)竞争模式与探知模式之比较考察 176
(三)宏观证明结构与证明功能的优化 180
三、证明的微观结构与功能优化 184
(一)证明主体亚结构 184
(二)证明客体亚结构 189
(三)证明手段亚结构 190
第六章 证明环境论:从封闭到开放 194
一、司法证明的环境分析 195
(一)证明环境及其与证明系统的关系 195
(二)司法内部环境的构成 197
(三)司法外部环境的构成 203
二、证明系统对证明环境的依赖性 213
(一)我国证据法学研究的英美化倾向 214
(二)司法内部环境之比较考察 216
(三)司法外部环境之比较考察 220
三、证明系统对证明环境的反作用 225
(一)刑事证明目的的多元化 226
(二)刑事证据规则的弹性化 228
(三)刑事证明责任的理性化 230
(四)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化 234
第七章 证明行为论:从对抗到协同 239
一、证明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240
(一)证明行为研究的视角转换 240
(二)举证行为 242
(三)质证行为 245
(四)认证行为 247
(五)证明行为的互动模式 249
二、司法证明中的利益博弈 253
(一)认真对待证明利益 253
(二)证明利益的博弈分析 254
三、构建司法证明的协同模式 262
(一)证明过程中的对抗与协同 262
(二)证明协同的实现机制 264
(三)证明协同的配套机制 273
第八章 证明控制论:从粗放到精细 278
一、司法证明的过程分析 279
(一)证据筛选环节 280
(二)证据评价环节 283
(三)事实认定环节 285
二、证据审查的控制机制 287
(一)“证据审查”界说 287
(二)证据审查的分离模式与融合模式 291
(三)完善我国证据审查机制的基本思路 302
三、事实认定的控制机制 308
(一)事实认定:“摹写”抑或“建构” 309
(二)原子模式与整体模式之比较考察 312
(三)事实认定的概率方法及其评价 325
四、司法证明的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 329
第九章 证明演化论:从无序到有序 334
一、司法证明系统在微观层面的演化 335
(一)司法证明过程的非线性 335
(二)司法证明结果的不确定性 337
(三)司法证明的突变及其风险防范 339
二、司法证明系统在宏观层面的演化 345
(一)人类司法证明系统的演进 345
(二)司法证明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规律 351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