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卷 1
西洋哲学史(一九五三年九月) 1
一、怎样学习西洋哲学史 1
二、古代哲学 9
三、中世纪哲学 33
四、十七、十八世纪的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 35
五、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 51
六、德国古典哲学 55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引言报告(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一、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又是马克思主义者用以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62
二、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哲学就是要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力求用辩证法唯物论的方法和观点研究理论、领会政策和处理工作 75
三、贯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改造思想的教学方针,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和目的 80
学习历史唯物论,反对历史唯心论(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一、历史唯物论的最根本的原理 83
二、反对历史的唯心论 84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94
四、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 98
五、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100
辩证法问题解答(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五日) 106
一、关于全面理解一切依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问题 106
二、关于认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问题 110
三、关于理解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的问题 113
四、关于理解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问题 115
五、关于理解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 120
六、关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122
七、关于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是不是由于我们路线错误的问题 122
八、关于现象和本质怎么样区别的问题 123
九、关于过渡时期是不是质变时期的问题 124
十、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科学预见的基础的问题 125
十一、关于理解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问题 125
十二、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否相当于全部性和局部性的问题 126
十三、关于究竟是主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的问题 127
十四、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只是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的问题 129
十五、关于理解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 129
十六、关于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和处理方法的对抗与非对抗的问题 130
生产发展的规律性(一九五六年九月) 132
一、生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条件 132
二、生产的第一个特征:生产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154
三、生产的第二个特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161
四、生产的第三个特征:社会历史发展由自发的运动到自觉的变革的过程 19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九五六年九月) 199
一、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199
二、社会的上层建筑 214
三、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在内)的基础与上层建筑 244
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解答(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50
一、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问题 250
二、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254
三、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 262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日、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五日)一、辩证法规律之间的联系问题 271
二、辩证法意义上的否定问题 275
三、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问题 281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问题 283
一、辩证逻辑和认识论 294
辩证逻辑(一九六○年七月十三日) 294
二、研究辩证逻辑的原则 296
三、辩证逻辑的概念 304
四、辩证逻辑的判断 313
五、辩证逻辑的推理 318
党史引言报告(一九六○年) 321
一、学习党史的中心环节问题 321
二、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题 327
三、坚持彻底的辩证法的问题 338
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 345
一、前言 354
社会发展史引言(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354
二、从猿到人 360
三、原始公社 364
四、奴隶社会 370
五、封建社会 377
六、资本主义社会 389
历史唯物主义引言(一九六二年三月十四、十五、十六日)第一部分,怎样看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392
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问题 393
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问题 395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哪些基本问题 399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00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规律问题 416
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428
关于“五九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讨论的总结(一九六二年四月十日、十一日)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 431
二、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的中心问题 434
三、关于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问题 438
四、关于革命和建设中由部分质变到全部质变的问题 440
五、关于先集体化后机械化问题 443
六、关于生产关系的内容问题 443
七、关于资产阶级法权问题 448
八、关于经济基础是否包括生产力的问题 451
九、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 453
十、关于政治组织、政治运动、政治制度是不是社会存在的问题 457
十一、关于上层建筑的零碎问题 458
十二、关于客观规律是否有发展的问题 460
十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关系问题 460
十四、关于飞跃过程中有没有量的积累问题 461
十五、关于生产力的性质应该怎么了解的问题 461
十六、关于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问题 462
谈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发展(一九六三年六月十日)一、正确解决了认识从何而来的问题 463
二、系统地解决了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 466
三、明确地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 468
简谈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对认识论学说的新发展(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五日)一、发挥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 473
二、揭示了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完成的规律 474
三、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也是反复实践的过程 477
四、提出了把正确认识交给广大群众的问题 479
关于如何评价斯大林的哲学思想(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五日)一、斯大林哲学著作的优点 482
二、对斯大林哲学著作的批评不能无的放矢 484
三、斯大林哲学思想的缺点和错误 486
四、公平地评价斯大林哲学思想 487
略谈毛泽东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贡献(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五日)一、发挥了事物多方面的量和质的原理 489
二、提出了部分质变的原理 490
三、发展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原理 492
四、把量变质变规律具体化为工作方法原则 497
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一九六三年六月十日、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五日)一、辩证法核心思想的发展 499
二、辩证法三个规律的关系 502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504
四、哲学范畴和辩证法核心的关系 510
五、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 511
下卷 518
《反杜林论》辅导报告(一九六四年一月、七月) 518
一、《反杜林论》哲学篇的结构 518
二、学习《反杜林论》的意义 531
三、辩证法的两章(量和质、否定之否定)的讲解 540
四、《反杜林论》中若干问题的解答 613
关于《自然辩证法》中《辩证法(札记)》讲解(一九六四年三月三日、五日、六日)一、关于辩证法问题 626
二、关于辩证逻辑问题 649
三、关于认识论问题 67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讲解 (一九六四年三月)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的意义和结构 696
二、第一封信(马克思给安能科夫)逐段讲解 702
三、第二至第十六封信的概略讲解 728
四、第十八封信(恩格斯给史密特)重点讲解 757
五、第十七、十九至第二十一封信的概略讲解 776
《实践论》、《矛盾论》在党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六、十七日)一、毛主席为什么要写《实践论》、《矛盾论》? 786
二、毛主席这两篇著作所提出来的任务 802
三、《实践论》的作用和意义 816
四、《矛盾论》的作用和意义 830
世界观问题(一九六四年五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一、绪论——学习毛主席的世界观 848
二、《实践论》——学习毛主席发展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860
三、《矛盾论》——学习毛主席的一分为二辩证法 910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辅导(一九六四年七月九日、十日)一、关于读这本书的方法问题 930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法则的性质问题 933
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953
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法则问题 961
五、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问题以及关于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别的问题 975
六、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问题 980
学习《实践论》辅导报告(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 989
一、两条认识路线 989
二、认识依赖于实践 993
三、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002
四、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1017
学习《矛盾论》辅导报告(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 1028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028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034
三、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1040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46
同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的谈话(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六日)一、关于矛盾、差异、对立的关系问题 1053
二、关于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1055
三、关于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问题 1056
四、关于认识的辩证法问题 1056
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几个时期(讲学提纲)(一九六五年春)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三个五十年 1058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发展阶段的特点 1062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1068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讲学提纲)(一九六五年春)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1073
二、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 1076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108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规律(讲学提纲)(一九六五年春)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87
二、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1091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92
附录: 1096
一个好教员——《艾思奇讲稿选》编后杂忆 卢国英 1096
一、普通教员 1096
二、学者风度 1100
三、学识渊博 1105
四、常讲常新 1109
五、重在应用 1117
六、为了真理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