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土壤》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山西省晋城市土壤普查办公室;山西省晋城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 出版年份:1988
  • ISBN: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农经概况及地理环境 1

第一节 农业经济概况 1

一、社会经济概况 1

(一)历史沿革 1

(二)政区、人口、劳力、耕地、民族 2

(三)产值结构 6

(四)农村经济结构 6

(五)土地利用现状 7

二、农业生产情况 7

(一)种植业结构及产量水平 7

(二)肥料资源及其施用 10

(三)水资源、水利设施及水源利用 12

(四)农业机械和机械化水平 13

三、林业生产情况 14

四、牧业生产概况 15

五、蚕果生产 16

(一)蚕桑业 16

(二)果树业 16

六、工矿企业 17

第二节 地理环境 17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 25

第一节 气候与土壤 25

一、气候条件 25

(一)四季 26

(二)气温 26

(三)积温 28

(四)土温 31

(五)日照 32

(六)无霜期 32

(七)降雨量 35

(八)蒸发量 38

(九)相对湿度 38

(十)自然灾害 43

二、气候与土壤 47

第二节 地形地貌与土壤 48

一、区域地质构造类型 49

(一)褶皱构造 49

(二)断裂构造 49

(三)火成岩 50

二、地貌类型与分区 50

(一)高中山区 50

(二)中山区 50

(三)低中山区 51

(四)丘陵区 51

(五)盆地 52

三、地形、地貌与土壤 55

第三节 母质与土壤 56

一、区域地质 56

(一)太古界(Ar) 56

(二)元古界(Pt) 56

(三)古生界(Pz) 56

(四)中生界(Wz) 58

(五)新生界(Kz) 58

二、成土母质类型 59

(一)残积物和坡积物 59

(二)红土、红黄土、黄土及黄土状物质 60

(三)洪积物、冲积物和近代沉积物 60

三、成土母质与土壤 63

第四节 生物与土壤 65

一、生物条件 65

(一)喜湿耐寒草甸带 65

(二)针叶林带 65

(三)针阔叶混交林带 66

(四)旱生灌丛草本带 66

(五)喜温喜湿草甸带 66

二、生物与土壤 73

(一)植物与土壤 73

(二)土壤动物与土壤 74

(三)土壤微生物与土壤 74

第五节 水文与土壤 75

第六节 人为活动与土壤 76

第三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 79

第一节 土壤分类 79

一、土壤分类原则 79

二、土壤分类依据 81

(一)土类 81

(二)亚类 82

(三)土属 82

(四)土种 83

三、土壤分类命名 84

四、土壤分类系统 85

第二节 土壤分布 93

一、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93

二、土壤垂直带分布规律 94

(一)山地草甸土 94

(二)棕壤 94

(三)淋溶褐土 94

(四)褐土性土 94

三、区域性土壤的分布规律 97

四、初育性土壤的不规律分布 97

第四章 各类土壤的形成与特征 101

第一节 山地草甸土 101

一、形成条件 101

二、成土过程 102

三、形态特征 102

四、利改方向 103

第二节 棕壤 103

一、形成条件 103

二、成土过程 105

三、形态特征 105

四、利改方向 106

五、土属概述 106

(一)黄土质棕壤 106

(二)红黄土质棕壤 107

第三节 褐土 111

一、淋溶褐土 112

(一)形成条件 113

(二)成土过程 113

(三)性态特征 114

(四)利改方向 115

二、褐土性土 124

(一)形成条件 124

(二)成土过程 126

(三)特征特性 126

(四)利改方向 130

(五)土属概述 133

三、褐土 162

(一)形成条件 162

(二)成土过程 162

(三)形态特征 164

(四)利改方向 165

(五)土属分述 166

四、石灰性褐土 172

(一)形成条件 172

(二)成土过程 172

(三)性态特征 173

(四)利改方向 174

(五)土属概述 174

第四节 潮土 178

一、潮土 181

(一)形成条件 181

(二)成土过程 182

(三)形态特征 183

(四)土属概述 185

二、脱潮土 196

(一)形成条件 196

(二)成土过程及形态特征 196

(三)利改方向 197

(四)土属概述 197

第五节 新积土 199

一、形成条件 199

二、成土过程 199

三、形态特征 200

四、利改方向 200

第六节 红粘土 203

一、形成条件 203

二、成土过程 204

三、性态特征 204

四、利改方向 204

第七节 粗骨土 207

一、形成条件 207

二、成土过程 210

三、利改方向 210

(一)、钙质粗骨土 210

(二)、硅铝质粗骨土 211

第八节 石质土 213

第五章:土壤理化性状 218

第一节 土壤物理性状 218

一、土壤质地 218

(一)土壤质地的划分 218

(二)土壤质地分述 218

(三)影响土壤质地的因素 223

(四)土体质地在土体中的变化特点 225

二、土壤结构 226

(一)土壤结构的类型 226

(二)土壤结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27

三、土体构型 228

(一)薄层型 228

(二)通体型 228

(三)夹层型 229

(四)埋藏型 230

四、土壤容重与孔隙度 230

第二节 土壤化学性状 233

一、土壤碳酸钙 233

(一)土壤碳酸钙含量、分级及分布 233

(二)碳酸钙含量在土体中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34

二、土壤酸碱度(PH) 235

(一)土壤PH值及其分布状况 235

(二)土壤PH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36

三、土壤代换量 237

第三节 土壤养分状况 238

一、土壤有机质、氮、磷、钾 240

(一)含量状态 240

(二)分布特点 245

(三)影响因素 248

(四)因地制宜、合理施肥 256

二、土壤微量元素 269

(一)微量元素含量概况及分级 269

(二)土壤微量元素的简要评述 274

(三)微肥的合理使用 277

第六章:土壤资源评价 282

第一节 土壤资源评价系统的制定 282

一、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282

(一)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 282

(二)土壤资源评价依据 283

二、土壤资源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 283

(一)土壤资源评价系统 284

(二)土壤资源评价方法 285

第二节 土壤资源评价 292

一、环境因素评价 292

(一)光照 292

(二)温度 292

(三)水分 293

(五)地形 294

二、土壤物理性状及农业生产性状评价 295

(一)土壤的扎根条件 295

(二)土壤水分的保存和供应 296

三、土壤养分评价 297

(一)土壤有机质、全氮状况及其评价 297

(二)土壤磷、钾状况评价 297

第三节 土壤资源评价系统概述 304

一、平川河谷土壤资源区 304

(一)宜农类平川河谷土壤资源区 304

(二)宜林类平川河谷土壤资源区 305

二、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 305

(一)宜林类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 314

(二)宜林、宜牧类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 316

(三)宜牧类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 317

三、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 317

(一)宜农、宜林类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 317

(二)宜林类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 318

(三)宜牧类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 318

第七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319

第一节 分区的原则与依据 319

一、分区的目的与要求 319

二、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320

(一)土壤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是分区基础 320

(二)水热条件是分区的主导因素 321

(三)中型地貌单元是分区的主要特征 321

三、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系统 321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321

一、环境条件的特点及其与土壤的关系 321

二、土壤习惯区域特征 322

(一)山地区 323

(二)丘陵区 323

(三)河谷盆地区 324

三、分区系统及其命名 324

(一)主区 324

(二)亚区 324

第三节 分区概述 325

一、中山山地土壤林牧发展改土区(Ⅰ) 325

(一)山地草甸土、棕壤天然牧场保护、畜草改良改土亚区(Ⅰ1) 326

(二)棕壤、淋溶褐土营林改土亚区(Ⅰ2) 326

(三)淋溶褐土、粗骨土封山育林种草改土亚区(Ⅰ3) 327

二、低山侵蚀土壤农林牧综合发展固土改土区(Ⅱ) 328

(一)褐土性土造林保土、幼林抚育固土改土亚区(Ⅱ1) 329

(二)褐土性土、石质土种草护坡、营林固土改土亚区(Ⅱ2) 330

(三)褐土性土人工种草防蚀、固土改土亚区(Ⅱ3) 331

(四)褐土性土工程筑堰防蚀、发展果园农作固土改土亚区(Ⅱ4) 331

三、丘陵盆地耕种土壤农业集约化经营改土培肥区(Ⅲ) 333

(一)红粘土修边垒堰、改土培肥粮作亚区(Ⅲ1) 334

(二)褐土性土梯田巩固、防蚀改土培肥粮作亚区(Ⅲ2) 334

(三)褐土、石灰性褐土园田化改土培肥粮作亚区(Ⅲ3) 336

(四)潮土、脱潮土、新积土筑坝防洪、淤土造田、改土培肥经作亚区(Ⅱ4) 336

第八章:高产土壤培肥与低产土壤改良 338

第一节 高产土壤培肥 338

一、高产土壤的形成条件 338

二、高产土壤的形成、发展和肥力演变过程 339

三、高产土壤的肥力特征 343

(一)土体构型良好 343

(二)保肥、供肥性能良好 344

(三)土壤水、气、热协调 346

(四)耕性适宜 347

四、高产土壤的培肥措施 348

(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348

(二)利用生物措施改土 348

(三)深翻改土、加厚活土层 349

(四)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 350

(五)推广秸杆还田 350

(六)合理耕作、用养结合 351

(七)客土改土 351

第二节 低产土壤改良 352

一、红粘土的改良利用 352

(一)形成因素 352

(二)农业生产性能和低产原因 353

(三)改良措施 354

二、旱瘠土的改良利用 356

(一)形成原因 356

(二)旱瘠土的障碍因素 357

(三)旱瘠土的改良利用 358

三、夹层型、夹层漏砂型 360

(一)形成因素 360

(二)夹层类型及低产原因 360

(三)夹层型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361

第九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63

第一节 土壤资源概况 363

一、土壤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363

二、土壤资源的利弊分析 364

(一)有利方面 364

(二)不利方面 365

第二节 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366

一、利用现状 366

二、利用程度和效果 368

三、存在问题 370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73

一、合理的开发利用 373

二、开发利用的粗线条规划 375

(一)确定合理的农、林、牧用地结构的制约因子 375

(二)土壤资源利用的需要量预测 375

三、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79

(一)自然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 379

(二)耕种土壤的开发利用 382

参考文献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