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1
编纂机构及人员 1
序 2
凡 例 3
概 述 4
卷二 9
大事记 9
卷三 地理志 47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人口 47
第一节 位置 47
第二节 面积 47
第三节 人口 47
第二章 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 48
第一节 建置沿革 48
第二节 行政区划 51
第三节 各乡简况 54
第四节 圩镇 60
第三章 山脉 河流 70
第一节 山脉 70
第二节 河流 71
第四章 自然资源 72
第一节 矿产 72
第二节 动物 73
第三节 植物 74
卷四 经济志 75
第一章 农业 75
第一节 土地制度 75
第二节 经营管理 75
第三节 农作物 77
第四节 农技农艺 81
第五节 农作机具 82
第二章 林业 82
第一节 森林面积及分布 82
第二节 植树造林 83
第三章 畜牧业 83
第一节 饲养 83
第二节 防疫 84
第三节 管理 85
第四章 渔业 86
第一节 资源 86
第二节 养殖 86
第五章 水利 87
第六章 电力 89
第一节 电站 89
第二节 农电所 90
第七章 交通 90
第一节 公路 90
第二节 航道 92
第三节 桥梁 92
第四节 运输 93
第八章 邮电 93
第九章 商业 94
第一节 供销社 94
第二节 私营商业和个体商业 96
第十章 工商管理 9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9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98
第十一章 财政 税务 金融 保险 98
第一节 财政 98
第二节 税务 99
第三节 金融 99
第四节 保险 101
第十二章 乡镇企业 101
第一节 服装 101
第二节 水泥 102
第三节 机制砖 103
第四节 建筑 103
第五节 二轻工业 104
第十三章 人民生活 105
卷五 政治志 10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107
第一节 组织 107
第二节 党员教育 108
第三节 纪检 109
第四节 统战 109
第二章 国民党 115
第一节 组织 115
第二节 君堂区党部 115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115
第四章 政府 115
第一节 行政组织 115
第二节 民政 120
第三节 人事 122
第四节 劳动 125
第五章 群众团体 127
第一节 农会 贫下中农协会 127
第二节 工会 127
第三节 商会 127
第四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128
第五节 妇联 128
第六章 政法 128
第一节 公安 128
第二节 法庭 130
第三节 司法 130
卷六 军事志 131
第一章 兵役制度 131
第一节 征兵制 131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132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132
第二章 地方武装 133
第一节 自卫队 133
第二节 游击队 134
第三节 商团军 136
第四节 民兵组织 137
卷七 文化志 139
第一章 教育 139
第一节 科举 学堂 私塾 学校 139
第二节 普通教育 142
第三节 职业教育 147
第四节 业余教育 148
第五节 教联及青少年学生组织 148
第六节 教育经费 149
第七节 教育体制和学制 149
第二章 科技 150
第一节 科技队伍 150
第二节 科技成果 150
第三章 文化 151
第一节 文艺创作 151
第二节 群众文化 153
第四章 卫生 157
第五章 体育 163
第一节 学校体育 164
第二节 群众体育 167
卷八 社会志 172
第一章 华侨、港澳、台湾同胞 172
第一节 华侨分布 173
第二节 侨汇 173
第三节 投资与捐赠 175
第二章 风俗习惯 175
第一节 岁时祝祭 175
第二节 公历节日 178
第三节 婚姻旧俗 178
第四节 婚事新办 180
第五节 丧事 180
第六节 喜庆 182
第七节 衣、食、住 183
第八节 乡规民约 186
第三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187
第一节 方言 187
第二节 谚语 188
第三节 歇后语 188
第四章 宗教 189
第五章 巫 190
卷九 人物志 191
第一章 人物传 191
郑振秀 191
郑润霖 192
陈光远 193
郑挺秀 194
吴喜仔 195
郑泽普 196
吴允恭 197
郑芷腴 198
第二章 人物事略 198
张瑞芬 198
郑尧廷 200
吴荣辑 201
吴元沛 201
郑鹤仪 202
陈森 202
李琳明 203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