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本章小结 3
思考题 3
第一篇 力系的平衡 4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4
1.1力与平衡的概念 4
1.2静力学公理 5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7
1.4结构的计算简图 10
1.5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2
本章小结 15
思考题 15
习题 16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18
2.1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与实例 18
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19
2.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 20
2.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21
本章小结 22
思考题 22
习题 23
第三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25
3.1力对点之矩与合力矩定理 25
3.2力偶及其基本性质 26
3.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27
3.4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28
本章小结 29
思考题 29
习题 30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32
4.1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和实例 32
4.2力的平移定理 32
4.3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33
4.4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35
4.5物体系的平衡 37
本章小结 39
思考题 39
习题 40
第二篇 杆件的承载能力 42
第五章 轴向拉(压)杆件 42
5.1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42
5.2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44
5.3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47
5.4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50
5.5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54
本章小结 57
思考题 58
习题 58
第六章 剪切与扭转 61
6.1剪切与挤压的概念 61
6.2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62
6.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65
6.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67
6.5矩形截面杆件的扭转 70
本章小结 71
思考题 72
习题 72
第七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 75
7.1静矩 75
7.2惯性矩、惯性积和惯性半径 77
本章小结 80
思考题 81
习题 82
第八章 梁的应力与变形 84
8.1平面弯曲 84
8.2梁的内力 85
8.3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87
8.4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 93
8.5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与图乘法 100
8.6梁的变形 109
8.7梁的刚度校核与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110
本章小结 112
思考题 113
习题 114
第九章 压杆稳定 118
9.1压杆稳定的概念 118
9.2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119
9.3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与经验公式 122
9.4压杆的稳定计算 123
9.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125
本章小结 126
思考题 126
习题 126
第三篇 杆系内力分析 128
第十章 平面杆系几何组成分析 128
10.1概述 128
10.2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129
10.3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131
10.4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133
本章小结 133
思考题 133
习题 133
第十一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 135
11.1多跨静定梁 135
11.2静定平面刚架 137
11.3静定平面桁架 141
11.4三铰拱 146
11.5静定组合结构 150
11.6静定结构的位移 151
11.7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154
本章小结 155
思考题 156
习题 156
第十二章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160
12.1超静定结构的性质 160
12.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61
12.3力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程 163
12.4力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 166
12.5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73
本章小结 176
思考题 177
习题 177
第十三章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179
13.1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内力 179
13.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程 184
13.3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 188
13.4结构对称性的应用 192
本章小结 195
思考题 195
习题 196
第十四章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198
14.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198
14.2多结点的力矩分配法 203
本章小结 206
思考题 207
习题 207
第十五章 移动荷载的作用效应 208
15.1影响线的概念 208
15.2用静力法绘制静定梁的影响线 208
15.3用机动法绘制静定梁的影响线 212
15.4影响线的应用 213
15.5简支梁的弯矩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216
本章小结 218
思考题 219
习题 219
附录 型钢表 221
参考文献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