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启业书局
  • 出版年份:1982
  • ISBN:
  • 页数:505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针灸学的特点和内容 1

二、针灸的简史 2

三、针灸的新发展 4

第一篇 刺灸法 9

第一章 针刺法 9

第一节 针刺基本知识 9

一、针具的构造和修理 9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10

三、针刺治疗前的准备 11

第二节 针刺操作法 12

一、进针法 12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15

三、行针手法与“得气” 17

四、刺激的强弱与“调气” 20

五、留针、运针和起针法 25

〔附〕 关於“得气”感应的一些研究 27

二、弯针和断针 30

一、晕针 30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0

三、刺伤重要脏器 31

四、损伤周围神经和出血 35

五、针刺注意事项 35

第二章 灸法和拔罐法 41

第一节 灸法 41

一、灸的材料和种类 41

二、艾炷直接灸 43

三、艾炷间接灸 45

〔附〕敷药发泡法 46

四、艾条灸 47

五、灸法注意事项 47

第二节 拔罐法 48

一、点火拔罐法 48

〔附〕刮痧法 50

二、蒸气及抽气拔罐法 50

三、拔罐法注意事项 51

一、经络穴位的基本概念 55

第一节 经络和穴位的关系 55

第三章 经络穴位概论 55

第二篇 经络穴位 55

二、穴位的发展 56

三、穴位的命名 59

第二节 穴位的体表定位和解剖 60

一、体表定位法 60

二、穴位的解剖和刺法 65

第三节 经络分布与穴位主治症 66

一、十四经分布概况 66

二、穴位的主治症和作用 70

〔附〕关於穴位的一些研究 71

第四章 四肢部穴位 77

第一节 上肢外侧(手三阳)穴 77

一、手阳明大肠经 77

二、手少阳三焦经 83

三、手太阳小肠经 86

第二节 上肢内侧(手三阴)穴 88

一、手太阴肺经 88

二、手厥阴心包经 91

三、手少阴心经 94

上肢常用穴位歌诀 97

上肢主要穴位效能歌诀 98

第三节 下肢外侧(足三阳)穴 99

一、足阳明胃经 99

二、足少阳胆经 104

三、足太阳膀胱经 108

第四节 下肢内侧(足三阴)穴 111

一、足太阴脾经 111

二、足厥阴肝经 115

三、足少阴肾经 117

下肢常用穴位歌诀 119

下肢主要穴位效能歌诀 121

第五章 头面躯干部穴 122

第一节 头颈部穴 122

一、督脉 122

二、任脉 126

三、足阳明胃经 127

四、足太阳膀胱经 130

五、足少阳胆经 132

六、手阳明大肠经 134

七、手太阳小肠经 136

八、手少阳三焦经 138

头颈部常用穴位歌诀 140

头颈部主要穴位效能歌诀 141

第二节 背腰部穴 141

一、督脉 141

二、足太阳膀胱经 144

甲、第一侧线(背俞穴) 146

乙、第二侧线、八窌及夹脊穴 150

三、手太阳小肠经 153

四、足少阳胆经 154

背腰部常用穴位歌诀 155

背腰部主要穴位效能歌诀 156

第三节 胸腹部穴 156

一、任脉 156

二、足少阴肾经 161

三、足阳明胃经 162

四、手太阴肺经 164

六、足厥阴肝经 165

五、足太阴脾经 165

七、足少阳胆经 166

胸部穴位总表 167

腹部穴位总表 167

胸腹部常用穴位歌诀 168

胸腹部主要穴位效能歌诀 169

第一节 概说 170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70

第六章 经络学说 170

二、经络系统的内容和相互联系 173

三、经络与气血运行 175

四、特定要穴与经络 17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83

一、手三阴经 183

二、手三阳经 187

三、足三阳经 193

四、足三阴经 199

一、督脉 205

第三节 奇经八脉 205

二、任脉 206

三、冲脉 207

四、带脉 208

五、阳蹻脉、阴蹻脉 209

六、阳维脉、阴维脉 209

七、奇经八经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212

〔附〕关於经络的一些研究 214

第一节 电针疗法 225

一、电针机和操作方法 225

第七章 电针和穴位注射疗法 225

第三篇 各种针法 225

二、电针的选穴 227

三、注意事项 228

第二节 穴位注射(水针)疗法 234

一、注射用具及常用药物 234

二、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 237

三、注意事项 239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 241

第一节 耳针疗法 241

第八章 耳针、头针和脊背针疗法 241

二、耳穴的分布和测定 242

三、耳穴的应用 247

四、耳针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49

〔附〕关於耳穴的一些研究 250

第二节 头针疗法 257

一、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和作用 258

二、头针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61

附:头针的针感和疗效 263

第三节 脊背针疗法 264

一、脊背针用穴的定位 264

二、针具和操作方法 266

三、注意事项 267

第九章 皮刺、放血和挑治疗法 268

第一节 皮刺疗法 268

一、针具和操作方法 269

二、刺激部位 270

三、注意事项 271

一、应用器材和操作方法 272

第二节 放血(刺络)疗法 272

二、部位选择 273

三、注意事项 275

第三节 挑治疗法 275

一、部位选择 276

二、针具和操作方法 276

三、注意事项 277

一、应用器材和操作方法 279

第一节 穴位结扎疗法 279

第十章 穴位结扎、埋线和割治疗法 279

二、结扎後反应 283

三、注意事项 283

第二节 穴位埋线疗法 284

一、应用器材和操作方法 284

二、部位选择和埋线後反应 286

三、注意事项 286

第三节 割治疗法 287

一、应用器材和操作方法 287

二、割治部位及适应症 288

三、注意事项 290

第四篇 临床应用 292

第十一章 针灸治疗概论 292

第一节 经络穴位诊察法 292

一、体表按诊法 292

二、经穴电测定法 294

三、知热感度测定法 295

第二节 穴位的选取 296

一、选穴总则 296

二、配穴法 300

第三节 治法的运用 302

一、施治原则 303

二、治疗方案 305

〔附〕关於针灸作用的一些研究 306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上) 310

第一节 急症和传染性疾病 310

一、晕厥,休克,昏迷 310

二、中暑 313

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扁桃体炎) 315

四、疟疾 316

五、病毒性肝炎 317

六、腹泻(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婴儿泄泻等) 318

第二节 消化系统病症 321

一、胃病(溃疡病,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321

二、急性阑尾炎 323

三、急性胆道疾患(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 325

四、呕吐 326

五、呃逆 328

六、疳积 328

七、习惯性便秘 329

八、直肠脱垂 330

第三节 呼吸、循环系统病症 332

一、支气管炎 332

二、哮喘(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 333

三、风湿性心脏病 335

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337

五、高血压 339

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40

一、尿路感染 342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统和妇产科病症 342

二、尿潴留 343

三、遗尿 344

四、男子性机能障碍(遗精、阳萎等) 345

五、痛经,月经不调 347

六、功能性子宫出血 348

七、盆腔炎 349

八、胎位不正,滞产 350

九、乳少,乳腺炎 351

十、子宫脱垂 352

第十三章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下) 355

第一节 运动系统病症 355

一、落枕 355

二、急性腰扭伤 356

三、慢性腰背痛 357

四、胸胁痛 360

五、肩关节周围炎 361

六、肱骨外上髁炎 363

七、手腕部腱鞘病(腕管综合徵,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 364

八、膝关节痛 366

九、踝关节扭伤 368

十、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369

第二节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病症 371

一、头痛(附:偏头痛) 371

二、三叉神经痛 374

三、面神经麻痹 376

四、面肌痉挛 378

五、颈椎综合徵 378

六、坐骨神经痛 379

七、瘫痪(偏瘫,截瘫) 382

八、脊髓灰质炎後遗症 386

九、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395

十、神经衰弱 396

十一、癔病 397

十二、精神分裂症 398

十三、癫癎 401

十四、眩晕 403

十五、单纯性甲状腺肿 404

一、外眼炎症(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 405

第三节 五官和皮肤病症 405

二、近视,青光眼。眼底疾病 407

三、慢性鼻炎 409

四、慢性咽、喉炎 410

五、耳聋、聋哑 412

六、牙髓炎 414

七、荨麻疹 415

八、下肢丹毒 416

第十四章 针刺麻醉 418

二、针刺麻醉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419

第一节 概说 419

一、针刺麻醉的发展简史 419

第二节 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 421

一、针刺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421

二、针刺麻醉选配穴位的一般规律 422

三、穴位的刺激方法 425

四、辅助用药 426

五、手术後工作 427

二、眼部手术 428

一、颅脑手术 428

第三节 常见手术的针刺麻醉配穴 428

三、耳、鼻、咽喉部手术 429

四、口腔、颌、面部手术 429

五、颈部手术 430

六、胸部手术 430

七、腹部手术 430

八、四肢、脊椎、脊髓手术 432

〔附〕关於针刺麻醉原理的一些研究 433

一、针灸歌赋摘录 443

附篇 综合参考 443

二、十四经穴位简表 446

(一)正中线 446

1.督脉 446

2.任脉 448

(二)手三阴经 450

1.手太阴肺经 450

2.手少阴心经 452

3.手厥阴心包经 452

1.手阳明大肠经 453

(三)手三阳经 453

2.手太阳小肠经 455

3.手少阳三焦经 457

(四)足三阳经 459

1.足阳明胃经 459

2.足太阳膀胱经 463

3.足少阳胆经 468

(五)足三阴经 472

1.足太阴脾经 472

2.足少阴肾经 474

3.足厥阴肝经 476

三、经外穴简表 477

(一)头面躯干部 477

(二)上肢部 482

(三)下肢部 484

四、耳针穴位表 486

五、面针穴位表 493

六、鼻针穴位表 494

七、手针穴位表 496

八、神经分布与穴位关系表 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