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本土的解说:中国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9
引子:“常在金沙江边走” 9
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研究路径的探索 18
一 田野工作点与样本选择 19
二 民族志文本:一种学术遗产 23
三 人类学再研究的本土实践 28
四 结论:人类学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41
第二编 宗族、村落与国家:宗族研究的本土实践 45
小地方与大话题 45
一 义序的宗族研究 45
二 义序与宗族范式 50
三 中心与边缘 55
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 58
一 权力的文化网络:一个分析性概念 59
二 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一种模式化解说 61
三 大小派斗争:宗族/村落/国家的视角 67
四 国家经纪:类型划分与社会事实 69
五 结论:情境性关系,一种新的解说模式 75
满铁调查村落的历史与现状 78
一 历史情境中的华北村落:封闭与开放 78
二 村落性质与村落类型:宗族、村落与政治 82
三 当下情境中的华北村落:发展路径及趋势 84
村落领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91
一 村落领袖的参政动机与目的 91
二 村落领袖的任职资格与当选条件 93
三 村落治理与领袖类型:历史的、过程的情境性考察 101
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的本土解说 108
一 移民传说与外部力量:多姓村的发生学原理 108
二 华北宗族特征及弱化趋势 110
三 同姓不同宗的普遍性:细部观察 118
四 历史情境下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 120
五 当下情境中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与同宗不同盟 122
六 宗族、社会与国家:夹缝现象与原子裂变 129
七 结论 135
第三编 族群与旅游 139
族群与族群认同 139
一 族群:一个捉摸不定的概念 139
二 族性:一个飘忽不定的概念 144
三 族性理论:两种主要研究视角 146
四 结论 149
河中的文昌阁 151
一 151
二 153
三 156
青春棚叙事 165
民族风情与文化消费 171
一 引言 171
二 没有畲族的小黄山畲族风情村 173
三 族群文化表述的真实性与商品化 175
四 文化展演、符号盗用与消费 180
五 结论:符号盗用、表述真实与文化消费 185
第四编 人类学与公共卫生 191
中国艾滋病防治的人类学研究:背景与话题 191
小姐群体特征与艾滋病防治:趋势、挑战与对策 197
一 小姐群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文化路径的分析 197
二 小姐群体的职业特征:入行原因与退出机制 207
三 结论、讨论及对策 212
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KAP调查 219
一 艾滋病防治知识 219
二 艾滋病防治的态度 224
三 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实践 227
四 结论与讨论:知识与行为的分离 230
性行为数据品质与艾滋病行为干预——P市T社区小姐群体性实践的个案研究 238
一 探讨的问题 238
二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不同来源数据的品质比较 239
三 洞见、问题与对策 246
心瘾之战,还是心理—社会之战——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问题的人类学研究 254
一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有效性与评估 254
二 主位视角的脱失原因与不同门诊哲学 258
三 对策: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 261
附录一 人类学中国话语的反思——访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兰林友博士 267
附录二 我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309
一 学院派的传统研究及其扩展 311
二 影视手段:特定的人类学诉求 315
三 应用人类学:公共卫生与社会发展 317
四 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保护 320
五 人类学的问题与前瞻 322
参考文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