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1
误读的焦虑:海外汉学重估 1
现代诗人的创造与诗歌传统的变迁 15
“讲话”南移与“陪都”方言诗潮的勃兴 30
“法国体验”与早期象征诗派 42
方言入诗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52
普通话写作与文化认同 70
普通话写作的倡导与方言文学的退场 87
第二辑 99
新批评:一种独特的批评方法 99
郭沫若研究三十年与郭沫若传统 126
《女神》集外佚作的发掘与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文学史形象 147
《女神》版本校释与普通话写作 158
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以戴望舒为例 170
穆旦《线上》解读 179
第三辑 187
军旅诗人李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87
李瑛诗歌的意象艺术 207
站立的灵魂与游动的精灵 217
有翅膀的岁月总会飞来 232
略论叶延滨的20世纪80年代 242
新诗戏剧化与文体张力 258
打开理趣与哲思的诗歌方式 272
第四辑 284
略论刘章格律化倾向对中国新诗发展之意义 284
新乡土诗断想 291
情到深处是画魂 295
长歌曼舞今何在浅刺微讽自长吟 307
唐亚平《黑色沙漠》管窥 319
新疆诗人吴修纲的诗艺初探 327
赵卫峰:诗歌边地的智者之歌 339
对诗歌重镇的呼唤 345
第五辑 350
倾斜的群雕与沉稳的基座 350
吕进诗学体系建构中的成名作 353
区域新诗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360
搭在现代诗歌与读者之间 364
张道藩历史形象书写及其嬗变 369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