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1
一、农民工公民资格问题的社会背景 1
二、研究农民工公民资格问题的意义 3
第二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问题研究综述 7
一、国内研究综述 7
二、国外研究综述 13
三、对农民工公民资格问题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3
第三节 本书研究方法与创新 15
一、研究方法 15
二、创新之处 17
第四节 概念与框架 18
一、概念 18
二、框架 21
第二章 公民资格理论 24
第一节 公民资格的含义与结构 24
一、公民资格的含义 24
二、公民资格的结构 26
第二节 公民资格的身份与权利 29
一、身份的概念 29
二、公民身份派生的权利 30
三、公民身份认同 32
第三节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 33
一、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 33
二、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概述 35
三、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的政治诉求与实践 36
第三章 隔离:市民—农民二元公民资格 39
第一节 新中国二元社会的形成 39
一、形成二元社会的制度因素分析 39
二、形成二元社会的经济因素分析 43
三、新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45
第二节 二元公民资格的形成 51
一、农民—市民二元身份制度的形成 51
二、农民—市民二元公民资格的形成 55
第三节 农民—市民二元公民资格权利之比较 56
一、农民—市民政治权利比较 56
二、农民—市民经济权利的比较 61
三、农民—市民社会权利的比较 66
四、二元公民资格权利与社会公正 68
第四章 复制:市民—农民工二元公民资格 71
第一节 农民工身份的形成 71
一、新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松动 71
二、农民群体分化与民工潮的出现 79
三、农民工身份的形成与特点 82
第二节2003年以前城市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状况 87
一、农民工的政治权利 87
二、农民工的经济权利 89
三、农民工的社会权利 91
第三节 二元公民资格的复制 96
一、双二元社会结构 96
二、农民工—市民二元公民资格 98
第五章 松动:诉求与认同(上) 104
第一节 身份政治视角下的农民工诉求 104
一、身份政治 104
二、国内农民工研究视角的转向:从“生存—经济”模式到“身份—政治”模式 110
第二节 农民工自我认同 113
一、第一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 113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 115
三、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公民资格发展的影响 119
四、推进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的措施 121
第三节 市民对农民工身份的认同 124
一、市民与农民工的交往情况 124
二、市民对农民工的复杂态度 126
三、市民认同对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影响 129
第六章 诉求与认同(下) 131
第一节 中央政府对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状况 131
一、中央政府对农民工政策的变迁 131
二、对中央政府农民工政策的分析 138
三、国家认同对农民工公民资格发展的意义 146
第二节 城市政府对农民工市民身份的认同 149
一、1978—2003年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态度变化与管理创新 149
二、2003年以后城市政府态度的进一步变化 154
第三节 政府间关系对农民工公民资格的影响 162
一、政府间关系 162
二、地方政府的双向责任与双重任务 166
三、政府间关系对农民工公民资格认同的影响 169
第七章 2003年以来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的发展 174
第一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发展的模式与动因 174
一、公民资格发展的两种模式与动因 174
二、农民工公民资格发展的模式 176
三、农民工公民资格发展的动因 177
第二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表现 183
一、农民工称谓变化折射出身份变迁 183
二、农民工政治权利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185
三、农民工经济权利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192
四、农民工社会权利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197
第三节2003年以来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特征 202
第八章 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制度保障与创新 206
第一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现有制度保障 206
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206
二、农民工人大代表制度 207
三、工会制度 210
四、农民工工作司 212
第二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约束因素 213
一、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体制约束 213
二、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财政制度约束 219
第三节 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进一步发展的制度创新 225
一、公民资格权利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225
二、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综合性制度创新 228
三、农民工公民资格权利发展的具体制度创新 231
结语 237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