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问题背景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探讨 6
第一节 家庭结构 6
第二节 有偶妇女劳动参与 11
图一 无异曲线图 13
(b)最大效用:可工作、可不工作 14
(a)最大效用:工作 14
图二 市场工资率与家庭工资率对妇女劳动参与的影响 14
(c)最大效用:不工作 15
(a)最大效用:工作、不工作皆可 16
图四 考虑托儿费对妇女劳动参与的影响效果 16
图三 非劳动所得变动对妇女劳动参与的影响 16
(b)最大效用:工作 16
图五 通勤时间对妇女劳动参与的影响效果 17
(c)最大效用:不工作 17
(d)最大效用:工作或不工作 18
(c)最大效用:不工作 18
(b)最大效用:不工作 18
(a)最大效用:工作 18
图六 最适工作时数 19
第三节 家庭结构与妇女劳动参与 24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4
第一节 资料来源 34
第二节 研究架构及假设 35
图七 假设模式(一)妇女劳动参与率 35
图八 假设模式(二)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暨参与程度 36
第三节 变项定义及操作说明 37
第四节 分析方法及程序 43
第五节 样本特性 48
表3—2 样本家庭结构特性 50
表3—1 样本地区特性 50
表3—3 样本特性 51
第一节 妇女劳动参与率概况 55
第四章 妇女劳动参与率 55
表4—1 台湾地区妇女劳动参与率 56
表4—2 都市地区妇女劳动参与率(按家庭结构分) 56
表4—3 都市地区妇女劳动参与率 57
表4—4 乡村地区妇女劳动参与率(按家庭结构分) 64
表4—5 乡村妇女劳动参与率 65
第二节 妇女劳动参与模型 72
表4—6 都市妇女劳动参与模型比较 74
表4—7 都市妇女劳动参与模型参数效应表 79
表4—8 乡村地区妇女劳动参与模型比较表 83
表4—9 乡村妇女劳动参与模型参数效应表 87
第一节 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概况 91
第五章 妇女劳动参与型态 91
表5—1 台湾地区妇女劳动参与型态 92
表5—2 都市地区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按家庭结构分) 92
表5—3 都市妇女劳动参与型态(专职率) 93
表5—4 乡村地区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按家庭结构分) 100
表5—5 乡村妇女劳动参与型态(专职率) 101
第二节 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模型 108
表5—6 都市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模型比较表 112
表5—7 都市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模型参数效应表 114
表5—8 乡村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模型比较表 116
表5—9 乡村妇女劳动参与型态模型参数效应表 120
第六章 妇女劳动参与程度 124
第一节 妇女劳动参与程度之探讨 125
表6—1 家庭结构、都市化程度、妇女年龄、教育程度、行业与妇女每周工作时数 127
表6—2 家庭结构、都市化程度、妇女职业、工作身份、婚前工作经验与妇女每周工作时数表 131
表6—3 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都市化程度、先生年龄及其教育程度与妇女每周工作时数表 133
第二节 重要因素与妇女劳动参与程度之探讨 134
表6—4 家庭结构、妇女教育程度、行业、职业、工作身份与妇女每周工作时数表 136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138
第一节 结论 138
第二节 讨论 147
第三节 建议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