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绪言 1
一、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二、病理学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 1
三、学习病理学的思想方法 1
四、病理学的学习步骤 2
五、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2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4
第一节什么是疾病 4
第二章疾病概述 4
一、发病的原因 5
二、发病的条件 5
第三节 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6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和结局 7
第三章血液循环障碍 8
第一节局部充血 8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其结局 11
第二节血栓形成 11
一、血栓形成的原因 11
三、血栓形成对人体的影响 12
第三节栓塞及梗死 13
第四章水肿 15
第一节水肿的概念 15
第二节水肿发生的主要因素 16
一、静脉压增高 16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6
三、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 16
四、组织渗透压及组织亲水性升高 16
五、淋巴管阻塞 17
第三节常见的水肿类型 17
一、郁血性水肿 17
二、肾性水肿 17
三、肝性水肿 17
五、中毒性水肿 18
第四节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8
四、炎性水肿 18
第五章炎症 19
第一节概述 19
第二节基本病理改变 20
一、炎症的局部反应 20
二、炎症的全身变化 25
第三节炎症的常见类型 25
一、浆液性炎 25
三、化脓性炎 26
二、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 26
第四节炎症转归与结局 29
第六章组织损伤与修复 31
第一节组织、细胞的变性及坏死 31
一、变性 31
二、环死 32
附:萎缩 34
第二节组织的修复 34
第二节发热的原因 37
第一节发热的概念 37
第七章发热 37
第三节发热的机理 38
第四节发热的临床表现 38
第五节发热时代谢的改变与各系统的机能变化 40
第六节发热的意义 40
什么是肿瘤 43
二、肿瘤的形态特点 43
第一节怎样识别肿瘤 43
八章肿瘤 43
第二★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45
第三怎样鉴别良性瘤与恶性瘤 45
生长方式 45
二、生长速度 46
三、组织分化程度 46
四、转移 47
五、复发 49
六、对机体的影响 49
一、良性瘤 50
第四节几种常见肿瘤的临床 50
病理表现 50
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52
第五节肿瘤的病因 58
一、化学性致癌物质 58
二、物理性刺激与癌的关系 58
三、生物性致癌因素 58
四、遗传因素 59
第六节肿瘤的防治原则 59
附:食管脱落细胞学 61
第九章常见病的病理学 69
第一节支气管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69
一、概述 69
二、病因 69
三、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联系 70
四、转归及防治原则 71
二、病理变化 72
一、病因 72
第二节慢性气管炎 72
三、防治原则 73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74
一、概述 74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74
三、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联系 75
四、转归及合并症 77
一、概述 78
二、病变特征及分型 78
第四节传染性肝炎 78
五、防治原则 78
第五节肝硬化(肝硬变) 81
一、概述 81
二、门脉性肝硬化 81
三、坏死后性肝硬化 85
四、胆汁性肝硬化 85
一、概述 86
二、基本病变 86
第六节风湿病 86
三、各脏器的病变 87
四、病程及结局 90
第七节高血压病 90
一、概述 90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91
三、病理特征及其分期 91
四、并发症 92
第八节肾小球性肾炎 93
一、概述 93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93
三、急性肾炎 94
四、慢性肾炎 96
附:尿毒症 98
第九节结核病 99
一、概述 99
三、发展和结局 100
二、基本病变 100
四、肺结核病 101
五、肺外结核病 104
第十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5
一、概述 105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105
三、病理变化 105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107
一、概述 107
第十一节细菌性痢疾 107
四、转归及并发症 107
三、病理改变 108
四、防治原则 108
附:中毒型痢疾 109
第十二节伤寒 109
一、概述 109
二、发病机理 109
三、病理改变 110
四、防治原则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