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van Willian Buddenhagen教授(关国) 1
第一讲:作物与流行病的起源 3
第二讲:抗病育种的生态观 7
第三讲:系统性病原菌的抗病育种 11
第四讲:进行作物/病原菌/环境之间的分析以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抗病性 15
第五讲:抗病毒育种:亚洲热带地区对水稻东格鲁的研究 22
(二)William Earl Fry教授(美国) 31
第一讲:试验小区间的相互干扰 33
第二讲:植物抗病性的作用 38
第三讲:植物抗病性与杀菌剂的综合利用 43
第四讲:耕作措施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49
第五讲:一般抗病性的稳定性 54
第六讲:模拟模型及预测 59
第七讲:最优化的病害管理 65
第八讲:杀菌剂抗性 69
(三)Raoul Arthur Robinson教授(加拿大) 77
第一讲:植物病害系统 79
第二讲:基因对基因关系 89
第三讲:垂直子系统 96
第四讲:热带非洲的玉米 106
第五讲:水平亚体系 110
第六讲:作物病害系统 116
第七讲:选育具有水平抗性的作物品种 119
第八讲:小麦、水稻和棉花 125
(四)David Johnston Royle博士(英国) 129
第一讲:在作物保护中病害预报所涉及的范围 131
第二讲:病害测报的成本及效益与西方农用实践的关系 142
第三讲:中期凤险估计及与病害防治决策系统的结合 152
第四讲:与病害预报有关的作物冠层中水分的流行学意义 164
第五讲:病害预测中病原物和病害发展的观察 176
第六讲:病害流行中对田间试验和病害预测有特别关联的多元回归分析 190
第七讲:一种病害预测系统的发展一冬小麦上的壳针孢菌(Septoria) 203
第八讲:溅液及气流传播的真菌孢子的捕捉技术 213
(五)Martin stuart Wolfe博士(英国) 217
第一讲:抗病育种控制病害首先考虑的问题 219
第二讲:抗病育种的抗源 225
第三讲:抗病育种的策略 232
第四讲:病原菌群体——病原菌对寄主抗性和杀菌剂的反应 239
第五讲:病原群体:监测它们的反应 247
第六讲:应用抗性品种的策略 254
第七讲:品种混栽 260
第八讲:分子遗传学:实际的及潜在的作用 267
(六)Jan Carel Zadoks教授(荷兰) 269
第一讲:小麦病虫害控制的计算机决策系统(EPIPRE)在欧洲的开发和应用 271
第二讲:检度性病虫害洲际流行的模拟问题和展望 290
中国专家讲课笔记 299
(一):王焕如:禾谷类锈菌生长分化研究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301
(二):许志刚、方中达:水稻白叶枯病及抗病育种研究 306
(三):伍尚忠:广东的水稻抗病育种与白叶枯病的综合治理 318
(四):李振歧:中国小麦锈菌毒性变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332
(五):沈其益:中国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340
(六):曾士迈:中国小麦条锈病的系统模拟 346
曾士迈:从综合治理走向植保系统工程 348
附录1:《植物病害防治和植病育种》讨论会报告 350
附录2:中国国家培训委员会名单 355
附录3:讨论会参加者名单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