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172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1

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 4

一、产品产量指标 6

(一)汽车工业产品实物量 6

(二)工业总产值 21

(三)轻纺工业专用设备产值、日用机电产品产值 22

(四)优质产品产值及优质品率 23

(五)节能产品产值及节能产品率 23

(六)出口产品产值及出口产品率 23

(七)采用国际标准产品产值及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率 24

(八)当年投产完成的新产品产值及当年投产完成的新产品率 24

(九)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换算方法 24

(十)工业商品产值 25

(十一)工业净产值 26

(十二)产品品种及品种计划完成率 32

(十三)生产均衡率 33

二、质量指标 35

(一)成品抽查合格率 35

(二)品种抽查合格率 36

(三)主要零件主要项目抽查合格率 37

(四)产品等级品率 37

(五)优等品、一等品及以上产品产值率 39

(六)产品平均等级(或产品综合等级) 39

(七)成品装配一次合格率 40

(八)成品返修率 40

(九)铸件废品率和锻件废品率 40

(十)机械加工件废品率 43

(十一)热处理件废品率 43

(十二)产品回用率 44

(十三)不良品率 44

(十四)主要总成解体清洁度 44

(十五)售后损失率 44

(十六)工序能力指数(Cp值) 45

三、原材料统计指标 47

(一)原材料收入量 47

(二)原材料消费量 48

(三)原材料拨出量 48

(四)原材料盘盈与盘亏 49

(五)原材料库存量 49

(六)原材料期末待验收入库量 50

(七)钢材利用率 51

四、能源统计指标 52

(一)能源 52

(二)一次能源 52

(三)二次能源 52

(四)再生能源 52

(五)非再生能源 52

(六)常规能源 52

(七)新能源 53

(八)企业能源平衡表 55

(九)企业能源平衡表中的能源名称 58

(十)报告期能源生产量 58

(十一)报告期能源消耗量 58

(十二)报告期消耗量中用于化工原料的能源 58

(十三)报告期消耗量中用于加工转换其它能源 59

(十四)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系数 59

(十五)企业综合能耗总量 59

(十六)能源消耗定额完成率 61

(十七)企业能源转换效率 61

(十八)能源弹性系数 61

(十九)化铁炉每吨金属炉料耗焦量 61

(二十)每吨电炉钢冶炼耗电量 62

(二十一)加热炉每吨锻件耗煤(油、电)量 62

(二十二)每吨蒸汽耗煤(油)量 62

(二十三)每立方米煤气耗煤量 62

(二十四)每吨热处理件耗电量 62

(二十五)单位产品耗能源、万元产值耗能源 63

五、劳动工资指标 65

(一)全部职工期末人数 65

(二)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66

(三)工伤事故职工死亡人数 66

(四)工伤事故职工重伤人数 66

(五)工伤事故频率 67

(六)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67

(七)各种奖金 67

(八)各种津贴 68

(九)职工劳保福利费用总额 68

(十)劳动生产率 68

(十一)平均每一职工创造净产值 69

(十二)铸铁(钢)车间每一职工铸铁(钢)件产量 70

(十三)铸铁(钢)车间每一造型工人铸铁(钢)件产量 70

(十四)热处理车间每一职工热处理件产量 70

(十五)单位产品成本工资额、百元产品总成本工资额 70

(十六)平均每一职工提供利税总额 71

(十七)百元工资总额净产值 71

(十八)百元工资总额利税额 71

六、成本指标 72

(一)生产费用(即工业生产费用) 72

(二)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 72

(三)产品单位成本 73

(四)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73

(五)百元产值总成本 74

(六)废品损失率 74

七、利润及利润分配指标 75

(一)产品销售利润 75

(二)产品销售税金(工商税) 75

(三)利润总额(实现利润) 75

(四)固定资金占用费 76

(五)流动资金占用费 76

(六)利润和税金总额(利税额) 76

(七)上缴利润 76

(八)百元产值利润 77

(九)产值利税率 77

(十)百元销售收入销售利润额 78

(十一)百元资金利润额 78

(十二)百元资金利税额 78

(十三)成本利润率 79

(十四)净产值利税率 79

(十五)增值税额 80

(十六)调节税额 80

八、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统计指标 81

(一)固定资产(固定资金) 81

(二)固定资产原值 81

(三)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 81

(四)新增固定资产原值 82

(五)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82

(六)固定资产净值 82

(七)提取的折旧基金 82

(八)提取的大修理基金 82

(九)百元固定资产产值 82

(十)百元固定资产利润额 83

(十一)流动资金 83

(十二)全部流动资金构成 83

(十三)定额流动资金 84

(十四)非定额流动资金 84

(十五)百元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 84

(十六)定额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85

(十七)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85

九、产品销售统计指标 86

(一)年初库存量 86

(二)商品生产量(总金额) 86

(三)累计订货量 86

(四)累计订货量中预接下年合同量 86

(五)累计销售量 86

(六)产品销售总金额 87

(七)本月(季)止应交合同量 87

(八)本月(季)止实交合同量 87

(九)产品供货合同完成率 88

(十)本月(季)止欠交合同量 88

(十一)价格差异 89

(十二)期末库存量 89

(十三)期末库存升降率(产品库存增减率) 89

(十四)产品销售收入 90

(十五)其它销售收入 90

(十六)商品销售率 90

(十七)全部商品销售率 90

十、生产设备统计指标 92

(一)主要生产设备拥有量 92

(二)金属切削机床拥有量 92

(三)大型机床划分标准 92

(四)重型机床划分标准 93

(五)高精度机床划分标准 93

(六)锻压设备拥有量 94

(七)大型锻压设备划分标准 94

(八)企业自有汽车拥有量 94

(九)工业动力设备 95

(十)设备完好标准 97

(十一)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 100

(十二)设备事故频率 100

(十三)电炉利用系数 100

(十四)每吨锻锤能力产量 101

(十五)金属切削机床利用率 102

十一、新机电设备(产品)统计指标 103

(一)全部新机电设备(产品)总金额 103

(二)新机电设备(产品)使用量 103

(三)新机电设备(产品)库存量 103

(四)新机电设备(产品)待验收入库量 104

十二、生产能力指标 105

(一)汽车产品生产能力 105

(二)年初生产能力 107

(三)本年新增生产能力 108

(四)本年减少生产能力 108

(五)年底生产能力 109

(六)全年平均生产能力 109

(七)生产能力利用率 109

十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 110

(一)全年完成基建投资额 110

(二)至本年末累计完成投资额 110

(三)全年措施和其它投资项目完成额 110

(四)投资额的计算价格 110

(五)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 111

(六)投资额的分类 112

(七)建设工期 112

(八)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113

(九)达到设计能力的年限 113

(十)投资回收年限 113

(十一)建设周期 114

(十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114

(十三)建设项目投产率 114

(十四)生产能力建成率 115

(十五)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 115

(十六)未完工程占用率 115

(十七)平均单位综合生产能力投资 115

(十八)投资效果系数 115

十四、占地面积及房屋建筑面积统计指标 117

(一)企业全部占地面积 117

(二)企业房屋建筑总面积 117

(三)厂房建筑面积 117

(四)仓库建筑面积 117

(五)自有宿舍建筑面积 117

(六)居住面积 117

(七)铸铁(钢)车间每平方米总面积铸铁(钢)件产量 118

(八)铸铁(钢)车间每平方米造型面积铸铁(钢)件产量 118

十五、环保统计指标 119

(一)“三废”排放情况统计 119

(二)污染治理情况统计 121

(三)污染物排放量的简易核算方法 121

十六、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指标 126

(一)统计分析 126

(二)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126

(三)对比分析法 126

(四)计划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126

(五)同类现象的对比分析 127

(六)不同类现象的对比分析 128

(七)构成分析法 128

(八)平均分析法 128

(九)算术平均数 129

(十)调和平均数 130

(十一)平均数简捷法 131

(十二)先进平均数 132

(十三)众数 133

(十四)中位数 134

(十五)几何平均数 135

(十六)动态分析法 135

(十七)指数分析法 136

(十八)指数的种类 137

(十九)连锁因素分析法 138

(二十)构成因素分析法 141

(二十一)平均数指数因素分析法 141

(二十二)效果分析法 143

(二十三)相关分析法 144

(二十四)盈亏分析 144

(二十五)废品率控制图 147

附录 149

(一)关于跨地区跨部门经济联合中工业企业统计方法的暂行规定 149

(二)常用计量单位表 149

(三)各种度量衡换算方法 151

(四)社会经济统计常用计算公式 157

(五)汽车工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170

编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