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输血医学发展史 1
二、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 3
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学习方法 6
第一章 红细胞血型系统 8
第一节 概述 8
一、红细胞血型抗原 8
二、红细胞血型抗体 13
第二节 ABO血型系统 16
一、ABO血型表型频率 16
二、ABO血型系统抗体 17
三、ABO血型常规检测 17
四、ABO血型的临床意义 17
五、ABO血型的遗传及抗原分子结构 18
六、ABO亚型 19
七、特殊ABO血型 20
八、疾病与ABO血型的关系 21
第三节 Rh血型系统 21
一、历史 21
二、命名 21
三、RH基因 22
四、抗原 22
第四节 H系统和Lewis系统 25
一、H系统 25
二、Lewis系统 26
第五节 其他血型系统 27
一、MNS血型系统 27
二、Kidd血型系统 28
三、Diego血型系统 29
四、P1PK血型系统 30
五、I和i抗原 31
六、Kell和Kx血型系统 31
七、Duffy血型系统 33
八、Lutheran血型系统 34
九、Dombrock血型系统 34
十、Colton血型系统 34
十一、Cartwright系统 34
十二、Xg系统 35
第二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 36
第一节 输血前检查 36
一、目的和要求 36
二、临床资料及标本处理 36
三、ABO与RhD定型 37
四、抗体筛查与鉴定 39
五、交叉配血试验 40
第二节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41
一、基本方法 41
二、结果判读与注意事项 42
第三节 酶处理试验技术 42
一、实验原理 43
二、酶试剂制备要点 43
三、酶试验分类 43
四、酶试验结果判读和注意事项 43
第四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 43
一、实验原理 44
二、抗人球蛋白试验分类与应用 44
三、抗人球蛋白试剂 44
四、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 44
五、抗人球蛋白试验影响因素 45
第五节 聚凝胺介质试验技术 46
一、实验原理 47
二、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47
三、实验操作 47
第六节 吸收放散试验 48
一、吸收试验 48
二、放散试验 48
三、吸收放散试验应用范围 49
第七节 凝集抑制试验 50
一、基本原理 50
二、抑制物处理 50
三、抗体标化 50
四、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测 50
五、毛发等其他组织血型物质检测 51
第八节 抗体效价测定 51
一、抗体效价测定 51
二、效价测定的评分 52
第九节 其他血清学实验 52
一、微柱凝集试验技术 52
二、微孔板技术 53
第十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54
一、基本技术 54
二、临床应用 55
第三章 白细胞抗原系统 56
第一节 概述 56
第二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 57
一、HLA基因 57
二、HLA命名 58
三、HLA抗原结构和分布 60
四、HLA的遗传特点 61
五、HLA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62
六、HLA系统的临床应用 63
第三节 粒细胞抗原系统 67
一、粒细胞抗原 68
二、粒细胞抗原系统的临床意义 71
第四章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 74
第一节 HLA检测的血清学方法 74
一、淋巴细胞表面HLA抗原的检测 74
二、HLA抗体的检测 76
第二节 HLA检测的细胞学方法 77
一、纯合细胞分型试验 77
二、预致敏淋巴细胞试验 77
三、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77
第三节 HL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77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与HLA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方法 77
二、基于HLA基因序列的HLA基因分型方法 78
三、基于HLA基因分子构象的HLA基因分型方法 81
第五章 血小板血型系统 83
第一节 血小板血型抗原与抗体 83
一、血小板血型抗原 83
二、血小板抗体 86
第二节 血小板血型的临床应用 87
一、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 87
二、血小板抗体与临床相关疾病 89
第六章 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91
第一节 血清学检测 91
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91
二、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92
三、血小板固相微板技术 92
四、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93
五、微柱凝胶血小板定型试验 94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 94
第三节 血清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关系 95
第七章 临床输血相关技术 97
第一节 白细胞去除技术 97
一、白细胞去除的临床意义 98
二、白细胞去除的方法 99
三、白细胞去除的影响因素 100
四、白细胞去除的效果评价 100
第二节 血液辐照技术 101
一、血液辐照的作用机制 101
二、辐照剂量选择和质量保证 101
三、辐照血液的保存 102
第三节 病原体灭活技术 102
一、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必要性 102
二、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方法 103
三、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验证 107
第四节 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 108
一、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的作用机制 108
二、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的临床应用 110
第五节 细胞治疗 115
一、干细胞治疗 116
二、树突状细胞治疗 117
三、自然杀伤细胞治疗 117
四、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 118
五、细胞再生治疗 118
第八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 120
第一节 概述 120
第二节 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121
一、浓缩红细胞 122
二、悬浮红细胞 124
三、去白细胞红细胞 126
四、洗涤红细胞 127
五、冰冻红细胞 129
六、其他红细胞制剂 131
第三节 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 132
一、浓缩血小板 132
二、单采血小板 135
三、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136
第四节 血浆的制备和保存 137
一、制备方法 138
二、特点及保存 138
三、质量标准 139
第五节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和保存 139
一、制备方法 139
二、特点及保存 140
三、质量标准 140
第九章 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一、树立科学合理用血理念 142
二、成分输血 144
第二节 红细胞输注 145
一、红细胞输注的基本原则 146
二、各种红细胞制剂及其适应证 146
三、剂量及用法 148
第三节 血小板输注 148
一、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148
二、血小板输注的禁忌证 149
三、血小板输注的剂量及用法 149
四、特制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 150
五、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评价 150
六、血小板输注的前景 151
第四节 血浆输注 151
一、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51
二、普通冰冻血浆输注 152
第五节 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 153
一、适应证 153
二、禁忌证 153
三、剂量及用法 153
第六节 粒细胞输注 154
一、粒细胞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54
二、剂量及用法 154
第七节 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 155
一、白蛋白制品 155
二、免疫球蛋白制品 155
三、各种凝血因子制品 156
四、其他血浆蛋白制品 157
第十章 特殊输血 159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血 159
一、应用成分输血 159
二、应用辐照血液制品 160
三、应用巨细胞病毒血清阴性的血液制品 160
四、ABO血型不合HSCT中输血治疗原则 160
第二节 肝移植患者输血 162
一、指导输血的实验室指标 162
二、合理应用成分输血 163
三、肝移植输血的注意事项 163
第三节 急性失血患者输血 164
第四节 大量输血 165
一、大量输血的定义 165
二、大量输血方案 165
第五节 围手术期患者输血 167
第六节 新生儿及儿童输血 167
一、新生儿输血 167
二、儿童输血 169
第七节 老年人及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 170
一、老年患者输血 170
二、心功能不全患者输血 170
三、严重肝病患者输血 170
四、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 170
第八节 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 171
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 171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输血 171
第九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输血 171
一、输血在DIC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原则 172
二、注意事项 172
第十一章 自体输血 174
第一节 预存式自体输血 174
一、适应证 175
二、禁忌证 175
三、自体血液采集 175
四、注意事项 176
五、不良反应及处理 176
第二节 稀释式自体输血 177
一、适应证 177
二、禁忌证 177
三、自体血液采集 178
四、血液稀释 178
五、自体血液回输 178
六、注意事项 178
七、不良反应及处理 179
第三节 回收式自体输血 179
一、适应证 179
二、禁忌证 179
三、血液回收 180
四、已回收处理血液的回输 180
五、注意事项 180
六、不良反应及处理 181
第十二章 新生儿溶血病 182
第一节 概述 182
一、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182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183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 183
一、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方法和原理 183
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方法及特点 184
三、Rh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方法及特点 184
四、Rh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85
五、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185
六、HDN的产前实验诊断 185
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与治疗 186
一、妊娠前的准备 186
二、妊娠期孕妇的处理 187
三、分娩及分娩后的处理 187
四、新生儿的处理 187
五、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治疗 187
六、Rh阴性母亲的预防 188
第十三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189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的方式 190
三、临床表现 191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 191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 191
二、冷凝集素试验 193
三、吸收试验 194
四、酶处理红细胞凝集试验 194
五、冷热溶血试验 194
六、红细胞相关Ig 194
七、其他实验室诊断 195
第三节 治疗原则 195
一、一般治疗原则 195
二、输血治疗 196
第十四章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 198
第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 198
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202
二、过敏性输血反应 202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 203
四、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205
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207
六、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207
七、输血相关败血症 209
八、低血压性输血反应 210
九、输血后紫癜 211
十、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211
十一、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213
十二、同种免疫 213
第二节 输血传播疾病 213
一、输血传播感染病原体的筛查方法 214
二、输血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215
三、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219
第十五章 临床输血管理与质量控制 221
第一节 临床输血管理 221
一、管理依据 221
二、临床输血管理组织结构及功能 222
三、科室设备、设施环境管理 224
四、科室人员管理 224
五、质量管理文件 225
六、血液库存管理 226
七、用血过程管理 227
第二节 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质量控制 228
一、输血相容性试验管理 229
二、输血相容性试验室内质量控制 230
三、输血相容性试验室间质量评价 233
第三节 患者血液管理 235
第四节 血液预警 236
一、血液预警系统 237
二、血液库存预警 238
英文索引 239
中文索引 244
参考文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