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
一、国外现代建筑与城镇空间理论发展概述 2
二、国内城镇空间理论与古镇保护的研究 11
三、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16
第二节 古镇总体概况 17
一、古镇发展概况 18
二、四川地区古镇的发展 18
三、文化特色与整体风貌 19
四、半网络理论 23
五、空间开发的重要意义 28
第二章 古镇总体空间结构的特点 30
第一节 空间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30
一、对空间的深入认识 31
二、古镇空间秩序的建立 32
三、古镇空间发展的结构 35
第二节 总体空间结构的特点 38
一、古镇空间的宏观组成元素 38
二、空间的组成要素与结构 41
三、空间形成阶段 42
四、古镇空间结构特点的影响因素 46
第三节 发展的空间形态与类型特征 51
一、形态特征 51
二、古镇内部空间类型特点 56
第三章 街道空间、界面与节点 61
第一节 街道空间组合的特点 61
一、线形街道空间组合特点 61
二、与不同地域古镇街道空间的对比 69
第二节 线形空间的界面解析 71
一、侧界面 71
二、上界面 82
三、地界面 86
四、端界面 92
第三节 线形街道的节点空间 99
一、节点的空间特点 99
二、节点空间的景观作用 103
三、节点的心理作用 107
第四章 建筑空间特点 113
第一节 影响古镇建筑空间形成的因素 113
一、气候 114
二、材料和技术 117
三、场地特点 118
四、文化特点 119
第二节 建筑空间的形态 120
一、传统村落民居空间的形态特点 120
二、传统民居空间的功能特点 123
三、风水文化对四川民居空间的影响 124
四、民居的空间演变与特点 1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的文化特性 134
一、私密性 135
二、稳定性与变化性 137
第五章 古镇空间的文化意义 139
第一节 空间的抽象意义 139
一、空间的非语言表达 140
二、空间的抽象层次 141
三、空间的知觉与联想 143
第二节 空间的哲学因素 145
一、结构主义 145
二、符号学 146
三、现象学 148
四、象征性 152
第三节 空间结构的内涵意义 153
一、承载性 155
二、功能性 156
三、艺术性 159
第四节 部分古镇空间文化意义解析 161
一、洛带:聚合性与防御性的空间符号特色 161
二、黄龙溪:天、地、神、人相契合的现象学文化底蕴 164
三、罗城古镇:“同舟共济”象征美学的空间文化 165
第六章 空间中的视觉感知与意义 169
第一节 街道与建筑图形特点 170
一、街道空间 171
二、交叉口 173
三、广场 176
四、建筑空间内与外的视觉感知 178
第二节 线形街道的空间美学 179
一、街道空间景观的特点 179
二、街道界面美学 184
第七章 空间的保护和旅游开发 192
第一节 保护现状 192
第二节 空间与界面的旅游开发 194
一、空间的开发 194
二、界面的开发 209
结论 215
参考文献 219
致谢 225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