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预习 1
1908年之前 1
1908年—1918年 6
蒙太奇 8
节奏与表意 10
早期理论 12
语言与影像 15
影像 17
电影符号学及其合理性 19
第二章 符号与表意 25
是语言,还是话语? 27
表意的价值 29
第三章 直接符号或“中性”影像 32
照片与胶片画格 33
现实物在它的影像中自我陈述 34
通过人为手段而获得的陈述语 35
是“纯真”的现实物,还是“第二级”表意 36
第四章 影像与被感知的现实物 40
形式与实体 43
现实物与现实性 45
视觉感知 46
现实影像与电影影像:运动与幻象 49
透视与“现实感” 51
透视与意识形态 55
从批评家到克里底亚 58
第五章 镜头 64
特写 71
脸部特写 75
摇镜头和移动镜头 78
与摄影机运动相对立的蒙太奇 80
景深与深景 82
画内与画外 85
直视摄影机的目光 90
技术与意识形态 92
关于特写的备注 94
第六章 图像符号的表意系统 97
被再现之物与再现物 100
荒诞的效果 102
自称“我”的摄影机 105
一种含蓄与暗示的艺术 106
第七章 指示符号的表意系统 109
镜头的多义性 110
镜头的重复 113
第八章 论蒙太奇 117
过分的概括 120
表意和过分的能指 124
“电影辩证法” 129
巧合与连续 130
剪接的问题 135
“观看的吸引力” 137
第九章 论组合段 139
主要的反驳 140
是逻辑,还是语法 144
第十章 符码与编码 149
术语的理解 150
不存在的法则 152
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 154
相似性与相像 156
第十一章 影像与言语 159
一种“内在”语言 161
影像与文本的关系 164
直接手法与间接手法 172
旁白 173
第十二章 叙事结构 178
叙事与话语(或故事) 179
谁在发言 184
陈述模式 186
后果与连续 189
聚焦者与聚焦对象 191
第十三章 象征与隐喻 194
为象征符号辩解 196
形式的象征 197
象征与精神分析 203
隐喻和换喻 205
“文学”影像 208
“冗长且啰唆”的镜头 211
解构与去戏剧化 213
第十四章 节奏 216
节奏与比例 219
诗歌的节奏 223
影像的音乐与“纯电影” 225
电影的节奏 230
第十五章 意义与“无意义” 233
电影的“无意义” 239
卓别林的杜撰 240
基顿的香水 244
破坏的夸张 247
意外的荒谬 250
梦与想象 251
电影特性与影片特性 254
第十六章 影像、语言与思想 258
一种“内在语言” 259
一只老鼠的思维 260
思维的诞生 260
从思维到语言 263
先天的基础结构与后天的智力 265
一种具体的想象物 266
参考书目 268
原著索引 271
附录一 语言学/符号学著作选读 286
附录二 八大组合段 291
附录三 专有名词译名索引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