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学 1
第一节 经学总论 1
壹 经之名称 1
贰 经之种数 4
叁 经之次序 7
肆 经之简介 11
一、周易 11
二、尚书 25
三、诗经 40
四、周礼 54
五、仪礼 81
六、礼记 86
七、春秋三传 98
甲 春秋 98
乙 左传 104
丙 公羊传 110
丁 谷梁传 116
八、论语 118
九、孝经 126
一○、大戴礼记 130
第二节 经学师儒 136
壹 先秦之经师 136
贰 两汉之经师 141
附 两汉经学师承表 162
叁 三国晋南北朝之经学师儒 170
肆 隋唐之经学师儒 183
伍 宋之经学师儒 189
陆 元明之经学师儒 193
柒 清之经学师儒 197
附 清代经学师承表 240
捌 民国六十年来之经学师儒 257
壹 易类 261
第三节 经学述著 261
贰 书类 279
叁 诗类 300
一、周礼 320
肆 礼类 320
二、仪礼 323
三、礼记 325
四、三礼总义类 333
伍 春秋类 335
陆 孝经类 351
柒 四书类 356
捌 群经总义类 382
壹 周易之旨义 393
第四节 群经大义 393
贰 尚书之旨义 394
叁 诗经之旨义 396
肆 周礼之旨义 397
伍 仪礼之旨义 399
陆 礼记之旨义 400
柒 春秋左氏传之旨义 402
玖 春秋谷梁传之旨义 404
捌 春秋公羊传之旨义 404
拾 论语之旨义 407
壹壹 孝经之旨义 408
壹贰 大戴礼记之旨义 409
一、庄子天下篇 411
壹 庄子、淮南子、汉书艺文志之诸子起源论 411
第二章 子学 411
第一节 诸子起源 411
二、淮南子要略 412
三、汉书艺文志 413
一、章学诚 414
贰 清季以来各家之诸子起源论 414
二、龚自珍 415
五、梁启超 416
四、江瑔 416
三、张尔田 416
六、蒋伯潜 419
七、马浮 420
第二节 诸子流别 421
六、庄周 422
五、关尹、老聃 422
壹 庄子天下篇 422
一、墨翟、禽滑厘 422
二、相里勤、五侯之徒、苦获、己齿、邓陵子 422
三、宋?、尹文 422
四、彭蒙、田骈、慎到 422
(五)惠施、邓析 423
(四)慎到、田骈 423
贰 荀子非十二子篇、天论篇、解蔽篇 423
一、非十二子篇 423
(一)它嚣、魏牟 423
(二)陈仲、史 423
(三)墨翟、宋? 423
三、解蔽篇 424
二、天论篇 424
(六)子思、孟轲 424
肆 尸子广泽篇 425
二、墨家 425
叁 韩非子显学篇 425
一、儒家 425
陆 吕氏春秋不二篇 426
二、尽心篇 426
伍 孟子滕文公篇、尽心篇 426
一、滕文公篇 426
三、墨 427
二、儒 427
柒 淮南子要略 427
捌 史记自序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427
一、阴阳 427
六、道 428
五、名 428
四、法 428
一○、小说家 429
九、农家 429
玖 汉书艺文志 429
一、儒家 429
二、道家 429
三、阴阳家 429
四、法家 429
五、名家 429
六、墨家 429
七、纵横家 429
八、杂家 429
拾 隋书经籍志 430
二、道 431
一、儒 431
四、名 432
三、法 432
七、杂 433
六、纵横 433
五、墨 433
一○、兵 434
九、小说 434
八、农 434
一三、五行 435
一二、历数 435
一一、天文 435
壹壹 旧唐书经籍志 436
一四、医方 436
壹贰 新唐书艺文志 437
壹叁 宋史艺文志 438
壹肆 明史艺文志 439
一、子部总叙 440
壹伍 四库全书子部 440
(一)儒家 441
二、子部分类说 441
(四)农家 442
(三)法家 442
(二)兵家 442
(七)术数 443
(六)天文算法 443
(五)医家 443
(九)谱录 444
(八)艺术 444
(一一)类书 445
(一○)杂家 445
(一四)道家 446
(一三)释家 446
(一二)小说家 446
壹 先秦时期 447
第三节 诸子发展 447
壹陆 清史稿艺文志 447
一、儒家 448
二、道家 449
四、法家 451
三、墨家 451
六、阴阳家 452
五、名家 452
七、纵横家 453
八、杂家 454
一○、小说家 455
九、农家 455
一、独自著书立说者 456
贰 两汉时期 456
二、为先秦诸子作注者 458
二、道家 460
一、儒家 460
叁 魏晋南北朝时期 460
五、治汉诸子 469
四、纵横家 469
三、杂家 469
肆 隋唐五代时期 470
一、儒家 471
二、道家 472
四、法家 479
三、墨家 479
六、纵横家 480
五、名家 480
八、治汉诸子 481
七、杂家 481
一、儒家 483
伍 宋(辽、金)时期 483
二、道家 484
六、治汉诸子 488
五、杂家 488
三、法家 488
四、名家 488
一、诸子总论 489
陆 元明时期 489
二、儒家 490
三、道家 494
四、墨家 507
五、法家 510
六、名家 515
七、杂家 518
八、纵横家 523
九、治汉诸子 524
柒 清代 529
一、诸子总论 531
二、儒家 532
三、道家 538
四、墨家 549
五、法家 551
六、名家 556
七、纵横家 557
八、杂家 558
九、农家 560
一○、治汉诸子 561
一、诸子总论 564
捌 民国以来 564
二、儒家 565
三、道家 568
四、墨家 569
五、法家 574
六、杂家 576
七、名家 577
八、治汉诸子 578
(一)晏子 581
一、儒家诸子 581
第四节 诸子其人 581
壹 先秦诸子 581
(五)世子 582
(四)景子 582
(二)漆雕子 582
(三)宓子 582
(九)孟子 583
(八)公孙尼子 583
(六)魏文侯 583
(七)李克 583
(一二)寗越 584
(一一)?子 584
(一○)荀子 584
(一八)徐子 585
(一七)俟子 585
(一三)王孙子 585
(一四)公孙固 585
(一五)羊子 585
(一六)董子 585
(二)太公 586
(一)伊尹 586
(一九)鲁仲连 586
(二○)虞卿 586
二、道家诸子 586
(六)老子 587
(五)管子 587
(三)辛甲 587
(四)鬻子 587
(一一)列子 588
(一○)庄子 588
(七)文子 588
(八)蜎子 588
(九)关尹子 588
(一七)老莱子 589
(一六)田子 589
(一二)老成子 589
(一三)长卢子 589
(一四)王狄子 589
(一五)公子牟 589
(一)宋司星子韦 590
三、阴阳家诸子 590
(一八)黔娄子 590
(一九)宫孙子 590
(二○)鹖冠子 590
(二一)孙子 590
(八)容成子 591
(七)南公 591
(二)公梼生 591
(三)公孙发 591
(四)邹子 591
(五)乘丘子 591
(六)杜文公 591
(一)李子 592
四、法家诸子 592
(九)邹奭 592
(一○)闾丘子 592
(一一)冯促 592
(一二)将巨子 592
(一三)周伯 592
(一四)于长 592
(五)韩非子 593
(四)慎子 593
(二)商君 593
(三)申子 593
(三)公孙龙子 594
(二)尹文子 594
(六)游栖子 594
五、名家诸子 594
(一)邓析 594
(一)尹佚 595
六、墨家诸子 595
(四)成公生 595
(五)惠子 595
(六)黄疵 595
(七)毛公 595
(六)墨子 596
(五)胡非子 596
(二)田俅子 596
(三)我子 596
(四)随巢子 596
(二)张子 597
(一)苏子 597
七、纵横家诸子 597
(二)伍员 598
(一)孔甲 598
(三)庞暖 598
(四)阙子 598
(五)国筮子 598
八、杂家 598
(六)尸子 599
(五)尉缭子 599
(三)子晚子 599
(四)由余 599
(三)宰氏 600
(二)野老 600
(七)吕不韦 600
九、农家 600
(一)神农 600
(三)师旷 601
(二)鬻子 601
一○、小说家 601
(一)伊尹 601
(三)刘敬 602
(二)陆贾 602
贰 两汉诸子 602
一、西汉诸子 602
(一)朱建 602
(七)刘德 603
(六)贾谊 603
(四)贾山 603
(五)孔臧 603
(一二)吾丘寿王 604
(一一)终军 604
(八)董仲舒 604
(九)儿宽 604
(一○)公孙弘 604
(一八)刘向 605
(一七)桓宽 605
(一三)虞丘 605
(一四)庄助 605
(一五)臣彭 605
(一六)李步昌 605
(二三)晁错 606
(二二)公孙浑邪 606
(一九)扬雄 606
(二○)曹羽 606
(二一)婴齐 606
(二六)主父偃 607
(二五)邹阳 607
(二四)蒯子 607
(三○)刘安 608
(二九)聊苍 608
(二七)徐乐 608
(二八)庄安 608
(三四)董安国 609
(三三)司马相如 609
(三一)东方朔 609
(三二)伯象 609
(一)桓谭 610
二 东汉诸子 610
(三五)泛胜之 610
(三六)蔡癸 610
(三七)臣饶 610
(三八)臣寿 610
(三九)虞初 610
(四)崔实 611
(三)王符 611
(二)王充 611
(七)徐干 612
(六)荀悦 612
(五)应劭 612
一 曹丕 613
叁 魏晋至隋诸子 613
(八)仲长统 613
(九)蔡邕 613
五 葛洪 614
四 张华 614
二 刘劭 614
三 傅玄 614
第五节 诸子其书 615
七 王通 615
六 刘昼 615
壹 汉志诸子略所志现存诸书 616
贰 汉志诸子略今亡佚诸书 620
叁 周秦诸子不见汉志诸书 636
肆 汉志以外两汉之重要诸子书 637
伍 先秦诸子存目表(辑有佚文者亦录之) 639
(一)伦理思想 667
一 孔子思想要义 667
第六节 诸子要义 667
壹 儒家思想要义 667
(三)教育原理 668
2.德化政风 668
(二)政治思想 668
1.礼治社会 668
2.入世之人生 669
1.人本精神 669
(四)孔子之精神 669
(二)说仁义 670
(一)道性善 670
二 孟子思想要义 670
(四)尚养气 671
(三)倡仁政 671
三 晏子思想要义 672
(五)贵自得 672
四 荀子思想要义 673
(二)天道哲学 674
(一)中心思想 674
(三)政治哲学 675
(四)教育哲学 677
(一)形上思想 678
一 老子思想要义 678
贰 道家思想要义 678
(三)人生哲学 680
(二)知识论 680
(四)政治哲学 682
(一)本体论 683
二 庄子思想要义 683
(二)人生观 684
(一)、道之诠释 686
三 列子思想要义 686
四 关尹子思想要义 687
(二)、人生之意义 687
一 空间假定 688
叁 阴阳家思想要义 688
二 时间运转 689
(二)相胜 690
(一)相生 690
(一)礼与法 691
一 管子思想要义 691
肆 法家思想要义 691
(三)为政之道 692
(二)刑赏之要 692
(四)崇法重令 694
(一)顺时宜 695
二 商子思想要义 695
(五)平抑权险 695
(六)严明赏罚 695
四 慎子思想要义 696
三 申子思想要义 696
(二)尚实力 696
(三)任法治 696
(四)重刑赏 696
(五)励农战 696
(六)禁诗书 696
(一)哲学思想 697
五 韩非子思想要义 697
(一)人生哲学 697
(二)政治思想 697
(二)政治思想 698
(三)国防思想 700
(四)教育思想 702
一 邓析子思想要义 703
伍 名家思想要义 703
二 尹文子思想要义 704
(三)讲刑名 705
(二)任法 705
(一)重道 705
(二)白马论 706
(一)指物论 706
三 公孙龙子思想要义 706
(四)通变论 707
(三)坚白论 707
四 惠子思想要义 708
(五)名实论 708
(二)思想学说 709
(一)中心思想 709
一 墨子思想要点 711
陆 墨家思想要义 711
(二)待人以爱 712
(一)律己以俭 712
(三)接物以智 713
(四)力行之精神 714
(五)交相利之社会 715
二 墨子之思维理则 716
柒 纵横家思想要义 717
(二)法天爱民 718
(一)尊师 718
捌 杂家要义 718
一 吕氏春秋要义 718
(九)经济思想 719
(八)学术统一 719
(三)贵贤 719
(四)用兵之道 719
(五)刑名法术 719
(六)合纵 719
(七)民主思想 719
(三)言性善欲反民心之本物 720
(二)循天而与道游 720
二 淮南子要义 720
(一)以道为宇宙之本体 720
玖 农家要义 721
(四)杂揉法之无可而治 721
拾 小说家要义 722
(二)德化之政治主张 723
(一)以诗、书六经为治国之本 723
壹壹 两汉魏晋诸子要义 723
一、陆贾新语要义 723
(一)建立汉代外儒内法之政治型态 724
二、贾子新书要义 724
(三)建立儒、道并行互用之学风 724
(三)以儒术作政治之用,不在理论之发挥 725
(二)批评黄、老刑名,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先驱 725
(二)阴阳五行说 727
(一)论天——道德之天 727
三、董子春秋繁露要义 727
(四)灾异符命 728
(三)倡天人相副 728
(七)申明春秋义法 730
(六)论人性谓有善质而未全善 730
(五)历史演变之三统说 730
(八)仁义五常之伦理道德观 732
(九)合天道之儒家理想之治 733
四、桓宽盐铁论要义 734
(二)任用贤能 735
(一)以正治国 735
五、刘向新序要义 735
(一)玄为宇宙之本体 736
七、扬雄太玄要义 736
(三)评点贤臣 736
六、刘向说苑要义 736
(二)论人性主善恶混 737
(一)推崇伦理道德 737
(二)阴阳交错为宇宙变化之法则 737
(三)易经与老子之杂糅 737
八、扬雄法言要义 737
一○、王充论衡要义 738
九、桓谭新论要义 738
(三)政治之因革损益乃视时而定 738
(四)反对方士神仙长生之说 738
一一、王符潜夫论要义 739
(三)命有吉凶性有善恶 739
(一)天地合气生杀万物 739
(二)天道即自然 739
一二、仲长统昌言要义 740
一四、荀悦申鉴要义 741
一三、崔实政论要义 741
一六、刘劭人物志要义 742
一五、应劭风俗通要义 742
一九、曹丕典论要义 743
一八、徐干中论要义 743
一七、蔡邕独断要义 743
二三、刘书新论要义 744
二二、葛洪抱朴子要义 744
二○、傅玄傅子要义 744
二一、张华博物志要义 744
二四、王通文中子要义 745
第一节 汉代道家对玄学之影响 747
第三章 玄学 747
壹 黄老与老庄之区别 748
贰 道家超越形躯之摄生落为道教执着形躯之养生 755
叁 道家之达生观复变为任诞悖俗之狂放行为 760
壹 孔孟心性论与汉人天人相应说之区别 766
第二节 汉代儒家对玄学之影响 766
贰 告子荀子性说对汉儒之影响 772
叁 汉儒性说与魏晋才性论之关系 779
第三节 玄学之酝酿与形成 787
壹 道儒阴阳名法之混杂 787
贰 清议品评之兴起 792
叁 魏晋名理之兴起 797
肆 魏晋玄学之形成 804
第四节 玄学之内容 810
壹 四本论 810
贰 三理 814
叁 三玄 823
第五节 正始时代之名理学者 837
壹 才性论者 837
一、傅嘏 837
二、钟会 840
三、李丰 843
四、王广 845
贰 玄理论者 847
一、何晏 847
二、王弼 852
三、荀粲 857
第六节 何晏王弼之玄学 859
壹 何晏之学说 861
贰 王弼之学说 864
一、以无为本反本为用 864
二、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868
三、圣人有情论 872
四、王弼大衍义 879
第七节 竹林七贤与林下之风 883
壹 七贤林下同风 883
贰 竹林七贤行思之别 887
一、阮籍 887
二、嵇康 893
三、刘伶与阮咸 904
四、山涛与王戎 907
第八节 向秀郭象二庄注 912
壹 向秀郭象注庄考 912
贰 向秀郭象注庄异同 917
叁 向郭注庄之要义 923
一、向郭之逍遥义 927
二、向郭之寄言出意 932
三、向郭之迹与所以迹 935
壹 张湛与列子 939
一、张湛生平著作考略 939
第九节 列子张湛注与玄学 939
二、张湛与列子 942
贰 张湛之思想 945
一、阐内宏外以合儒道 945
二、命定与肆情之调合 948
第十节 葛洪抱朴子与玄学之关系 951
壹 葛洪之生平与著作 951
贰 葛洪内道外儒之思想 955
叁 由道家渡向道教 958
肆 对名教之维护 964
伍 葛洪对清谈之态度与批评 967
第十一节 结论 971
壹 玄学与经学 971
贰 玄学与佛学 976
叁 玄学对後世之影响 981
一、佛陀以前印度之思想界 987
壹 佛教之成立及其背景 987
(一)婆罗门教及其教典 987
第一节 中国佛学之缘起 987
第四章 佛学 987
(二)思想界之革新及混乱 989
二、佛陀出世前印度之社会 990
(一)四姓阶级之不平等 990
(二)民族与社会之变迁 991
三、佛陀正觉与佛教之成立 992
(一)佛陀之年代及族系 992
(二)佛陀之出家及正觉 994
(三)转法轮及佛教成立 995
(四)佛陀之教团及行化 995
一、佛陀教说之大纲 998
(一)四谛诠释 998
贰 原始佛教之基本教理 998
二、佛法立义之大本 1000
(一)何谓因缘 1000
(二)三转四谛 1000
(二)十二因缘 1001
(三)两重因果 1005
三、佛家之修道行持 1007
(一)八正道 1007
(二)戒定慧 1008
四、佛家之正见法印 1009
(一)诸行无常 1010
(二)诸法无我 1011
(三)寂静涅槃 1011
五、佛家之心物观察 1012
(一)何谓五蕴 1012
(二)五蕴和合 1014
(一)何谓结集 1015
一、结集经律圣典 1015
(二)五百结集 1015
叁 佛陀灭後之印度佛教 1015
二、教团根本分裂 1016
(一)七百结集 1016
(二)大天五事 1017
(三)第三结集 1019
三、学派枝末分裂 1020
(一)学派分裂 1020
(二)分化原因 1021
(三)枝末分裂 1023
(四)分立事由 1026
(五)部派学说 1028
四、大乘佛教之兴起 1032
(一)大乘缘起 1032
(二)大乘名义 1033
(三)行菩萨道 1035
(四)二乘大较 1036
(五)大乘分系 1037
五、龙树系之大乘 1038
(一)龙树之思想 1038
(二)龙树之後继 1040
(三)中观派末流 1040
六、无著系之大乘 1041
(一)空观与唯识 1041
(二)无著之思想 1043
(三)世亲之思想 1045
(四)大乘起信论 1046
(五)瑜伽行二派 1047
七、真心派与密教 1048
(一)真常唯心论 1048
(二)密教之变迁 1050
一、佛教传入之传说 1053
肆 佛教之输入及其路线 1053
(一)伯益已知有佛 1053
(三)佛教灭於印 1053
(二)周世佛法已来 1054
(三)孔子知佛为圣 1055
(四)尸罗来朝燕都 1055
(五)古阿育王寺之发现 1056
(七)汉初东方朔言劫火 1057
(八)张骞使大夏闻浮屠之教 1057
(六)室利防?佛经来化 1057
(九)汉武帝事休屠王之金人 1058
(一○)刘向列仙传叙在佛经者 1060
(一一)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1061
(一二)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道 1061
二、佛教传入之路线 1065
(一)南海之通道 1065
(一三)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 1065
(二)西域之交通 1066
一、汉至西晋为佛法输入播种时期 1069
壹 中国佛学之兴起 1069
(一)桓灵间为佛教在中国之纪元 1069
第二节 中国佛学之发展 1069
(二)注经讲经与沙门之西行求法 1070
(三)西晋以前弘扬佛法多藉神通 1071
二、东晋为佛学在中国生根之时期 1072
(一)佛法於东晋始盛中土之原因 1072
(二)道安恢宏中土佛学厥功至伟 1073
(三)慧远结白莲社盛弘净土法门 1075
(四)鸠摩罗什为佛典旧译之泰斗 1076
(五)佛驮跋陀罗肇华严宗之端绪 1076
三、南北朝为佛教宗派之形成时期 1077
(一)扩充译场继前期未竟之余绪 1077
(二)昙无谶译涅槃拓展中土佛理 1079
(三)佛道二教论争与佛法之厄难 1080
(四)性宗传入与南北宗派之形成 1081
四、隋唐为佛教中国化之开展时期 1082
(一)隋唐译场发展与译业之完成 1082
(二)宗师辈出与创宗教判之完成 1083
(三)隋唐佛法之所长与其中国化 1085
(一)历史 1086
一、俱舍宗 1086
(二)经论 1086
贰 中国佛学之开展与演变 1086
(三)教义 1087
(四)行证 1089
(五)果位 1091
(二)经论 1092
(一)历史 1092
(三)教义 1092
二、成实宗 1092
(四)行证 1093
(五)果位 1094
三、律宗 1095
(一)起源与法统 1095
(二)律典及教判 1098
(三)主要之教义 1099
(四)行证及果位 1101
四、三论宗 1102
(一)起源与流传 1102
(二)经论及教判 1103
(三)主要之教义 1105
(四)行证及果位 1106
五、天台宗 1107
(一)起源与法统 1107
(二)经论及教判 1109
(三)主要之教义 1112
(四)行证及果位 1114
六、华严宗 1118
(一)起源与法统 1118
(二)经论及教判 1120
(三)主要之教义 1123
(四)行证与果位 1128
七、法相宗 1132
(一)起源与法统 1132
(二)经论及教判 1134
(三)主要之教义 1135
(四)行证与果位 1142
八、禅宗 1146
(一)起源与法统 1146
(二)经论及教判 1150
(三)主要之教义 1150
九、净土宗 1162
(一)起源与法统 1162
(四)行证及果位 1162
(二)经论与教判 1164
(三)主要之教义 1165
(四)行证及果位 1168
一○、真言宗 1171
(一)名义与经论 1171
(二)源流与教判 1172
(三)主要之教义 1174
(四)行证及果位 1177
一一、各宗之融合 1180
第三节 弘扬佛学之古德 1182
壹 凡例 1182
贰 东来译经僧俗表 1184
叁 西行求法古德表 1207
肆 义解弘法高僧表 1223
伍 十宗宗师龙象表 1271
第四节 中国佛学之典籍 1314
壹 中国大藏经 1314
一、藏经概说 1314
(一)藏经之意义 1314
(二)三藏之成立 1315
二、中国大藏经之编译 1317
(一)藏经中译之分期 1317
(二)译分新旧之原因 1317
(三)藏经中译之次第 1321
(四)藏经目录之编辑 1336
三、中国大藏经之组织 1339
(一)开元释教录之格式 1339
(二)至元法宝勘同录之格式 1341
(三)明蕅益阅藏知津之格式 1342
(四)大正新修大藏经之格式 1344
四、中国大藏经之版本 1346
(一)历代敕修之写本 1346
(二)宋代刊印之版本 1347
(三)元代刊印之版本 1349
(四)明代刊印之版本 1350
(五)清代刊印之版本 1351
(六)高丽刊印之中国藏经 1352
(七)日本刊印之中国藏经 1353
贰 中国佛学典籍提要 1355
一、经义 1355
二、目录 1387
三、总集 1391
四、别集 1393
五、传记 1399
六、史志 1412
七、类书 1415
八、杂记 1417
第一节 绪论 1419
壹 理学之义界 1419
第五章 理学 1419
贰 理学之根原 1420
叁 理学之勃兴 1423
肆 理学之价值 1425
伍 理学之前导 1427
一、传略 1432
壹 周敦颐 1432
二、学说 1432
第二节 宋代之理学 1432
三、述评 1436
贰 邵雍 1437
一、传略 1437
二、学说 1438
三、述评 1447
叁 张载 1448
一、传略 1448
二、学说 1449
三、述评 1456
肆 程颢 1457
一、传略 1457
二、学说 1458
三、述评 1464
伍 程颐 1465
一、传略 1465
二、学说 1467
三、述评 1475
陆 程门诸子 1477
一、谢良佐 1477
二、游酢 1478
三、杨时 1479
四、尹焞 1482
五、吕大临 1483
六、罗从彦 1484
七、李侗 1486
八、胡宏 1487
柒 朱熹 1490
一、传略 1490
二、学说 1491
三、述评 1506
捌 朱门诸子 1508
一、蔡元定 1508
二、蔡沈 1509
三、黄干 1509
四、陈淳 1511
五、真德秀 1512
六、魏了翁 1513
七、黄震 1514
玖 陆九渊 1515
一、传略 1515
八、王应麟 1515
二、学说 1517
三、述评 1521
拾 陆门诸子 1522
一、杨简 1522
二、袁燮 1524
三、舒璘 1525
壹壹 湘学 1526
一、胡安国 1526
二、张栻 1528
壹贰 浙学 1530
一、吕祖谦 1530
二、袁溉 1533
三、郑伯熊 1533
四、薛季宣 1534
五、陈傅良 1535
六、叶适 1536
七、陈亮 1539
八、唐仲友 1540
第三节 元代之理学 1542
壹 赵复 1542
贰 许衡 1543
一、传略 1543
二、学说 1544
三、述评 1545
叁 刘因 1545
肆 吴澄 1546
伍 郑玉 1549
陆 赵偕 1552
第四节 明代之理学 1553
壹 吴与弼——门人:胡居仁、娄谅 1553
贰 陈献章——门人:湛若水 1557
叁 薛瑄——门人:吕楠 1564
肆 王守仁 1567
一、传略 1567
二、学说 1569
三、述评 1587
伍 王门诸子 1590
一、徐爱 1590
二、王艮 1592
三、王畿 1595
四、钱德洪 1597
五、邹守益 1598
六、薛侃 1599
七、聂豹 1600
八、罗洪先 1602
九、欧阳德 1603
十、刘文敏 1605
陆 罗钦顺 1606
一、传略 1606
二、学说 1607
柒 刘宗周 1610
一、传略 1610
三、述评 1610
二、学说 1612
三、述评 1615
壹 黄宗羲 1616
一、传略 1616
第五节 清代之理学 1616
二、学说 1617
三、述评 1620
贰 顾炎武 1621
叁 孙奇逢 1625
一、传略 1625
二、学说 1626
三、述评 1628
肆 李颙 1629
一、传略 1629
二、学说 1630
三、述评 1632
伍 陆世仪 1633
一、传略 1633
二、学说 1634
三、述评 1637
一、传略 1638
二、学说 1638
陆 汤斌 1638
柒 陆陇其 1640
一、传略 1640
三、述评 1640
二、学说 1641
捌 颜元 1644
一、传略 1644
三、述评 1644
二、学说 1645
三、述评 1649
一、传略 1650
二、学说 1650
玖 戴震 1650
三、述评 1657
第六节 理学书目提要 1658
第七节 理学家生卒年表 1671
第六章 哲学 1685
第一节 绪论 1685
第二节 蜕旧变新期之中国哲学 1690
壹 概说 1690
贰 龚自珍、魏源 1692
叁 康有为 1696
肆 谭嗣同 1702
伍 梁启超 1707
陆 章炳麟 1714
柒 总评 1720
第三节 全盘西化派之中国哲学 1722
壹 概说 1722
贰 严复、王国维 1725
叁 胡适 1734
肆 金岳霖 1750
伍 冯友兰 1754
第四节 回归传统时之中国哲学 1763
壹 概说 1763
贰 马浮 1766
叁 梁漱溟 1769
肆 熊十力 1791
伍 张君劢 1808
陆 陈大齐 1811
柒 陈立夫 1814
捌 钱穆 1816
玖 方东美 1820
拾 唐君毅 1822
壹壹 牟宗三 1827
壹贰 其他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