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法)麦格雷(Maigrer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1276381
  • 页数:2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梳理了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概况,综述了各大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得失。

绪论 研究客体的构成 3

第一章 传播研究的诸多难点 3

人所共知? 3

主流传媒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 4

批评走向极端 5

歌颂走向极端 6

理性/技术的冲突是传播的核心问题 8

“传播”和“传媒” 9

社会学话语 11

第二章 传播社会学错失发展转机 13

社会科学基本概念与传播 13

欧洲社会学奠基人与传媒 16

奠基理论后继无人与针对现代性的悲观论调 19

美国的实用主义 21

芝加哥学派 24

第一部分 让传播告别自然效果问题……或怎样摆脱效果问题? 29

第三章 直接效果论的陷阱 29

传媒效果恐惧症及其渊源 30

宣传的定义 31

刺激效果和“皮下注射”理论 35

广告是说服传播合理存在的证据吗? 36

小结 38

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理论 39

从大众文化到文化工业 39

战争因素的作用与文化精英主义 42

问题与方法 43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承 45

第五章 拉扎斯菲尔德的有限效果论 46

美国经验主义的起源 46

“人的发现” 48

二级传播理论 50

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 51

过于重视实证与轻意识形态分析 52

第六章 从数学模型到传播人类学研究 56

香农与数学信息论 56

维纳与控制论 57

传播、道德和万用物理学 59

错拿人类打比方 60

与功能主义相遇 62

帕洛·阿尔托学派和乐队模型 63

小结 65

第七章 麦克卢汉和技术决定论 67

“媒介即信息” 67

正反论据和案例 69

技术的尽头在哪里? 72

历史的诡计:麦克卢汉学说成了阐释学 73

第二部分 将传播纳入文化范畴 生产/接收的博弈 77

第八章 从符号学到实用主义 77

语言学的转折 77

结构语言学与传播普遍理论之梦 79

符号学与大众传播符号研究:巴特与艾柯 82

话语的社会铭写 84

转向实用主义 86

超越界线:社会 88

第九章 文化实践理论 90

消费:布尔迪厄的文化实践等级论 90

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问题 93

当代的文化变迁 96

“从排他到兼收并蓄” 99

从消费到接收 101

接收研究传统 102

米歇尔·德塞尔托和接收问题 103

小结 106

第十章 文化研究 109

穷人的文化:走向人种学 109

斯图沃特·霍尔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110

编码/解码模型 111

美国的影响 113

新的理论立场:猛烈抨击精英主义 114

多义和意义的普遍商谈 116

“符号民主”和“后现代主义”的难点 118

建构主义进一步发展:酷儿和后殖民拐点 120

第十一章 传播从业者的社会学分析 124

功能主义新闻社会学:“新闻制作”研究 125

回归批判:记者及其环境 127

多重目标的问题 132

小结:没有公众的风景? 136

第十二章 从生产逻辑到传播行业 137

埃德加·莫兰:标准化与创新的矛盾 137

政治经济学:从文化工业到创新产业 140

霍华德·贝克:生产即合作 142

挑战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身份 143

听命于受众? 145

小结 147

第三部分 传播多元化 民主、创新、反思 153

第十三章 公共舆论的政治理论 153

议程设置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154

传媒左右选举? 155

公共舆论确实存在吗? 158

作为互动的政治传播 160

走向公共空间 161

第十四章 公共空间理论 163

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 164

交往行为 166

当代公共领域 169

南茜·弗雷泽眼中的公共空间 170

“真人秀”:走向堕落,还是更加丰富? 172

公共经验的表现形式 175

深入研究多元化进程 177

第十五章 全新的传播社会学 180

传播社会学的三个阶段 180

后现代主义的死胡同 183

回归奠基人:转向反思 184

从社会学到文化研究……又回到社会学 188

新的传媒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知识的链条 191

接收 193

生产 195

内容 195

公共空间 196

作为社会运动的“文化产品” 197

第十六章 互联网与“信息新技术” 198

互联网:超级媒介的承诺与幻想 198

超越乌托邦:依靠单一手段的异质媒介 200

互联网的使用 202

屏幕竞争:电视的终结? 204

报业及音乐领域之变迁 205

个人主义和族群之问题 207

“电子民主” 209

政治重组的启示 210

结论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