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历史比较语言学 15
导读 17
经典选读 23
雅各布·格林与《日耳曼语语法》 23
施莱歇尔与《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 48
梅耶与《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62
斯瓦迪士与《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年代推算》 70
结构语言学(上) 75
导读 77
经典选读 90
索绪尔与《普通语言学教程》 90
特鲁别茨科伊与《音位学原理》 107
结构语言学(下) 127
导读 129
经典选读 156
博厄斯与《美洲印第安语手册》 156
萨丕尔与《语言论》 171
布龙菲尔德与《语言论》 183
哈里斯与《从语素到话语》 201
赵元任与《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229
陆志韦与《汉语的构词法》 246
朱德熙与《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 262
语言相对论 267
导读 269
经典选读 276
洪堡特与《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276
沃尔夫与《论语言、思维和现实》 286
生成语法 299
导读 301
经典选读 318
乔姆斯基与《句法结构》 318
杰肯道夫与《语杠理论》 326
乔姆斯基、哈勒与《英语语音模型》 335
功能与类型 351
导读 353
经典选读 367
菲尔墨与《“格”辨》 367
韩礼德与《功能语法导论》 384
克罗夫特与《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 396
认知语言学 409
导读 411
经典选读 422
莱考夫与《女人,火与危险事物》 422
格登伯格与《工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性的本质》 434
语言变异与语言演变 457
导读 459
经典选读 476
王士元与《竞争性演变是残留的原因》 476
马丁内与《功能、结构和语音演变》 491
魏茵莱希、拉波夫与《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 521
王力与《汉语史稿》 538
霍伯尔、特拉格特与《语法化学说》 548
语言接触 555
导读 557
经典选读 567
魏茵莱希与《接触中的语言》 567
托马斯与《语言接触简介》 579
后记 595
出版说明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