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数量与质量关系 483
第三章 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评价体系——以浙江省为例 493
第四章 社会科学研究主题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22
第五章 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困境 543
第六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问题、原因与建议 554
第七章 学术评奖困境——从奥斯卡等电影节获得的启示 565
第八章 拷问我国哲学社科评价体系的正当性 583
第九章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之弊端与改进方略 593
第十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国际经验 609
第七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625
第一章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625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 630
第三章 “形势与政策”课中任务驱动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638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网络群体特性及其引导 645
第五章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 653
第六章 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659
第七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体现 666
第八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673
第九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导性问题的设置 679
第十章 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理念与方法 687
第八篇 高校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693
第一章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干部考核机制 693
第二章 巧用心理策略走进学生的心灵花园 699
第三章 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704
第四章 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构建的关系 711
第五章 节约型校园建设与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关系 717
第六章 高校党务二级管理 724
第七章 新时期党管人才的重点、途径和方法 729
第九篇 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实践探索 745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745
第二章 学生社团组织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754
第三章 利用“易班”建构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 760
第四章 在城乡结对中高校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问题探索 767
第五章 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 773
第六章 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778
第七章 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探索及其实现 790
第八章 高校“90后”学生党建工作网络模式 795
第十篇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探索 807
第一章 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创新与操作系统 807
第二章 健全高校奖学金机制的措施 813
第三章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本科生行为特点 818
及行为规范 818
第四章 国外学生资助制度及其对我国资助工作的启示 822
第五章 远郊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困境和对策——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830
第六章 网络使用行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以上海海洋大学235名大学生为例 837
第七章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易班建设模式 849
第八章 新时期研究生班级科学化管理 855
第九章 易班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及育人效能发挥 860
第十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对策 866
第十一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探索——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871
附录 相关法规政策 879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 87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施办法 887
关于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893
关于申报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的通知 902
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信息报送情况的通报 91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 92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 92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试行) 92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929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934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937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 94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94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951
“十二五”时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 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