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学 下:配电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配电系统的认识 1

第二节 传配方式 4

第三节 配电电压 6

第四节 配电系统之要素 11

第五节 配电的安全与防护 14

第六节 配电的经济性 15

第二章 线路设计准则 17

第一节 配电系统与负载密度之经济性 17

第二节 配电计划之要素 18

第三节 配电电压 19

第四节 导线线径之因素 21

第五节 导线的经济线径 24

第六节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与间隔 29

第七节 馈线的容量 33

第八节 配电线路的装设 40

第九节 线路保护的原则 45

第三章 负载及其特性 50

第一节 负载之种类 50

第二节 负载特性及曲线 52

第三节 电功率之种类 54

第四节 全日效率 58

第五节 需量、负载、参差及重合因数 59

第六节 负载之预测 64

第七节 损失因数 67

第四章 配电方式 73

第一节 串联与并联式配电 73

第二节 单相配电 74

第三节 三相交流配电 77

第四节 高压系统配电 81

第五节 配电变电所 84

第六节 低压系统配电 92

第五章 配线设计 105

第一节 系统高压配线 105

第二节 一次辐射配线 109

第三节 一次环路配线 111

第四节 一次网路配线 114

第五节 二次辐射配线 116

第六节 二次并联配线 117

第七节 二次网路配线 122

第八节 馈电点之选定 126

第九节 城镇地区之低压配电 128

第十节 乡村地区之低压配电 130

第十一节 路灯线路 132

第一节 受电之策划 139

第六章 受电方式 139

第二节 配线之型式 140

第三节 自备变电所 152

第四节 低压断路方式 160

第五节 低压气断路器的电流设定值 164

第七章 接地方式 180

第一节 概论 180

第二节 系统之接地 181

第三节 中性点对地之残余电压 185

第四节 系统接地之特性 189

第五节 选择系统接地之方式 202

第六节 接地电流之计算 203

第七节 设备之接地 206

第九节 雷电之接地 207

第八节 静电之接地 207

第八章 电压变动与电压降 209

第一节 概论 209

第二节 电压变动对用电设备之影响 211

第三节 电压降之计算 218

第四节 电压降下率及调整率 248

第五节 电压变动之改善 249

第九章 功率因数 258

第一节 概论 258

第二节 功率因数改善的效益 262

第三节 串联电容器的电压补偿度 276

第四节 串联电容器的额量 280

第五节 串联电容器的应用 285

第六节 并联电容器改善电压的效果 289

第七节 改善功率因数的设备 291

第八节 并联电容器之容量 293

第九节 电容器的控制装置 295

第十章 无效电力 300

第一节 概论 300

第二节 同步电容器 302

第三节 串联电容器 303

第四节 并联电容器 306

第五节 静电电容器之特徵 320

第六节 同步电容器与并联电容器之功效 322

第七节 静止无效电力补偿器 323

第十一章 配电设备之保护 326

第一节 短路电流之近似值 326

第二节 二次母线之故障电流 333

第三节 配电线路之故障电流 364

第四节 设备的保护 369

第五节 馈线保护电驿之标置 373

第六节 配电保护之设计范例 374

第十二章 限流装置之效应 381

第一节 概论 381

第二节 限流电抗器 382

第三节 限流熔断器 391

第四节 低压与限流装置 393

第十三章 架空线路之机械设计原理 403

第一节 支架 403

第二节 终杆拉线及角度拉线之受力 412

第三节 弛度与拉力的关系 416

第四节 弛度与线间距离 425

第五节 弛度及拉力的温度影响 429

第六节 导线配置与线间之距离 431

第七节 线路的荷重 432

第八节 导线之振荡 434

第九节 线路之装设 435

第十四章 地下电缆 439

第一节 地下输配电线路 439

第二节 电缆的构造 441

第三节 电力电缆之种类及特徵 441

第四节 电缆的性质 446

第五节 电缆之额定值 451

第六节 电缆之装设与防护 455

第七节 电缆之施工 456

第八节 充油电缆之油压作用 458

第九节 电缆接头之处理 461

第十节 汇流排槽 463

第十一节 电缆之故障及故障检查之方法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