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教学参考资料》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辑
  • 出 版 社: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先秦哲学 1

(甲)先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特征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1

二、古代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2

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 5

(乙)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7

一、孔子——儒家的创始者 7

二、唯心主义的天命观 8

三、“仁”和“礼”的关系 9

四、知识论和教育思想 12

(丙)墨子和后期墨家 16

一、墨子的生平和阶级立场 16

二、“天志”与“非命” 16

三、“兼爱”与“非儒” 18

四、“尚贤”“尚同”的理想政治 20

五、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1

六、后期墨家的朴素唯物主义和逻辑思想 22

(丁)老子的自然天道观 27

一、老子——道家的创始者 27

二、老子的“道”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28

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0

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32

五、“无为”政治与“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33

(戊)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35

一、庄子——从消极方面对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35

二、把老子的“道”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 35

三、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转化为相对主义 37

四、不可知主义和反理性主义 38

五、消极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40

(己)孟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42

一、孟子——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42

二、性善说——孟子思想的出发点 43

三、“性”与“天道”的天人合一论 44

四、“仁政”学说 46

(庚)惠施和公孙龙的名辩思想 49

一、名辩风气和名家的产生 49

二、惠施的“历物”和“合同异”说 51

三、公孙龙的“指物”、“离坚白”和“白马非马”说 53

(辛)《易传》中的哲学思想 59

一、《易传》的组成、作者和时代 59

二、在卜筮迷信外衣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因素 59

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61

四、社会历史观 62

(壬)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63

一、荀子——讲学稷下与终老兰陵的进步思想家 63

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65

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68

四、性恶说与礼法兼治思想 69

五、荀子对先秦诸子的批判 71

(癸)韩非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75

一、韩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75

二、韩非的“道”和“理” 76

三、朴素唯物主义的“功用”与“参验”说 77

四、利己主义的伦理观和法治思想 79

五、韩非对儒墨的批判和对前期法家思想的总结 80

第二部分 汉唐哲学 87

(甲)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斗争 87

(乙)董仲舒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 87

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87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93

三、以名正实的神学认识论 94

四、“性三品”的地主阶级人性论 96

五、“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说教 98

六、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政治思想 99

七、循环论的历史观 101

(丙)汉代的讦纬神学 105

一、讦纬迷信的流行及其社会根源 105

二、纬书中的迷信色彩 106

三、《白虎通》中的神学思想 109

1、《白虎通》采用遮盖的手法,宣扬世界神创说 109

2、把自然现象伦理化 110

3、“三纲五常”说 111

(丁)桓谭对神秘主义思潮的批判及其唯物主义形神论 113

一、对神秘主义思潮的批判 113

二、唯物主义的形神论 117

(戊)王充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20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 120

二、注重效验的唯物认识论 128

三、坚持发展、进化的历史观 133

四、有善有恶的人性论 136

五、宿命论思想 138

(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斗争 147

(庚)何晏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147

(辛)王弼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147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贵无论” 147

二、“言不尽意”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153

(壬)杨泉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56

(癸)裴頠《崇有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59

(子)欧阳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63

(丑)郭象唯心主义的神秘哲学思想 166

一、唯心主义的神秘世界观 166

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取消主义的认识论 169

三、“玄冥”、“独化”学说的社会政治意义 172

(寅)范缜的《神灭论》与反佛斗争 175

一、“神灭”与“神不灭”斗争是南北朝时期哲学斗争的焦点 175

二、战斗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 176

卯)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斗争 182

(辰)韩愈的唯心主义“道统说”与反佛斗争 182

一、唯心主义天命论 182

二、“性情三品”说 183

三、“圣人”史观 185

四、反佛言论和“道统”说 185

(已)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89

一、“元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189

二、对天命、鬼神的批判 192

三、重“势”的历史进化论 194

四、对佛教的态度 195

(午)隋唐佛学全盛时期的概貌 199

(未)天台宗的“止观”和“三谛圆融”说 199

一、统一南北学风的“止观”论 199

二、真理观——“一心三观”和“三谛圆融” 200

三、“一念三千”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202

(申)华严宗的理事说和—真法界观 203

一、理事说和一真法界观 203

二、“一多相即”“大小相容”——相对主义的恶性膨胀 205

(酉)法相宗的“万法唯识”说 207

一、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八识说 207

二、“三性”与“三无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论点 210

(戌)禅宗“见性成佛”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213

一、“自性能生万法”的主观唯心主义 213

二、神秘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214

三、简便快速的“成佛”法 215

四、“诃佛骂祖”的本质 216

第三部分 宋明清哲学 219

(甲)两宋时期政治、经济与思想斗争概况 219

(乙)王安石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19

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19

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22

三、认识论和人性论 225

(丙)张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28

一、“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28

二、朴素的辩认法思想 230

三、认识论上的二元论倾向 233

四、神秘主义的人性论 234

(丁)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思想 236

一、唯心主义的“天理”观 236

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238

三、冒充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思想 240

(戊)朱嘉的反动理学 243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理气观 243

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格物致知”说 248

三、貌似辩证法的形而上学 249

四、“存天理,灭人欲”的反动人性论 251

(己)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253

一、“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253

二、蒙昧主义的认识论 256

三、“立本心”的封建主义伦理观 257

四、后人对朱陆异同的评论 529

(庚)叶适的唯物主义思想 260

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60

二、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261

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63

(辛)陈亮的唯物主义思想 266

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66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67

(壬)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哲学思想 273

(癸)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273

一、一身而二任——刽子手与牧师 273

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274

三、“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276

四、“去人欲,存天理”的人性论和伦理观 279

(子)王廷相的哲学思想 281

一、“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的元气一元论 281

二、“行”出“真知”的认识论 283

三、“情缘乎生”的人性论 285

(丑)黄宗羲的哲学及及政治思想 287

一、哲学观点 287

二、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 288

三、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思想 289

(寅)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92

一、气一元论的宇宙观 292

二、“天地之化日新”的辩证法思想 295

三、“知”“以行为功”的认识论 298

四、社会政治思想 301

(卯)颜元的哲学思想 305

一、唯物主义的理气观 305

二、“非气质无以为性”的人性论 306

三、注重实际的认识论 307

四、政治经济思想 309

(辰)戴震的哲学思想 311

一、“气化即道”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311

二、“有血气”、“然后有心知”的认识论 313

三、“理者存乎欲”的性理论 314

第四部分 近代哲学 319

(甲)封建社会危机与地主阶级改革思想的产生 319

(乙)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二元论哲学) 319

一、社会批判和更法变易的思想 319

二、二元论世界观 324

三、论“才”和“知” 327

(丙)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及之而后知”的认识论 329

一、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329

二、“气化不息”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进步的历史观 331

三、“及之而后知”的认识论 333

(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洪秀全、洪仁玕的哲学思想 339

一、“拜上帝会”与洪秀全的世界观 339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洪秀全的社会政治思想 342

三、洪仁玕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344

(戊)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的哲学思想 347

(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领导者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349

一、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349

二、“以元为本”的自然观 351

三、历史进化论 354

四、认识论和人性论 356

五、“大同”思想 359

(庚)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激进派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363

一、以“以太”“仁”为核心的宇宙观 363

二、“行不能及知”的认识论 367

三、“日新变化”的发展观 369

四、对封建名数“冲决网罗”的批判精神 373

(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哲学思想 378

一、严复对封建“中学”“旧学”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西学”“新学”的传播 378

二、自然观——机械唯物论 380

三、社会历史观——庸俗进化论 382

四、认识论和方法论 385

(壬)资产阶级革命派章太炎、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391

(癸)革命民主派宣传家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391

一、章太炎早期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 391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生物进化论观点 393

三、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倒退 395

(子)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401

一、进化论的自然观 401

二、“知难行易”的知行观 404

三、“民生”史观 407

四、社会政治思想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