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
傲大贱小则国危 2
B 4
薄于身而厚于民 4
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 6
愎谏傲贤者之言,不能威诸侯 8
不劫人以兵甲,不威人以众强 10
不权居以为行,不称位以为忠 12
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 14
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 16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 18
C 20
臣有德,益禄;无德,退禄 20
朝居严则下无言 22
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 24
从高历时而不反谓之流,从下而不反谓之连 26
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 28
D 30
德薄而禄厚,智惛而家富,是彰污而逆教也 30
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 32
德厚而受禄,德薄则辞禄 34
德行教诲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 36
地不同生,人不同能 38
F 40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40
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 42
G 44
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46
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 48
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 50
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 52
棺椁衣衾,不以害生养 54
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56
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 58
国有道,即顺命 60
国有三不祥 62
H 64
合升斗之微,以满仓禀 64
J 66
见善必通,不私其利J 66
见贤不留,使能不怠 68
见贤而进之,不同君所欲 70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 72
尽智导民而不伐焉 74
进不失廉,退不失行 76
俭于藉敛,节于货财 78
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80
近臣默,远臣暗,众口铄金 82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84
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 86
举之以语,考之以事 88
君国者不乐民之哀 90
君屈民财者不得其利 92
君人者与其请于人,不如请于己也 94
君正臣从谓之顺 96
君子不怀暴君之禄 98
君子独立不惭于影 100
君子居必择居,游必就士 102
君子无礼,是庶人也 104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 106
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 108
L 110
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10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112
廉者,政之本也 114
M 116
明君居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 116
明君居上,无忠而不信,无信而不忠者 118
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 120
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 122
N 124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124
Q 126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 126
其政任贤,其行爱民 128
轻死以行礼谓之勇 130
R 132
任大臣无多责焉,使迩臣无求嬖焉 132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 134
S 136
上离德行,民轻赏罚 136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 138
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 140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42
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 144
疏者有罪,戚者治之 146
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 148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也 150
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 152
T 154
太山之高,非一石也天地四时,和而不失 156
通人不华,穷民不怨 158
通则视其所举 160
W 162
为臣比周以求进,逾职业防下隐利而求多 162
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 164
为君厚藉敛而托之为民 166
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 168
X 170
下无直辞,上有隐恶 170
先民而后身 172
刑罚中于法,废罪顺于民 174
省行者不引其过 176
Y 178
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 178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180
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 182
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 184
Z 186
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 186
政尚相利,故下不以相害为行 188
忠不避死,谏不违罪 190
忠臣不信,一患也 192
诛暴不避强,替罪不避众 194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196
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198
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