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明论概略 上、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奇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100090582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以新商业文明为内核的中国模式,可以成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中中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不同于西方模式的普世选择。但是,把问题理解为中美的不同、甚至东西方的不同,都显得狭隘。旧商业文明与新商业文明的不同,不是中美的不同,也不是东西方的不同,而是中中与落后的不同。如果美国选择了新商业文明,同样可以继续引领进步;但现在的主动权在中国,中国具有引领新商业文明的千载难逢机遇。中国与美国,谁会像上一代商业文明的发动机英国那样,成为一个开启新时代,对世界做出较大贡献的国家,就看对下一代文明如何理解与把握。

第三部分 社会生活的权利话语 1

第九章 新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 5

9.1 自然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和谐 6

9.1.1 自然权利先于政治权利 6

9.1.2 新自然权利:跨文明比较 7

9.2 政治权利 11

9.2.1 政治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区别 11

9.2.2 网民的政治权利 14

9.3.3 政治权利的局限 15

9.3 更高的自然权利 18

9.3.1 更高的自然权利与私权 18

9.3.2 梭的“漏洞” 19

9.3.3 个性契约论 20

9.3.4 更高自然权利的原则 21

9.4 网民权利论 24

9.4.1 网民的特性 24

9.4.1.1 网民不是什么 24

9.4.1.2 网民是什么 30

9.4.2 网民自然权利的现象 32

9.4.3 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 36

第十章 我思的扬弃:从人民到人人 41

10.1 现代性行政的逻辑:为人民服务 43

10.1.1 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工业化实质 43

10.1.2 行政官僚制的工 业化实质 45

10.1.2.1 韦伯官僚制的理念:合理性与合法性 45

10.1.2.2 行政之恶 46

10.1.3 公共行政中的公共选择主张 48

10.1.3.1 公共选择的主张:小政府 48

10.1.3.2 技术驱动效率的策略 50

10.1.3.3 公共选择的定位:经济人的官僚制 51

10.1.4 新公共管理:扬弃官僚制 53

10.1.4.1 区分文明代差的公共行政标准 53

10.1.4.2 新公共管理:针对行政的变革 54

10.1.4.3 企业化体制的含义:与新公共选择的区别 56

10.1.4.4 政府再造与流程重组 58

10.1.5 新公共行政:扬弃政治与行政二分 59

10.1.5.1 新文明特点在新公共行政中的体现 60

10.1.5.2 将顾客升级为公民:公平与公正的回归 61

10.1.5.3 对电子政务转型的要求 61

10.2 归于日常生活的政治:行政复归政治 63

10.2.1 作为政治理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 63

10.2.2 作为行政理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 66

10.2.3 后现代公共行政与电子政务 71

10.3 扬弃我思与幸福导向:为人人服务 77

10.3.1 理念缺位的现代化 77

10.3.2 工业化实现不了为人人服务 80

10.3.3 信息化实现为人人服务 81

第十一章 回到未来:意义结构中的话语正当性 85

11.1 语言与制度的意义结构 87

11.1.1 霍布斯:语言、我思与国家 87

11.1.2 福柯的相反理解:话语与权力 88

11.1.3 自我的重新界定 89

11.1.4 对自我进行认同的元规则 91

11.2 公共行政的语言:元规则 94

11.2.1 话语主体的元规则:对我思的置换 95

11.2.2 制度设计的动力学:效率的解构 97

11.2.3 作为组织的话语:形式的不定型化 100

11.2.4 行政的终结:“反行政” 102

11.3 作为意义结构的制度 106

11.3.1 作为意义的正义 106

11.3.1.1 从科耶夫到罗尔斯 106

11.3.1.2 认同的双层结构 110

11.3.1.3 意义的制度化 114

11.3.2 话语正当性:构成、言说与语境 117

11.3.2.1 公共行政的话语正当性 118

11.3.2.2 “一事一议”与话语正当性的制度化 120

11.3.2.3 网民的话语正当性实践 122

11.3.2.3.1 正当性话语的更高权利价值 123

11.3.2.3.2 正当性对自由个性的意义 126

第四部分 回到精神现象本身 129

12.0 精神文明的本体存在方式 133

第十二章 新的选择:网民的文化自然权利 137

12.1 文化的自然权利 138

12.1.1 问题的背景 141

12.1.2 作为存在方式的崇高 143

12.1.3 崇高的异化 144

12.2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147

12.2.1 崇高视域 147

12.2.2 何谓崇高:作为美的异化的崇高 149

12.2.3 意识形态的“崇高” 152

12.3 新文明中的文化自然权利 156

12.3.1 意识形态认同不是自然权利 156

12.3.2 意识形态透支:犬儒主义的出现 157

12.3.3 快感:文化与政治 159

12.3.4 意义认同的东方价值 162

12.3.5 网络文化与文化自然权利 166

第十三章 我思的扬弃:从现代性到“艺术的终结” 169

13.1 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170

13.1.1 艺术与审美活动中的自我 170

13.1.2 自我之镜的观照方式 172

13.1.3 生活世界的中介化 173

13.1.4 审美现代性:美学中的最优化理论 174

13.1.5 艺术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分别 176

13.1.5.1 艺术与现代性的关系 178

13.1.5.2 艺术中介的理性化 180

13.1.5.3 艺术主体的理性化 181

13.2 艺术中的自我:从现代到后现代 185

13.2.1 艺术中的进步话语 185

13.2.1.1 艺术的黄金时代 185

13.2.1.1.1 作为前现代反抗者的乐观现代性意识 185

13.2.1.1.2 最为光彩焕发时刻的艺术 188

13.2.1.1.3 发达社会转型中的文明意识 189

13.2.1.1.4 中心与外围反差中的现代性意识 191

13.2.1.2 唯美的形式主义 193

13.2.2 艺术对现代性的批判 198

13.2.2.1 以艺术形式反对启蒙理性 198

13.2.2.1.1 瓶子与酒的错位 198

13.2.2.1.2 唯美主义在形式与审美态度上的矛盾 201

13.2.2.2 文学中对进步话语的批判意识 203

13.2.2.3 “晚期风格”与理性的低潮 206

13.2.2.4 把解构形式作为艺术 207

13.2.3 有形式与无形式的后现代 209

13.2.4 艺术的终结:自我与存在方式的统一 211

13.2.5 东方审美趣味 214

13.3 美是直接的 218

13.3.1 “回到边沁” 218

13.3.2 从迂回之美到直接之美 222

13.3.2.1 迂回之美 223

13.3.2.2 直接之美 225

13.3.2.3 互联网时代的美 228

13.3.3 过渡策略:中心与外围共存 228

13.3.3.1 繁荣网络文化 230

13.3.3.2 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低俗” 232

第十四章 回到未来:网络文化的话语标准 237

14.1 重建认同的意义结构 238

14.2 以体验方式认同 245

14.2.1 体验中“回忆”的特指 246

14.2.2 以接受者为中心的体验 248

14.2.2.1 以“快乐”为纲的体验哲学 249

14.2.2.2 体验的三种实现方式 250

14.2.3 日常化的高峰体验:狂欢 253

14.3 文化认同的尺度 257

14.3.1 研究对象 257

14.3.2 网络文化的客体规则 259

14.3.2.1 服从与自我:话语的支配权与使用权 260

14.3.2.2 话语权的开放与分享 262

14.3.2.3 认同的权力分析:体验、服务、创造 263

14.3.3 网络文化的主体规则 268

14.3.3.1 对等式责任的建立 268

14.3.3.2 责任话语的权力分析:基于体验的自适 269

14.3.4 认同方式:从中介到复归 270

14.3.4.1 体验转向的形式特征:图像转向 270

14.3.4.2 体验认同:焦虑与回家的心理意义 272

结语 新普世价值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