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壹、道德哲学之通观 1
贰、儒家人道精神之特色与源流 17
叁、孟荀道德意识之渊源与同异 31
一、孟子道德学说与诗书之传统 32
二、孟子道德学说与学庸之传统 51
三、荀子道德学说与礼乐之传统 61
四、孟荀二子所宗孔儒思想之同异 69
本论 73
第一篇 孟子道德哲学研究 73
概说 73
一、孟子之身世际遇与性格 73
二、孟子之学统与传道 75
三、孟子法先王思想 77
第一章 孟子道德哲学之良知基础 80
第一节 孟子何以为道德理想价值之建立者 80
第二节 孟子何以为天赋良心论者 82
第三节 孟子心观之根源及其大体小体之知 82
第四节 孟子言气与志及心观之关系 87
第五节 孟子之四端说与仁观 91
第六节 孟子言尽心知性与知天 99
第二章 孟子之天道性命观 105
第一节 孟子以诚为主体之天道观 105
第二节 孟子言知命立命正命与事天 109
第三节 孟子对命运所持之看法 116
第三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人性之论辩 123
第一节 孟子以前对生与性之看法 123
第二节 性命相与及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 128
第三节 孟子对性之界说暨与心之关系 132
第四节 孟子即心言性以心善言性善 134
第五节 孟子与公都子告子之辩 139
第六节 论恶之存在与来源问题 152
第四章 孟子之道德境界观与人格修养论 161
第一节 论宇宙之全德与圣境 161
第二节 集义尚志与善养浩然之气 165
第三节 论反身而诚与仁德之本 169
第四节 存夜气与求放心 172
第五节 天爵与人爵之差别观 176
第六节 论君子之德 179
第七节 大人与大丈夫 183
第八节 人生价值之选择与权宜之道 185
第五章 孟子从道德观所展现之政治社会历史观 190
第一节 论道德勇气与历史抱负 191
第二节 论家族伦理与孝道 194
第三节 政治与道德 196
第四节 社会与道德 202
第五节 经济与道德 204
第二篇 荀子道德哲学研究 207
概说 207
一、荀子之身世际遇与性格 207
二、荀子之学统与传道 209
三、荀子法后王思想 213
第六章 荀子道德哲学之经验基础 216
第一节 荀子之经验论与心观之探讨 216
第二节 荀子论名实与推理及其思想方法 218
第七章 荀子之天道性命观 222
第一节 荀子之自然天道观与天人之辨 222
第二节 荀子知命思想之探讨 229
第八章 荀子人性论之探讨 237
第一节 荀子对性之界说 237
第二节 荀子言性与性恶论之所本 242
第三节 心知之功能与化性起伪 248
第九章 荀子之道德伦理观与圣境 263
第一节 荀子论仁义之统与礼义之中 263
第二节 孝悌观念与人伦之道 267
第三节 论儒之精神与等次 270
第四节 论士之不同类别与功用 274
第五节 荀子积善全尽之圣境界 275
第十章 荀子论礼乐教化与人格修养 281
第一节 治气养心与节欲 281
第二节 乐与教化 289
第三节 进德知愚与荣辱之大分 291
第四节 君子与小人之辨 296
第五节 儒者之气节 299
第六节 论勇德与法水之为性 299
第十一章 荀子之政治社会道德观 306
第一节 荀子之正名与礼治之关系 306
第二节 王霸之辨与道术 308
第三节 统驭道德与任人之道 311
第四节 政治道德与圣王思想 315
第三篇 孟荀道德哲学之比较研究 319
第十二章 孟荀心观之比较与批判 319
第一节 孟荀认识方法之比较 319
第二节 孟荀心观之比较与批判 322
第十三章 孟荀天道性命思想之比较与批判 327
第一节 孟荀天道思想之比较与批判 327
第二节 孟荀性命思想之比较与批判 333
第十四章 孟荀人性论之比较与批判 340
第一节 孟荀人性论基本观点之比较 340
第二节 孟荀人性论中心问题与批判 342
第十五章 孟荀道德精神与修养论之比较 358
第一节 孟荀道德精神之形上探讨与比较 358
第二节 孟荀道德修养论之比较 370
第三节 孟荀圣境与理想人格之比较 372
第十六章 孟荀政治社会道德观之比较 375
第一节 孟荀政治道德观之比较 375
第二节 孟荀社会道德观之比较 377
结论 379
一、孟荀道德哲学平议 379
二、孟荀道德哲学之流传开展及对后世之影响 385
三、孟荀道德哲学在当代之价值 386
参考书目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