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法理学 3
第一讲 法的概念与特征 3
一、法的概念的争议 4
二、马克思主义论法的本质 6
三、“国法”及其外延(即法的表现形式) 7
四、法的特征 7
第二讲 法的作用和价值 11
一、法的规范作用——针对人的行为 12
二、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3
三、法的价值 15
第三讲 法的要素 20
一、法律规则 21
二、法律原则 26
三、权利与义务 29
第四讲 法的渊源 32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和分类 33
二、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34
三、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 36
四、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39
第五讲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42
一、法律部门 42
二、法律体系 43
三、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44
第六讲 法的效力 46
一、法的效力的含义 46
二、法的效力的根据 47
三、法对人的效力 47
四、法的空间效力 48
五、法的时间效力 48
第七讲 法律关系 51
一、法律关系的特征 52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53
三、法律关系主体 55
四、法律关系的内容 56
五、法律关系客体 57
六、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58
第八讲 法律责任 62
一、法律责任含义 62
二、法律责任、法律后果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63
三、法律责任的竞合 63
四、法律责任的承担原则 64
五、法律责任的免除 65
第九讲 法的制定 68
一、立法的含义 68
二、立法原则 68
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70
第十讲 法的实施 73
一、法的实施的概念 74
二、执法 74
三、司法 75
四、守法 76
五、法律监督 76
第十一讲 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78
一、法律适用的目标 78
二、法律适用的步骤 79
三、法律证成 80
第十二讲 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 82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点 83
二、法律推理的种类 83
三、法律解释 85
第十三讲 法的产生与发展 92
一、法的产生 93
二、法的发展的类型 94
三、法律发展的方式 95
第十四讲 中国法的传统与法的现代化 98
一、中国的法传统和法文化 98
二、法律意识 99
三、法的现代化 100
第十五讲 法与社会 102
一、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103
二、法与经济 104
三、法与政治 106
四、法与道德 107
五、法与人权 110
第二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15
第一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115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和本质属性 115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117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119
第二讲 依法治国 121
一、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 121
二、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122
第三讲 执法为民 125
一、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 125
二、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126
第四讲 公平正义 128
一、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 128
二、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129
第五讲 服务大局 132
一、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 132
二、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133
第六讲 党的领导 136
一、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136
二、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要求 137
第三编 宪法 141
第一讲 宪法的特征与分类 141
一、宪法的特征 141
二、宪法的分类 143
第二讲 宪法的历史 145
一、世界史上重要的宪法 145
二、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46
第三讲 宪法的基本原则 150
第四讲 宪法渊源和宪法效力 153
一、宪法渊源 154
二、宪法效力 155
第五讲 国家基本制度 158
一、我国的政党制度和爱国统一战线 159
二、经济制度 160
三、行政区划 161
第六讲 人大代表的选举、离职及职权 164
一、选举的基本原则 167
二、选举程序 168
三、人大代表的罢免和辞职 172
四、代表资格的暂停与终止 174
五、人大代表的权利 175
第七讲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77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和组成 179
二、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下设组织 179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 182
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制度 184
第八讲 国务院 187
一、组成及任期 187
二、国务院的职权 188
第九讲 国家主席 190
一、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任职资格 190
二、国家主席的职权 190
三、国家主席、副主席的缺位 191
第十讲 地方国家机关 192
一、地方人大和常委会 192
二、地方政府 195
第十一讲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97
一、基本权利的分类 198
二、基本权利的内容 198
第十二讲 特别行政区制度 203
一、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权限 204
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205
三、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206
第十三讲 民族区域自治 209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210
二、民族自治机关 210
三、民族自治权 210
第十四讲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213
一、村民委员会 214
二、村民会议 215
三、村民代表会议 216
第十五讲 法律监督制度 218
一、立法监督 219
二、听取审议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221
三、审查决算及经济类报告 221
四、司法解释的监督 222
第四编 法制史 227
第一讲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227
一、西周的法治思想与法律 227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 231
三、秦代时期的法律 233
四、汉代法制 235
五、魏晋南北朝法制 238
第二讲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法制 242
一、《永徽律疏》与中华法系 242
二、宋代的法律 248
三、明朝的法律 252
四、清朝时期的法律 254
第三讲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制 257
一、清末“预备立宪” 257
二、清末主要修律内容 259
三、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 261
四、民国时期的宪法 263
第四讲 罗马法 264
第五讲 英美法系 270
一、英国法的形成与发展 270
二、美国法 272
第六讲 大陆法系 274
一、法国法 274
二、德国法律 277
三、日本法 280
第五编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283
第一讲 司法制度概述 283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283
二、司法的功能 284
三、司法制度 286
四、司法公正 286
五、司法效率 287
六、司法独立 289
七、司法改革 289
第二讲 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292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292
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293
第三讲 审判制度 295
一、审判制度概述 295
二、审判组织 296
第四讲 法官职业道德 298
一、法官概述 298
二、法官职业道德 300
第五讲 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 307
一、检察制度概述 307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 309
第六讲 律师制度 311
一、律师制度概述 311
二、律师 311
第七讲 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316
一、律师事务所概述 316
二、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和制度 316
三、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317
第八讲 法律援助制度 322
一、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322
二、法律援助的对象 323
三、法律援助义务的免除 324
第九讲 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 325
一、公证制度概述 325
二、公证员 325
三、公证的业务范围 326
四、不予办理公证和终止公证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