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形态学 3
第一节 芽生菌之形态及特征 3
第二节 丝状菌之形态及特征 3
第三节 分岐菌之形态及特征 5
第四节 细菌之形态及特征 5
第五节 螺旋虫之形态及特征 7
第六节 原虫之形态及特征 8
第七节 滤过性小体 10
第三章 形态观察法 12
第一节 显微镜 12
第二节 生活体观察法 18
第三节 染色标本观察法 22
第一目 单染色法 24
第二目 特别染色法 27
第三目 生体染色法 36
第四目 血液标本染色法 36
第五目 墨汁法 38
第四节 大小测定法 39
第五节 菌数计算法 41
第六节 微生物对于溶媒之性质 41
第七节 微生物之物理化学性质 42
第四章 微生物之生物学及其观察法 44
第一节 运动 44
第二节 繁殖 46
第三节 繁殖之条件 48
第一目 温度 49
第二目 湿度 51
第三目 化学物质 52
第四目 空气 53
第五目 养料 54
第六目 光线及电 55
第四节 培养基及培养法 56
第一目 用具及其消毒法 57
第二目 培养基反应矫正法 60
第三目 培养基消毒法 69
第四目 液性培养基 70
第五目 固形培养基 73
第六目 好气菌分离法 77
第七目 嫌气菌分离法 81
第八目 特别分离法 84
第五节 微生物之化学作用 85
第一目 腐败与物质循环 85
第二目 发酵及作气现象 86
第三目 酸化及还元作用 87
第四目 酶 88
第五目 色素 88
第六目 发光作用 89
第七目 毒素 89
第六节 台来氏噬菌现象 90
第五章 传染 93
第一节 微生物之菌力 93
第二节 动物之素质 95
第三节 传染之方法 97
第四节 传染之经过 98
第五节 病原体之?布 100
第六节 局部及全身症状 101
第七节 传染之预防 102
第八节 动物试验 103
第六章 免疫 105
第一节 分类 105
第二节 自然免疫之学说 109
第三节 人工免疫法 111
第一目 自动免疫法 111
第二目 受动免疫法 113
第三目 混合法 114
第四目 局所免疫法 115
第四节 毒素及抗毒素 115
第五节 溶菌素 溶血素 溶细胞素 119
第六节 凝集素 123
附 人类之血液型 133
第七节 沉降素 135
第八节 补体结合现象 137
第九节 补体转向作用 139
第十节 调理素及嗜菌素 140
第十一节 过敏症 142
第十二节 血清病 145
第十三节 欧氏侧锁说 147
第七章 消毒法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