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的发展与组织 1
壹、教学目标 1
贰、课文补注 1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1
欧洲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经过 2
名词诠释 3
叁、作业提示 4
第二章 工业的类别、区位和分布 5
壹、教学目标 5
贰、课文补注 5
工业化的途径 5
工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
核能发电的利弊 6
叁、作业提示 7
第三章 运输 8
壹、教学目标 8
贰、课文补注 8
影响一般运输的人文因素 8
整体运输的线性规画 9
叁、作业提示 12
第四章 资讯的传播 13
壹、教学目标 13
贰、课文补注 13
资讯时代的工商业型态 13
资讯科技和资讯工业的重要性 13
资讯社会的机关、学校和家庭 14
台湾地区电信局国内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 15
叁、作业提示 15
第五章 贸易 16
壹、教学目标 16
贰、课文补注 16
著名世界的台湾地区贸易 16
国际贸易促成分工合作 16
贸易顺差和逆差的利害分析 18
叁、作业提示 19
第六章 游憩与观光 20
壹、教学目标 20
贰、课文补注 20
国民对游憩功能应有的认知 20
游憩品质的提升 21
叁、作业提示 22
第七章 乡村(上) 24
壹、教学目标 24
贰、课文补注 24
区位的意义 24
位置与地点 25
叁、作业提示 26
第八章 乡村(下) 27
壹、教学目标 27
贰、课文补注 27
乡村实察 27
叁、作业提示 29
第九章 城市的起源和演进 30
壹、教学目标 30
贰、课文补注 30
西亚最初城市的形成 30
城市文明起源的两派学说 31
欧洲古代城市的演进 31
我国古代城市的繁华景象 32
叁、作业提示 36
第十章 都市的定义与都市区位 37
壹、教学目标 37
贰、课文补注 37
都市、城市、都会与市郊 37
都市范围的画定 39
叁、作业提示 41
第十一章 都市化与都市机能 42
壹、教学目标 42
贰、课文补注 42
都市化三大阶段的特色 42
都市的就业项目 44
都市经济专业化 44
叁、作业提示 45
第十二章 中地理论与都市阶层 46
壹、教学目标 46
贰、课文补注 46
中地理论的启示 46
K值的意义 48
城市的大小分配 49
叁、作业提示 50
第十三章 城乡关系和地方生活圈 52
壹、教学目标 52
贰、课文补注 52
城乡关系的特例 52
日本的地方生活圈 52
韩国的地方生活圈 53
叁、作业提示 54
第十四章 都市的内部结构与都市计划 55
壹、教学目标 55
贰、课文补注 55
都市内部的常见现象 55
都市更新的地理意义 56
叁、作业提示 57
第十五章 都市的商业、工业和交通 58
壹、教学目标 58
贰、课文补注 58
都市商业区阶层体系与中地理论 58
货物种类和上市次序 58
都市的成衣工业 59
都市的通勤 59
叁、作业提示 60
第十六章 都市的住宅和居民 61
壹、教学目标 61
贰、课文补注 61
都市住宅区的等级变化 61
都市违章建筑问题的困扰 62
都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62
都市社会的特色 63
叁、作业提示 63
第十七章 国家与国防 65
壹、教学目标 65
贰、课文补注 65
我国统一的文化基础 65
国界的稳定性 66
领海和领空的界定 66
列强交侵下的中欧、东欧和巴尔干半岛 66
叁、作业提示 67
第十八章 国际形势 69
壹、教学目标 69
贰、课文补注 69
美、苏“世界战略”的完整性 69
苏俄贝阿铁路的军经价值 70
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的战略地位 70
叁、作业提示 71
第十九章 环境保育 73
壹、教学目标 73
贰、课文补注 73
环境污染之源及其防制 73
日本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功范例 75
台湾地区民众对防治公害的共识 76
叁、作业提示 77
第二十章 区域计划 78
壹、教学目标 78
贰、课文补注 78
何谓已开发国家 78
未来经济开发的一般趋势 79
成长中心政策的应用 80
台湾地区未来地方生活圈的配置 81
叁、作业提示 82
附录:台湾地区区域计划概要 84
参考文献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