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试用本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浙江省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通史》协作编写组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

古代史部分 1

第一章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1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1

一、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猿人 1

二、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体质和文化的发展 4

三、晚期智人阶段的文化和氏族公社的产生 6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9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10

二、母亲氏族公社的婚姻关系 13

三、母亲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14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解体 17

一、父系氏族公社经济的发展 17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结构特征 19

三、私有制的出现和氏族公社的瓦解 21

四、部落间的战争促使氏族公社进一步解体 22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约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25

第一节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5

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发展 25

二、夏朝的经济与文化 28

三、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夏朝的灭亡 29

四、二里头类型文化 29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31

一、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31

二、商代的经济和文化 34

三、商代的阶级斗争 38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西周 40

一、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40

二、西周社会的经济 45

三、西周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46

四、阶级矛盾的加剧和西周的灭亡 47

第四节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 50

一、周王室的衰落和大国争霸 50

二、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52

三、奴隶、平民的武装暴动 55

四、新兴地主阶级夺权斗争的开始 57

第五节 西周、春秋时代的思想和文化 59

一、朴素唯物主义天道观与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 59

二、孔子的思想 60

三、老子的思想 63

四、西周、春秋时代典籍 65

五、科学技术 66

第三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69

第一节 新兴地主阶级巩固政权的变法运动 69

一、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69

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70

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71

第二节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75

一、农业生产的显著发展 75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77

三、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 79

四、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81

第三节 封建兼并战争和秦统一中国 84

一、诸侯间的兼并战争 84

二、秦统一的原因 91

三、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93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 94

一、百家争鸣 94

二、史学、文学 103

三、科学技术 105

第四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108

第一节 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措施 108

一、健全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108

二、巩固统一封建国家的经济政策 111

三、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 112

第二节 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战争 115

一、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115

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118

三、刘邦、项羽的继起和秦的灭亡 121

四、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122

第五章 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两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125

第一节 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25

一、汉初统治政策的调整 125

二、西汉前期生产的发展 129

第二节 西汉的强盛 135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35

二、西汉王朝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143

第三节 西汉时期的中外关系 150

一、西汉与朝鲜、印度、印尼、缅甸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50

二、西汉与中亚、西亚各国的往来 151

第四节 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 152

一、西汉后期阶级矛盾的发展 152

二、绿林赤眉起义 155

第五节 东汉的政治与经济 159

一、东汉皇权的强化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159

二、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161

三、豪强地主和农民的尖锐对立 164

第六节 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66

一、匈奴族与汉族联系的加强 167

二、班超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府的再度设立 168

三、羌汉两族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 169

第七节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 171

一、东汉末年社会矛盾的激化 171

二、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 174

第八节 两汉时期的文化 179

一、哲学 179

二、史学和文学艺术 181

三、科学技术 186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大融合(公元220年——581年) 189

第一节 三国鼎立 189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89

二、曹魏的政治与经济 194

三、蜀国的政治、经济措施 196

四、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198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与各族人民起义 201

一、西晋的短期统一 201

二、西晋的腐朽统治和八王之乱 203

三、各族反晋斗争和西晋的灭亡 204

第三节 十六国割据和东晋偏安 206

一、十六国前期各族建立的政权 207

二、东晋的统治和南北战争 208

三、淝水战后的南北形势 211

第四节 南朝政权的更替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213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213

二、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15

三、腐朽的士族门阀制度 218

第五节 北朝黄河流域的各族大融合 220

一、北魏前期各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 220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21

三、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 224

四、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短期对峙 226

第六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227

一、哲学与宗教 227

二、史学、文学与艺术 231

三、科学技术 235

第七章 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繁荣时期——隋、唐(公元581年——907年) 238

第一节 隋的统一和隋末农民战争 238

一、隋的统一和隋初的经济与政治改革 238

二、隋统一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运河的开凿 240

三、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43

四、隋末农民起义 245

第二节 唐朝的建立和唐朝前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248

一、唐朝的建立 248

二、唐朝前期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 250

第三节 唐初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经济措施和“贞观之治” 255

一、唐初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经济措施 255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258

第四节 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63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264

二、手工业的发展 266

三、商业的繁盛 268

第五节 唐和各兄弟民族的关系及兄弟民族地区的发展 270

一、东西突厥的兴亡和昆陵、濛池都护府的建立 270

二、唐和回纥的密切关系 273

三、“海东盛国”——靺鞨渤海 274

四、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275

五、南诏——唐朝的云南王 276

六、唐与流球(今台湾)的关系 277

第六节 唐和亚洲、非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78

一、唐和朝鲜的文化经济交流 278

二、日本遣唐史的西来和鉴真大师的东渡 279

三、唐朝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281

四、唐和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283

第七节 安史之乱和唐朝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286

一、安史之乱 286

二、两税法的实行 290

三、安史之乱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和斗争 291

第八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295

一、唐末的黑暗统治和各地农民起义 295

二、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298

第九节 隋唐时期的文化 302

一、哲学与宗教 302

二、唐代的文学 308

三、史学和地理学 314

四、艺术 315

五、科学技术 316

第八章 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公元907——1366年) 319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和北宋的建立 319

一、五代十国 319

二、契丹的兴起与南下 321

三、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322

四、周世宗的改革和北宋的建立 324

第二节 北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宋初的社会矛盾 325

一、北宋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325

二、北宋的社会基本矛盾和川蜀地区的农民起义 327

第三节 宋、辽、西夏的关系 332

一、契丹政权及其与宋的关系 332

二、西夏的建立及宋与西夏的关系 336

第四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加深 339

一、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339

二、北宋社会矛盾的加深 342

三、挽救危机的变法运动及其失败 344

四、北宋末年的黑暗统治和宋江、方腊起义 348

第五节 金和宋的关系 350

一、金的兴起和辽的灭亡 350

二、北宋的灭亡和南北人民的抗金斗争 352

第六节 南宋的阶级斗争和南北经济的发展 359

一、钟相、杨么领导的起义 359

二、南北经济的继续发展 360

第七节 元朝的大统一和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365

一、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政权的建立 365

二、元朝的统一 368

三、元朝的建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372

第八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矛盾 375

一、元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75

二、元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378

第九节 元末农民战争 382

一、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社会背景 382

二、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382

三、朱元璋的北伐和元朝的灭亡 386

第十节 宋元时期的文化 389

一、哲学 389

二、史学的成就 393

三、文学 394

四、科学技术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