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情况 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
第二节 社会发展概况 1
第三节 农业经济及生产概况 3
第二章 土壤形成的条件 8
第一节 地形、地貌条件 8
第二节 气候条件 11
第三节 岩类及母质条件 15
第四节 植被条件 18
第五节 水文条件 19
第六节 人为活动的作用 20
第三章 土壤形成过程 22
第一节 土壤形成过程 22
第二节 土壤的演变 23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 24
第四章 昭通地区土壤 26
第一节 土壤分类 26
第二节 昭通地区土壤分类系统 27
第三节 地带性土壤 35
一、燥红土土类 35
二、红壤土类 39
(一)山原红壤亚类 40
(二)黄红壤亚类 45
(三)红壤性土亚类 47
黄壤土类 47
(一)黄壤亚类 49
(二)黄壤性土亚类 53
四、黄棕壤土类 54
五、棕壤土类 59
六、暗棕壤土类 62
七、亚高山草甸土土类 64
八、亚高山寒漠土土类 65
第四节 区域性土壤 67
一、水稻土土类 67
(一)淹育型水稻土亚类 68
(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 70
(三)潜育型水稻土亚类 74
二、潮土土类 76
(一)湿潮土亚类 76
(二)脱潮土亚类 77
三、红色石灰土土类 78
四、黑色石灰土土类 79
五、沼泽土土类 80
六、紫色土土类 81
(一)酸性紫色土亚类 81
(二)中性紫色土亚类 83
(三)石灰性紫色土亚类 84
第五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评级 86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8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 88
第三节 土地评级 89
第六章 土壤肥力及低产田地的利用改良 91
第一节 土壤肥力 91
第二节 低产田地的利用改良 96
第七章 土壤利用改良分区 101
第一节 划分土壤利用改良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101
一、土壤利用改良分区的原则 101
二、划分土壤利用改良分区的依据 102
第二节 土壤利用改良分区方案 102
第三节 土壤利用改良分区概述 108
一、西、北部亚热带浅切割低中山燥红土、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热作粮经利用改良区 108
二、中南部高原平坝黄壤、水稻土、潮土粮烟果利用改良区 110
三、南部中切割中山红壤、黄壤、水稻土、黄棕壤、棕壤粮、烟、果、牧、林利用改良区 111
四、东、北部浅切割中山黄壤、紫色土、水稻土、黄棕壤粮林牧利用改良区 113
第八章 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建设良性循环的土壤生态系统 118
第一节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 118
第二节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土壤生态系统 121
第三节 划类分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23
第四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123
第五节 抓好土壤普查成果应用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