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1978-2008》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春荣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3953071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辽宁大学文学院“社会转型与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是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项目。本书试图以语境论、本体论、主体论、文体论、方法论五个切入点探究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肌理,寻找并梳理其丰富、独特、驳杂表象的深层内蕴,以厘清这三十年来中国文学多元构成的诸种因素及发展脉络。因之,呈现在你面前的不仅仅是一道道文学景观,更是近距离审视历史的思想结晶。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发生的语境论 1

第一节 新时期为文学发展开创了新的历史空间 3

一、社会盛世与文学盛世的互动关系 4

二、构成社会文化语境的几组关键词 6

三、对“文学场域”的辨析与构筑 11

第二节 “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端正文艺方向 16

一、拨乱反正的盛会:文联第三届三次(扩大)会议 17

二、继往开来,繁荣新时期文艺:第四次文代会 20

三、新时期文艺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 25

第三节 反思“十七年文学”,重建新人文精神 28

一、人性、人道主义的回归与张扬 28

二、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与超越 33

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38

第四节 三十年: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学新图式 42

一、新时期文学(20世纪80年代):复苏与实验 43

二、后新时期文学(20世纪90年代):反思与转型 45

三、新世纪文学(新千年之后):多元共存 47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的本体论 51

第一节 本体论确立的哲学基础及文学价值 51

一、对哲学领域关于“本体论”争鸣的回应 52

二、文学“向内转”,摆脱“意识形态”掌控 55

第二节 文学本体论的复归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62

一、解构“文学工具论”,重提“文学是人学” 63

二、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观念转型 70

三、从“文学终结”说到“文学性蔓延”论 75

第三节 本体论的新变:多元审美理念并存 82

一、“纯文学”与俗文学并存与融合 82

二、生态危机与“生态美学”的建构 89

三、“审美日常化”与大众话语权力的提升 98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的主体论 106

第一节 主体的确立与自我价值体系的重建 106

一、“十七年文学”:对主体的改造与规训 106

二、“文革文学”:主体性的丧失与异化 111

三、新时期文学主体性的确立和张扬 115

第二节 《论文学的主体性》对“主体”的理论阐发 120

一、作为“文学事件”的“主体性”论争 120

二、“三个主体”的提出及理论表述 124

三、“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修补 129

第三节 创作主体及现代性的文本修辞 134

一、从“文以载道”到商业化写作 134

二、从“为历史代言”到“个人化叙事” 138

三、从生存需要到寻求“诗意地栖居” 143

四、狂欢的“主体”导致新的异化 148

第四节 形象主体的观念转型与创作表现 152

一、从“共名”到“无名” 152

二、众神狂欢与“英雄无语” 154

三、从典型化到边缘化 157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的文体论 161

第一节 三十年诗歌:变革的新诗时代 161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诗歌现象 162

二、90年代诗歌与“个人化写作” 167

三、新世纪初:“底层写作”、“打工诗”及代际现象 170

四、诗歌批评与理论建设 172

第二节 三十年散文:柳暗花明又一“春” 175

一、审美转型与“散文时代”的到来 175

二、多样化/类型化散文的创构 180

三、散文批评与散文理论建设 185

第三节 三十年小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188

一、杂色精灵:三十年短篇小说 188

二、中和之美:三十年中篇小说 196

三、沉重叙事:三十年长篇小说 206

第四节 三十年戏剧:不落幕的大舞台 221

一、“社会问题剧”的起落 221

二、探索戏剧的突围与经验 225

三、对人的关注,对现实的回归 229

四、小剧场戏剧的兴起与发展 233

五、民营戏剧与实验戏剧 235

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创作方法论 239

第一节 开放的现实主义 240

一、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拓展 241

二、新写实主义与“新写实小说” 244

三、“现实主义冲击波”与“官场小说” 250

第二节 模拟的“现代主义” 256

一、《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发的思考 257

二、王蒙“东方意识流”的先锋意义 262

三、马原为代表的“先锋小说” 265

四、莫言“红高粱家族”与“魔幻现实主义” 267

五、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与“中国化”演绎 270

第三节 大众文学与“后现代主义” 273

一、女性叙事的迷失与超越 276

二、青春文学的市场策略与形式之美 281

三、视觉冲击:“文学图像化” 285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