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编政权 政协 757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757
第一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 757
第二节 市人大代表选举 761
第三节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 762
第四节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 763
第二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768
第一节 市政府机构 770
第二节 市政府工作制度 775
第三节 市政府常务会议 775
第四节 主要工作 776
第三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阳江市委员会 780
第一节 政协历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780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 785
第三节 政协常委会主要工作 786
第十八编公安 司法 791
第一章 公安 791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791
第二节 刑事侦查 793
第三节 治安管理 796
第四节 户政管理 800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802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 804
第七节 看守所管理 805
第八节 公安消防管理 805
第九节 公安边防管理 806
第十节 执法监督 807
第二章 检察 80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0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809
第三节 经济检察 812
第四节 法纪检察 814
第五节 监所检察 815
第六节 控申举报检察 816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818
第三章 审判 81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18
第二节 审判制度 820
第三节 刑事审判 821
第四节 民事审判 822
第五节 经济审判 824
第六节 行政审判 825
第七节 审判监督 825
第八节 案件执行 82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832
第一节 机构 832
第二节 普法宣传 832
第三节 基层司法行政 833
第四节 法律援助 835
第五节 公证业务 835
第六节 律师事务 836
第七节 监狱管理 837
第十九编外事侨务港澳事务 841
第一章 外事工作 841
第一节 机构 841
第二节 主要工作 841
第二章 华侨港澳事务 846
第一节 华侨分布及社团组织 846
第二节 主要工作 847
第三节 港澳同胞及社团 848
第四节 华侨港澳同胞的贡献 849
第二十编军事 850
第一章军事组织 850
第一节 阳江军分区 850
第二节县(市、区)人民武装部 850
第三节 人民警察部队 851
第四节 民兵预备役 852
第二章 兵役 854
第一节 兵役机构 854
第二节 兵役登记 854
第三节 兵员征集 856
第三章 军事活动 857
第一节 军事训练 857
第二节 正规化建设 858
第四章 国防动员 860
第一节 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860
第二节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 861
第三节 人民防空 862
第四节 国防教育 862
第五章 拥政爱民 864
第一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864
第二节 扶贫帮困 865
第三节 抢险救灾 865
第二十一编人事 867
第一章 机构 867
第一节 市人事局 867
第二节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867
第二章 机构编制管理 868
第一节 党政群机关编制管理 868
第二节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870
第三章 干部管理 870
第一节 干部队伍状况 870
第二节 干部录(聘)用 870
第三节 干部调配 872
第四节 干部任免和奖惩 873
第五节 干部工资福利待遇 873
第六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管理 874
第七节 公务员过度和培训 875
第八节 干部离退休 876
第四章 军转干部安置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876
第一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876
第二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877
第五章 人才市场和干部培训基地建设 877
第一节 人才市场建设 877
第二节 培训基地建设 877
第二十二编教育 879
第一章 机构 879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 879
第二节 学校内设机构 880
第二章 教育的改革和督导 880
第一节 教育改革 880
第二节 教育督导 883
第三章 各级各类教育 885
第一节 幼儿教育 88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886
第三节 普通中学教育 888
第四节 中等职业教育 893
第五节 成人业余教育 896
第六节 民办教育 899
第七节 特殊教育 900
第四章 教学研究 900
第一节 教学研究组织 900
第二节 教学研究活动 901
第三节 教研成果 902
第五章 教师队伍 902
第一节 队伍状况 902
第二节 工资待遇 904
第三节 教师管理 906
第六章 教学设施 908
第一节 校舍 908
第二节 教学设备 910
第三节 推广电化教学 912
第七章 教育经费 913
第一节 经费来源 913
第二节 教育经费管理 916
第二十三编科学技术 917
第一章 机构 917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917
第二节 科学研究机构 918
第三节 科技服务机构 919
第四节 阳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920
第二章 科技管理 921
第一节 科技人才管理 921
第二节 科技计划管理 922
第三节 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和投入 923
第四节 科技成果管理 932
第五节 专利管理 944
第六节 技术市场管理 945
第三章 科技园示范基地示范乡(镇) 947
第一节 科技园 947
第二节 示范基地 947
第三节 示范乡(镇) 948
第四章 科技成果 948
第一节 工业科技 948
第二节 农业科技 949
第三节 科技开发应用 949
第五章 科技服务 950
第一节 科技进步活动月 950
第二节 咨询服务 952
第三节 实用技术培训 953
第六章 科普活动 954
第一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954
第二节 学会活动 955
第三节 厂矿科技活动 958
第四节 科技书刊出版 958
第五节 科普长廊 959
第六节 科普活动经费 959
第二十四编文化 艺术 960
第一章 机构 960
第一节 常设机构 960
第二节 非常设机构 961
第二章 文化设施与管理 961
第一节 文化活动中心 961
第二节 图书馆 961
第三节 博物馆 962
第四节“两馆一站” 962
第五节 文化广场 963
第六节 影剧场所 963
第七节 文化市场管理 964
第三章 群众文化 965
第一节 文学 965
第二节 音乐 965
第三节 美术、书法 966
第四节 摄影 967
第五节 舞蹈 968
第六节 曲艺 969
第七节 文艺演出 971
第八节 盆景 972
第四章 文物及文物保护 973
第一节 古迹文物 973
第二节 馆藏文物 973
第三节 文物保护 973
第五章 地方志编纂 974
第一节 机构 974
第二节 县志编纂 975
第三节 镇志编纂 976
第四节 部门专业志编纂 977
第六章 档案 984
第一节 机构、队伍 984
第二节 档案收集与整理 985
第三节 馆藏档案 985
第四节 档案开放利用和编研 986
第五节 馆库设施 988
第六节 业务监督和指导 989
第二十五编新闻广播电视 991
第一章 报纸 991
第一节《阳江日报》 991
第二节《阳江侨报》 995
第三节 县报 997
第四节《阳江广播电视报》 998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998
第一节 机构 998
第二节 广播 1000
第三节 电视 1002
第四节 行业管理 1007
第二十六编卫生 药品 1011
第一章 卫生 1011
第一节 机构 1011
第二节 卫生经费 1013
第三节 卫生队伍 1014
第四节 医疗设备 1017
第五节 医疗技术 1018
第六节 医教科研 1024
第七节 疾病预防和控制 1025
第八节 妇幼保健 1030
第九节 无偿献血 1032
第十节 医政执法和合作医疗 1033
第二章 药品 10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034
第二节 制药 1034
第三节 经营 1035
第四节 中药材种植 1036
第五节 药品监督管理 1037
第六节 药品检验 1037
第二十七编体育 1038
第一章 机构 103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038
第二节 社团、协会 1038
第二章群众体育 1039
第一节 风筝 1039
第二节 龙舟 1040
第三节 职工体育 1041
第四节 农村体育 1041
第五节 全民健身活动 1042
第六节 残疾人体育 1042
第七节 少数民族体育 1043
第八节 老年人体育 1043
第三章 体育学校 1044
第一节 阳江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1044
第二节 阳江市体育运动学校 1044
第四章 体育设施 1045
第一节 阳江市人民体育广场 1045
第二节 南国风筝竞赛场 1045
第三节 阳江体育馆 1045
第四节 中国沙滩排球训练基地 1045
第五章 体育产业 1046
第一节 体育市场开发和管理 1046
第二节 中国体育彩票发行和管理 1046
第六章 竞技体育 1047
第一节 阳江市运动会 1047
第二节 参加广东省运动会 1047
第三节 承办、主办各类运动会 1048
第二十八编民政 1053
第一章“双拥”优抚安置 1053
第一节“双拥”工作 1053
第二节 优待抚恤 1055
第三节 退伍军人安置 1057
第四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1057
第五节 优抚事业单位 1058
第二章 革命老区建设 1058
第一节 老区分布 1058
第二节 老区建设 1059
第三章 社会救济 1059
第一节 最低生活保障 1059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济 1062
第三节 特殊人员的社会救济 1062
第四节 社会捐助 1064
第四章 社会福利事业 1065
第一节 社会福利机构 1065
第二节 社会福利企业 1069
第三节 福利彩票 1069
第五章 社会事务管理 1071
第一节 婚姻管理 1071
第二节 社会团体登记 1072
第三节 收容、遣送 1073
第四节 殡葬改革 1074
第六章 基层政权建设 1075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75
第二节 城市基层组织建设 1075
第七章 老年人工作 1076
第一节 敬老活动 1076
第二节 老年社会优待 1076
第二十九编劳动保障 1078
第一章 机构 107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078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079
第二章 劳动就业和管理 1080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 1080
第二节 就业用工 1083
第三节 再就业工程 1083
第四节 劳务输入和输出 1085
第三章 劳动力管理 1085
第一节 劳动合同 1085
第二节 职工技术培训 1086
第三节 劳动保障监察 1088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 1090
第四章 工资和福利 1090
第一节 工资形式 1090
第二节 工资改革和调整 1090
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和工资水平 1091
第四节 职工福利 1091
第五节 职工退休、退职、自动离职的处理 1092
第五章 社会保险 1093
第一节 社保管理机构 1093
第二节 保险种类 1093
第三节 社保费征收和发放 1095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1097
第三十编社会生活 1098
第一章 人口 1098
第一节总人口的增长 1098
第二节 人口迁移和流动 1100
第三节 人口分布 1103
第四节 人口构成 1107
第五节 姓氏 1115
第二章 计划生育 111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1118
第二节 节制生育 1119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119
第三章 人民生活 1120
第一节 总体生活水平 1120
第二节 城乡居民收入 1124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 1129
第四节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32
第五节 饮食 1134
第六节 城乡居民住房 1137
第七节 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139
第八节 服饰、穿戴 1143
第九节 习俗、社会风尚 1146
第四章 民族 宗教 1153
第一节 少数民族 1153
第二节 宗教 1156
第五章 方言 1161
第一节 语音 1162
第二节 特殊词汇 1170
第三节 语法 1174
第四节 谚语、歇后语、隐语 1182
第五节 阳江方言的变化 1188
第三十一编人物 1194
第一章 人物传 1194
第二章 人物简介 1205
第三章 人物表 12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阳江市烈士英名表 1235
第二节1988~2000年阳江市籍教育界正高职称人物表 1240
第三节1988~2000年阳江市籍科学技术界正高职称人物表 1240
第四节1988~2000年阳江市籍文化艺术界正高职称人物表 1242
第五节1988~2000年阳江市籍体育界人物表 1242
第六节1988~2000年阳江市英模人物表 1243
第七节1988~2000年阳江市领导干部名表 1271
第八节1988~2000年阳江市籍在外地任职领导干部名表 1271
第九节2000年底,阳江市百岁以上老寿星名表 1272
专记 1273
一、阳江风筝 1273
二、司?眼镜村 1278
附录 1282
一、文献资料辑存 1282
二、文史研究资料辑存 1284
三、前志序言辑存 1289
表格索引 1310
CONTENTS 1323
编后记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