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 1
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1
三、中药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 3
四、学习中药学的目的与方法 4
总论 5
第一章 中药的采收与贮存 5
第一节 采收原则 5
第二节 贮存保管 6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6
第一节 性味 7
第二节 升降浮沉 8
第三节 有毒与无毒 8
第四节 归经 9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9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9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10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 11
第一节 配伍 12
第二节 用药禁忌 12
第三节 剂型 13
第四节 剂量 13
第五节 服用法 14
附:中药化学成分的有关常识一、中药化学成分简介 15
三、中药化学成分与其疗效的关系 18
各论 20
第一章 解表药 20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20
第二节 疏散风热药 27
第二章 清热药 33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34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38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42
一、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物 42
二、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物 45
三、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的药物 48
四、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的药物 50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57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61
第六节 清热明目药 63
第三章 截疟药 65
第四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67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67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71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75
第五章 化湿药 81
第六章 行气药 84
第七章 消食药 89
第八章 泻下药 92
第一节 攻下药 92
第二节 峻下药 95
第三节 润下药 98
第九章 驱虫药 99
第十章 温里药 102
第十一章 安神药 108
第十二章 平肝潜阳药 111
第十三章 息风止痉药 115
第十四章 开窍药 119
第十五章 利水渗湿药 122
第一节 利水退肿药 122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126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30
第十六章 祛风湿药 133
第十七章 止血药 144
第十八章 活血药 153
第十九章 软坚散结药 163
第二十章 止痛药 166
第二十一章 补益药 172
第一节 补气药 172
第二节 补阳药 177
第三节 补血药 184
第四节 补阴药 188
第二十二章 收涩药 193
第一节 止汗药 193
第二节 止泻药 195
第三节 涩精、缩尿、止带药 199
第二十三章 外用药 202
附录:方剂索引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