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总论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8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9
列宁 卡尔·马克思(节选) 45
辩证唯物主义 57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节选) 57
一、概论 59
引论 59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 59
第一编 哲学 65
三、分类。先验主义 65
四、世界模式论 69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76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 76
四、有没有客观真理? 76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 86
恩格斯的折衷主义 86
六、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92
六、自由和必然 98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 98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02
四、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102
列宁 辩证法的要素 108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111
列宁* 《哲学笔记》中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部分论述 117
列宁* 论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 123
列宁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节选) 125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33
历史唯物主义 133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节选) 137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41
恩格斯* 阶级的产生和形成 155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 163
九、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63
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书信 174
马克思 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节选) 174
恩格斯 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节选) 179
马克思 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节选) 179
恩格斯 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 182
(节选) 182
恩格斯 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节选) 184
恩格斯 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节选) 189
恩格斯 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节选) 192
马克思* 论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7
马克思 恩格斯* 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部分论述 200
列宁* 论社会经济形态 208
列宁 论国家(1919年7月11日在斯维尔德洛夫学的讲演) 215
毛泽东 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232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243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43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244
三、反对本本主义 245
四、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246
五、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246
六、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248
七、调查的技术 249
第一节 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253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 253
第一章 如何研究战争 253
第二节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256
第三节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257
第四节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260
第三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264
第一节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64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266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268
毛泽东 实践论 272
毛泽东 矛盾论 288
一、两种宇宙观 288
二、矛盾的普遍性 292
三、矛盾的特殊性 296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306
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12
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318
七、结论 320
问题的提起 329
毛泽东 论持久战 329
问题的根据 336
驳亡国论 339
妥协还是抗战?腐败还是进步? 342
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 345
为什么是持久战? 347
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349
犬牙交错的战争 357
为永久和平而战 360
能动性在战争中 362
战争和政治 364
抗日的政治动员 365
战争的目的 366
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 368
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 371
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 379
消耗战,歼灭战 383
乘敌之隙的可能性 386
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 388
兵民是胜利之本 390
结论 394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403
序 403
跋 405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409
毛泽东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417
毛泽东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419
毛泽东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425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430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431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432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33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435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437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439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440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442
九、是非关系 444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446
毛泽东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455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465
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465
八、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476
十、坏事能否变成好事? 482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485
毛泽东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487
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 487
向群众的实践请教 489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 489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490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91
刘少奇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492
二、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 492
反对脱离群众、破坏民主作风的倾向 493
反对分散主义的倾向 496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501
关于经济工作方面集中统一的要求 508
三、党的问题 511
实事求是的作风 512
群众路线 516
党内生活的几个问题 521
邓小平 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535
邓小平 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 539
邓小平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542
邓小平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545
邓小平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51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55
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556
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558
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 561
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63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69
一、形势和任务 569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73
三、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 587
邓小平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594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604
陈云 学会领导方法 608
陈云 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 610
陈云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