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体和谐性理论研究的意义 1
第一章 新时期主体和谐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1
第二章 人的道德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7
第三章 人的道德素质对和谐能力的促进作用 13
第四章 和谐、质量与发展 18
第五章 道德素质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义 21
第二篇和谐视域与主体和谐性 53
第一章 和谐界说与主体和谐性 5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79
第三章 新时期主体性思维转换 92
第三篇人的本质与主体和谐性 101
第一章 人的本质与和谐社会 101
第二章 人学理论实质与主体和谐的目的性统一 110
第三章 主体和谐的文化根基 121
第四篇主体和谐的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 133
第一章 和谐理想的历史演进 133
第二章 当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 143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条件 14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152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165
第一章 和谐的思想文化 165
第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 186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 199
第六篇主体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5
第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205
第二章 夯实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 246
第三章 中国和谐发展与世界和谐相统一 254
第四章 增强党对执政规律把握的必然性 260
后记 293
参考文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