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309
47.进入1966年,杜修贤给周总理拍了一张愁眉远眺的照片。没有想到那年邢台地震和“文化大革命”接踵而至。余震引起一截残墙倒塌了,砖头土块就滚落在了总理的脚边。 309
48.出访南亚三国刘主席显得有些忧郁。代表团一到巴基斯坦就被黑压压的人群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所包围,刘主席忧愁的面容开始有了笑容,没有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出国! 315
49.“文化大革命”前周总理最后一次出访。罗方的矛盾心态,让这次访问波澜起伏。“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让总理改变了许多。阿尤布·汗总统见到总理感到惊讶,通常爽朗愉快的情绪不见了。 327
50.“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给杜修贤捏造了莫名其妙的罪名。1968年,他到新疆的铁列克提开始了“改造”生涯。当他再次走进西花厅时,景物依旧,犹如昨天才离去 339
51.1970年杜修贤随总理去朝鲜访问。他站在边上,目睹了周总理和金日成两个亲如兄弟般的相互寒暄问候,并把这动人的瞬间收入镜头中。在平壤,数十万名群众夹道欢迎周总理。 347
52.周总理身边长大的侄女,一个当小学老师,一个去内蒙古安家落户。每次合影总理只给他们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356
53.1970年元月杜修贤担任了毛主席的专职摄影记者。走近毛主席,他叫人感到真实可信。毛主席不喜欢面对镜头,在工作的时候不喜欢摄影记者打扰他。 360
54.庐山会议召开之前,毛主席告诫大家:要把这次会议开成一个团结的、胜利的会。但会议开到最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五位政治局常委还剩四位坐在主席台上。 367
55.庐山会议上,杜修贤见到了依然爽朗诙谐的陈老总。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已经是了不起的奇迹了。 373
56.斯诺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个被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美国人,发表这张照片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信息—— 380
57.杜修贤鬼使神差般拍下了林彪和毛主席最后登天安门的照片。周总理却对他们发了一次从未见过的大火。 384
58.在杜修贤的视线里,林彪的形象越来越差。不料江青帮了新闻界一个大忙。但林彪的摊牌最终还是发生了 394
59.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他以为会在会谈中和周总理吵架、敲桌子,最后而吵崩……毛主席说,我国今年有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倒台,另一个就是恢复联大席位。 401
60.中美改善关系后,杨振宁终于踏上了26年来魂牵梦萦的故土。杨振宁当时的一些建议,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 406
61.李政道刚刚坐下,毛泽东就问:“请你谈谈,‘对称’何以那么重要?” 410
62.杜修贤多么希望陈老总能在九泉之下看到他拍的照片啊!将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他——毛主席终于给您平了反,您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412
63.“不卑不亢”是接待尼克松一行的方针。为了能体现这一方针,杜修贤琢磨了不少日子,才周密细致地捕捉了这个难得的瞬间。 419
64.正当周总理取得外交的辉煌成就时,癌症的魔影也悄悄地降临在他的身上。一个例行检查,发现了可怕的癌细胞。 426
65.周总理患病以后,一无所知的杜修贤给总理增添了许多麻烦,让他操了不少的心,现在想起来杜修贤内心都愧疚得慌。 429
66.主治医生吴阶平院长沉着冷静地用电烧手术器械烧掉了周总理体内的病灶。有了邓小平分担工作的压力,周总理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他主动提出要和工作人员照相合影。 435
67.周总理除了关心国产摄影器材的进步以外,他更重视摄影器材对主席身体造成的影响。拍摄毛主席会见外宾,周总理只给3分钟的时间。 439
68.一个多月后,毛主席察觉了江青一伙的不良动机,他立即中止对这件事情的追究,也不允许其他人借题发挥,干扰总理的工作。 449
69.江青对摄影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兴趣。她相信她对艺术有着天赋的灵气。可是谁能当她的老师呢? 454
70.“文化大革命”中,除了林彪之外,在杜修贤的镜头中出现最多的元帅就要数叶剑英了。他几上几下,历经坎坷。 458
71.周总理听了叶剑英的话,久久望着从黄埔军校起就战斗在一起的老战友,叹了口气:“那就让李先念来参加吊唁活动吧。” 464
72.庐山的晚上,毛主席和叶剑英谈了许多,明确表达了他要批判陈伯达的意思,希望叶剑英他们能支持他。元帅再次成为统帅的左膀右臂。 469
73.来到延安,周总理兴奋不已,好像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一样。一颗泪珠从总理消瘦的脸颊上滚落下来,滴在饭桌上。总理给延安的领导立军令状,压担子。 474
74.这次洛阳之行,是周总理和大自然进行的最后一次交流,从此他停下了视察大江南北的足迹。一颗小小的药片好像在和总理玩捉迷藏,不顾大家的劝阻,总理执意要找到它。 481
75.复出后的邓小平面带微笑第一次走进毛主席的书房。杜修贤根据多年的新闻拍摄经验,以为高层政治人事将有大的变动,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总理即将住院 487
76.周总理最后一次走进毛主席的书房。突然,杜修贤有一种感觉,总理今天的举动有些特别……周总理临去医院前,站在汽车旁,伫立良久。他用目光将西花厅细细地看了又看。 494
77.周总理用略带沙哑的声调对杜修贤说:“外国朋友都问我,你的病好得了吗?我怎么回答?只能回答‘好了就好了,好不了就了啦! 499
78.周总理主持了最后一次国庆节招待会,许多人忘记了是在这庄严的宴会厅,他们登上椅子,流着眼泪呼喊着:“周总理!周总理!” 503
79.在305医院,周总理的一句话,大家霎时陷入沉寂,都无法领会其中的意思。这句讳莫如深的话使杜修贤感到不安。 510
80.要圆“四个现代化”的梦是那么艰巨、那么曲折,几乎耗尽了他的所有精力和心血!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主持四届人大并把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接力棒交给了邓小平。 515
81.江青用自己的78张照片替代了国宾馆的国画,照片只挂了3天,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 520
82.一踏上法兰西的土地,邓小平就激动不已,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爱丽舍宫外还挤满了法国友人和华侨,他们都想一睹这位传奇的“东方小个子”的风采。 523
83.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大寨召开,杜修贤目睹了小平同志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伟人风范,他的言行举止与江青荒唐滑稽的表演形成了强烈对比。 530
84.杜修贤几乎是从泪水模糊的取景框里看准了这个催人泪下的瞬间,他的心底掠过不祥的预感,难道这是总理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537
85.在进手术室前,周总理握住邓小平的手说:“小平同志,你这一年多来的工作证明,你比我强得多!”邓小平常来医院看望周总理,很多老战友、老部下想办法希望能见周总理最后一面。 542
86.江青用极复杂的眼光打量雍容华贵、面容美丽的马科斯夫人。 546
87.毛泽东手术前,叫秘书打开留声机,他要听岳飞的《满江红》。毛主席突然对自己的老照片感兴趣起来了。是缅怀昔日的峥嵘岁月,还是缅怀过去的情感历程? 549
88.杜修贤不敢进去看总理永远不会醒来的遗容,但他的职责告诉自己:要用镜头永远记录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国悲哀。 554
89.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纪念周总理的历史画面,许多镜头都是摄影记者冒着严寒和政治风险偷偷拍摄下来的。 559
90.刚才还衣冠整齐的周总理经过烈火的洗礼,化为了片片白骨。大家顿时泪如泉涌……总理的骨灰,洋洋洒洒地落在了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和黄河入海口。 562
91.毛主席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以茶代酒——干杯!一个奇特的动作将会谈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外宾,此时的他已经不能起身站立了。 571
92.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华国锋主持工作。可是毛主席的鼻子上同时插着氧气、鼻饲两根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批阅大量文件,考虑着党和国家的大事。 576
93.华国锋和陈永贵带领中央慰问团先后开进唐山地震灾区,为防余震,将指挥部设立在火车上。杜修贤夜间抱着照相机睡觉。 579
94.毛主席逝世后,一个特殊的摄影任务让杜修贤的镜头越过了“雷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 584
95.审查治丧照片,姚文元变得越来越挑剔。毛泽东追悼会的照片暴露他们各方权力之争的目的,杜修贤手里的相机成为他们权力的砝码。 590
96.王洪文叫杜修贤立即去大会堂有重要任务。他不顾生命危险,钻进无氧帐篷,留下毛主席遗体最后的照片。 594
97.王洪文一反常态急着要拍标准照的内幕,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才逐步披露出来的。“开追悼会用”道出了他篡党夺权而不惜破釜沉舟的决心。 596
98.杜修贤的人生有时就像相机的快门,开开启启,留下人生的辉煌也留下人生的遗憾,留下清晰的画面也留下费解的谜团。 598
99.胡耀邦站起来说:“我胸闷,难受。”只见他面色苍白,额头渗出汗珠,江泽民递上救心药。 602
100.照片上的胡耀邦,表情凝重,心头似装着万家忧乐。镜头闪动时,他说:“我笑不出来呀!”胡耀邦的卧室是他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一生的缩影。 607
101.家庭灵堂内外一片哭声,对着这样一位能够与普通人发生平等交谊的领导人,人们心里总有一种沉重的忧伤和不平静的感觉。 614
102.1989年4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庄严肃穆。十里长街送英灵,在人民的感情深处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痛。 618
103.一个生性好动的政治家,静悄悄地在一片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红土地上安歇了。故居深红色的木门重重地关着,这里曾经积存过多少灰尘,封存过多少生活的足迹?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