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讲义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广东中医学院教育革命组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5
  • ISBN:
  • 页数:14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二、为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奋斗 2

三、祖国医学的预防思想 4

四、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5

(一)整体观念 5

(二)辨证论治 6

五、《中医辨证论治讲义》的基本内容 7

第一篇 辨证论治的基础知识 10

第一章 精、气、血、津液、神 10

一、精 10

二、气 11

(一)元气的生成和功能 11

(二)宗气的生成和功能 11

(三)营气的生成和功能 11

(四)卫气的生成和功能 11

三、血 12

四、津液 12

五、神 13

第二章 脏腑 15

一、五脏 16

(一)心 16

(二)肺 17

(三)脾 19

(四)肝 20

(五)肾 22

【附一】命门 24

【附二】女子胞 24

【附三】有关肾阴肾阳的研究资料 24

二、六腑 25

(一)胆 25

(二)胃 25

(三)小肠 26

(四)大肠 6

(五)膀胱 6

(六)三焦 26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27

(一)脏与脏 27

(二)脏与腑 30

(三)腑与腑 31

【附】饮食、水液、血的化生 31

1.食物的吸收和输布 31

2.水液的代谢与调节 32

3.血液的化生和循行 33

第三章 经络 35

一、经络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35

(一)经络的概念 35

(二)经络的组成 35

(三)经络的作用 36

二、十二正经 37

(一)名称分类 37

(二)经络循行部位及主要病症 38

1.手太阴肺经 39

2.手阳明大肠经 39

3.足阳明胃经 40

4.足太阴脾经 41

5.手少阴心经 42

6.手太阳小肠经 42

7.足太阳膀胱经 43

8.足少阴肾经 45

9.手厥阴心包经 46

10.手少阳三焦经 46

11.足少阳胆经 47

12.足厥阴肝经 48

(三)走向、交接、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49

1.走向和交接规律 49

2.表里关系 50

3.流注次序 50

三、奇经八脉 51

(一)督脉 51

(二)任脉 52

(三)冲脉 52

(四)带脉 53

(五)阴跷脉、阳跷脉 54

(六)阴维脉、阳维脉 55

【附一】经脉交会脏腑简表 56

【附二】十五别络分布表 56

【附三】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57

第四章 病因病理 60

第一节、发病 60

第二节、病因 62

一、外感 62

1.六淫 62

2.疠气 64

3.创伤和虫兽伤 64

二、内伤 64

1.精神因素 64

2.劳倦和饮食 65

第三节、病理 66

一、邪正消长 66

二、阴阳失调 67

三、升降失常 68

第五章 阴阳五行 70

第一节、阴阳学说 70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1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71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71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 72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72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72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7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7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73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73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74

第二节、五行学说 7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5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75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75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76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76

(二)说明脏腑问的病理影响 77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77

第三节、正确对待阴阳五行学说 77

第二篇、辨证论治的诊断方法 81

第一章 望诊 81

一、望全身情况 81

二、望局部情况 83

三、望舌 85

【附】舌诊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89

四、望排泄物 90

五、望小儿指纹 91

【附】指纹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92

第二章 闻诊 93

一、闻声音 93

二、闻气味 94

第三章 问诊 95

一、问一般情况 95

二、问起病 95

三、问既往病史与家族史 96

四、问现在症状 96

第四章 切诊 104

一、脉诊 104

【附一】二十八脉分类简表 111

【附二】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112

二、按诊 113

【附】病历记录 114

门诊病例记录格式 115

住院病例格式 115

第三篇、辨证论治的方药知识 119

第一章 中药的性能 119

第二章 中药配伍的宜忌 122

第三章 中药的用量 124

第四章 常用的炮制法 126

第五章 煎服法 130

第六章 常用的剂型 132

第七章 方剂的组成和变化 137

第八章 治法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