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 行动理论与系统理论的争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钲堤著
  • 出 版 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578639988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壹、问题意识 1

一、日常生活的反思 1

二、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的多样性 2

三、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对我国的意涵 5

贰、问题定义 7

参、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10

第二章 行动理论与他我直接调控 13

壹、前言 13

贰、历史结构性与环境偶然性 15

参、政策计画的回光返照时期(1920~1945) 17

一、历史结构性因素 17

(一)德国的国家主义 18

(二)国家的被神化 19

(三)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20

二、环境偶然性因素 24

(一)经济大恐慌与苏联共产制 24

(二)战争行政与威码共和国 24

(三)第三帝国 25

(四)学者意见 26

1.史密特 26

2.福莱尔与曼汉 27

三、当时的政策计画理论:「计画理论」 27

肆、政策计画的乐观时期(1960~1972) 29

一、历史结构性因素 29

二、环境偶然性因素 29

(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公布生效 29

(二)国家与社会的多重交叉与交互影响 30

(三)德国的经济黄金年代 32

(四)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33

(五)计画方案预算系统 35

(六)学者意见 35

1.谢尔斯基 35

2.实证的行动理论 36

3.伊思顿的政治系统理论 37

4.德意志与爱赐欧尼的操控理论 39

5.夏辅与麦恩赐 41

三、政策计画理论:政策制定理论与政策循环理论 42

(一)政策制定理论 42

(二)政策循环理论 44

伍、政策计画理论的三个不可解问题 48

陆、政策计画的怀疑、悲观时期(1970~1975) 50

一、历史结构性因素 50

二、环境偶然性因素 50

(一)成长极限一书的冲击 51

(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学界反思 52

(三)整体大环境变迁 53

(四)新统合主义的被重视 54

(五)合作的联邦主义的被扩展 57

(六)学者意见 58

1.林德布隆 58

2.垃圾桶模式 59

3.哈伯玛斯的危机理论 60

4.西尔许 63

5.自我再制系统理论 66

三、政策计画理论的退位 68

柒、政策网络理论 69

一、基本调控构想 70

二、三个代表人物 72

(一)麦恩赐:新统合主义的政策调控 72

1.起始命题:国家失灵 72

2.论调控概念 74

3.调控的界限 79

4.社会系统的独立自主与可调控性 82

(二)马林:一般政治的交换模式 85

(三)沙巴提尔:政策学习模式 86

(四)小结 89

三、运用实例:合作的行政行为 90

(一)行政法上的定位及其运用领域 90

(二)评价 92

1.民主与法治的观点 92

2.从达成经济目标的观点 93

3.从达成空间秩序的观点 94

4.从达成社会文化目标的观点 94

四、对於政策网络理论的整体评价 96

捌、行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98

一、行动理论的前身 98

二、行动理论的内涵 99

三、行动理论的理性模型 100

(一)韦伯的四种理性行动 101

(二)新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模型 102

(三)有限的理性 102

四、行动理论的互动模型 103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104

(二)舒兹的现象学 107

(三)符号互动理论 109

(四)派深思的结构功能系统理论 110

1.方法:因果功能论 111

2.谈个人行动:意志行动理论阶段 112

3.谈个人角色与社会角色:模式变项阶段 113

4.谈社会:结构功能系统理论阶段 115

5.谈系统间的交换:概推化的符号交换媒体 118

6.对於政策调控的意涵 122

7.整体评价 126

五、哈伯玛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128

(一)问题提出 128

1.修正康德的理性观 129

2.修正韦伯的理性化概念 130

3.修正派深思的结构功能系统理论 130

4.小结:调整工具理性与沟通理性的关系 133

(二)论述要旨 133

(三)基本假定 134

(四)基本策略:内在批判法 137

(五)分析对象与概念工具 138

1.沟通能力 138

2.普遍语用学 139

3.沟通行动与理性论述 140

4.另一种真理观的提出:理性论述下的共识 143

5.理想的言词情境的假定 144

6.另一种论证逻辑的提出:非形式逻辑 145

(六)小结:论证逻辑对於政策调控理论的意涵 149

玖、行动理论在政治学上的应用 150

拾、行动理论的社会科学哲学基础 156

一、理性发展 156

二、主客二元对立统一的假定 159

(一)主体同一性的假定 159

(二)客体同一性的假定 160

(三)主客二元对立统一的假定 161

(四)方法论的被强调 163

拾壹、笛卡尔的困境与理性的吊诡 164

第三章 玛徒拉纳系统理论与他我间接调控 169

壹、前言 169

贰、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知识 170

一、基本假定:差异作为开始 170

二、争论焦点:区别从何而来 170

三、工具概念及其关联 171

(一)什么是一个系统? 171

(二)系统与环境 172

(三)系统形成:互杂性化约(反熵性) 172

(四)如何认知系统?函数与函数分析 174

(五)系统由什么所组成?秩序、组织、结构 178

(六)系统做些什么?操作、过程 178

(七)机械模型:系统是机械 178

(八)符码与资讯 179

(九)操控学与回馈 180

(十)目的、目的论、恒温体 181

(十一)函数分化、次系统与内在复杂度 182

(十二)偶连性为何? 182

(十三)不确定的与确定的复杂性与偶连性 183

(十四)演化、转换、自我组织与茁生 183

(十五)自我组织的宇宙 186

(十六)生物模式 187

(十七)开放与封闭的系统:论操作的封闭性 189

(十八)自我再制的四个运作特性 190

(十九)自我再制系统的例子 192

(二十)结构耦合 194

(二十一)何谓学习? 196

四、机械系统、生物系统与意义系统的模式差异 197

五、概念的转用 199

六、研究边缘性 199

七、争论焦点与政策调控 200

参、玛徒拉纳的学说 200

一、结构耦合 201

二、生物模式与意义模式同一类型 201

三、语言一致即是达成共识 203

四、玛徒拉纳对於社会的定义 205

五、小结:其对於政策调控的意涵 209

肆、反省调控理论 210

一、问题背景 210

二、脉络与自主:反省作为调控原则 211

三、例子 219

(一)一分钟经理人 219

(二)虎骨的走私 220

(三)毒品管制政策 222

(四)工会与雇主联盟的谈判 225

(五)亚太营运中心 225

(六)知识经济 227

四、批判与反思 230

伍、媒体调控理论 234

一、基本构想 234

二、与反省调控理论的差异 236

陆、小结 237

第四章 卢曼系统理论与自我调控 239

壹、前言 239

贰、对於玛徒拉纳的反驳 243

参、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在当代社会理论中的位置 247

肆、卢曼的函数结构系统理论 256

一、与派深思的结构功能系统理论的差异 256

二、思考方法:函数对等论 260

(一)卢曼对於函数的说明 260

(二)函数对等论与现象学 264

(三)函数与系统的关系 265

1.笔者的理解 265

2.卢曼的说明 271

三、卢曼的函数结构系统理论对於政策调控的意涵 280

伍、再论函数:从现实生活中出发 282

一、整体因果性 283

二、生活风格 285

三、体与用 287

四、论述方式与历史文化 289

五、小结:函数是历史意识的作用 292

陆、卢曼前后期的社会系统理论 294

一、从卢曼与哈伯玛斯的辩论谈起 294

二、关联、相同与差异 296

柒、函数茁生的相关学说 299

一、生化学上的超循环理论 299

二、心理学上的完形 300

三、威尔克的函数生成理论 302

四、巴特的符号论 306

五、小结:意义与系统的关系 316

捌、意义 317

一、胡塞尔的意识概念与卢曼的意义概念 317

二、概念内涵 318

三、意义的功能 321

四、意义的形式 321

(一)意义是一个空概念 321

(二)意义的三种面向 322

五、意义的运作 324

(一)自我指涉与自我再制 324

(二)自我指涉的双重偶连性 325

(三)自我指涉时的两种选择形式:结构与过程 327

(四)自我指涉的逻辑:卢曼的观察理论 329

(五)二阶观察的例子 330

(六)观察本身具有偶连性与吊诡性 332

(七)再论吊诡 334

(八)另一种认识论:认知具有吊诡性 339

(九)二阶观察即是解构 340

玖、意义历史 346

一、意义历史与意义系统 346

二、意义历史与固有值 347

拾、社会系统是沟通 349

一、从传统讯息理论的沟通概念出发 349

二、卢曼的沟通概念 351

三、沟通的三个选择过程 353

四、矛盾作为一种沟通 354

拾壹、世界整体图像 358

一、心理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耦合 358

二、三种社会系统 361

三、符码差异的全社会系统 363

四、补遗逻辑 368

五、时代的诊断 369

拾贰、卢曼对於政策调控的说明 370

拾参、批评 378

拾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在社会科学哲学上的定位 380

第五章 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的反思 389

壹、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类型及其属性 390

贰、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的变迁特性 392

参、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在社会科学哲学上的定位 395

肆、当代德国政策调控理论在台湾公共政策上的应用 398

一、教育改革 398

二、社区总体营造计画 401

伍、评价政策调控理论的有用性——关联下的真理 405

第六章: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409

壹、结论 409

贰、后续研究建议 415

参考文献 419

人名索引 435

名词索引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