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加强环境保护,创造洁净优美的环境(转载) 1
一、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李岚清在全国环境教育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一九九五年六月五日) 2
二、环保之花:全球500佳——我国又一集体获此殊荣(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七日) 2
三、当代中小学一门新兴的课程——国家教委已颁布的关于加强环境教育的教学文件(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3
四、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国家环保局局长 解振华(一九九五年六月五日) 4
五、我国将实施公民环境意识调查 5
第二章 人类面临发展与环境的严峻挑战 7
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8
二、发展与环境挑战的实质是二者的矛盾关系问题 9
三、关于环境问题的危机与思考 12
四、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5
第三章 绿色文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19
一、绿色文化——回归自然的新时尚 19
二、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沙漠化” 20
三、让市区形成清新凉爽的“绿色气候” 21
四、建设生态住宅和花园城市 23
五、以法保绿,做绿色卫士 26
第四章 新绿色革命——解决农业问题的新路子 30
一、何谓新绿色革命 30
二、绿色系统工程 31
三、注重开发应用生物农药 32
四、今后的农业将因生物技术的应用而面目一新 36
五、生态农业前景广阔 39
第五章 地球之肺——森林 45
一、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屏障 45
二、森林的破坏,导致生态危机 47
三、人类生存需要绿色的环境 48
四、宣传贯彻森林法,增强保护森林的法制观念 51
第六章 民以食为天与土地危机 55
一、土地——万物的母亲 55
二、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56
三、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迅速扩大 57
四、人口迅速增长与土地迅速减少形成尖锐矛盾,前景令人忧虑 59
五、加重土地负担的成果与恶果 62
六、保护耕地,给大地披上绿衣 65
第七章 水质污染和水资源危机 69
一、水——万物生灵之乳汁 69
二、我国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威胁 71
三、我国水质污染情况令人担忧 74
四、水质污染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 77
五、打一场治理水质污染的人民战争 80
第八章 人类的行为异常与气候异常 85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85
二、大气污染引起的气候异常 87
三、森林和自然植被的破坏引起气候异常 92
四、土地沙化引起气候异常 93
五、端正人类的行为,减少气候异常引起的危害 95
第九章 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类深受其害 97
一、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现状 97
二、环境污染对人类产生了灾难性危害 102
三、应高度重视对环境污染的管理与防治工作 104
第十章 人口膨胀与环境压力 107
一、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07
二、地球的承载力能养活多少人 108
三、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与环境的严峻挑战 111
四、积极探索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114
第十一章 环境资源危机与合理开发利用 118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118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整体状况 120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供需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22
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高效低耗型经济体系 125
五、改善资源利用结构,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127
第十二章 环境与经济 130
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30
二、必须坚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32
三、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 134
四、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 136
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 139
第十三章 加强环境管理,防治环境污染 141
一、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类生存受到危害 141
二、加强环境管理刻不容缓 142
三、环境管理的任务和职能 145
四、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149
五、加强环境科学研究,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水平 150
第十四章 城市环境管理 152
一、城市生态系统是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152
二、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153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 155
四、城市环境管理的范围与管理方法 156
五、城市环境管理的措施 160
第十五章 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 162
一、环境科学是为了保护环境需要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162
二、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 165
三、环境保护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保证 170
四、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172
第十六章 自觉遵循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 175
一、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 175
二、关于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不同认识 177
三、自觉遵循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 181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法与环境意识觉醒 187
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刻不容缓 187
二、环境保护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190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94
四、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觉醒 199
第十八章 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205
一、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05
二、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尤为重要 210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