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艺术全书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3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柏清,伊继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龄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828964
  • 页数:16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方法;实践能力培养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艺术案例。

下卷 795

第六编生存技能训练的方法艺术 795

第一章让心灵中沉睡的巨人醒来 795

第一节愿青春如醒狮 795

第二节哲学智慧驱逐浅薄 796

第三节让心灵迎着新世纪欢笑 797

第四节把“超级矿藏”开发出来 798

第五节撞击新的智慧之门 799

第六节占领生命的制高点 801

第七节从脑“海”的智慧容量看人类的潜能素质 802

第八节智慧女神的呼唤 803

第二章人与环境的双向创造 806

第一节生存智慧的觉醒 806

第二节“生命系统”·“维生系统”与生存智慧 808

第三节“环境形象”小议 809

第四节飞行的悲剧·环境·视野 810

第五节人的“两重性”如是说 812

第三章生存环境的适应和对策 814

第一节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变化的人 814

第二节善意“诱导术” 815

第三节说服的着数 816

第四节善良和温柔需要卫士 818

第五节贪婪者多贫穷 819

第六节平息嫉风妒雨的战术 820

第七节对待攻击的“林肯方式” 821

第八节“定势”的利弊 823

第九节苏格拉底的论辩术与生存智慧 824

第十节让滑稽与高雅结缘 826

第十一节查实访真的学问 827

第四章时代呼唤的“情感肖像” 829

第一节创一个美的人生 829

第二节请注意你的“情感肖像” 830

第三节记住他人最珍惜的 832

第四节防止情感的泛滥 833

第五节所谓“对人魅力” 834

第六节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835

第七节待人处事的艺术 837

第八节交往魅力探源 838

第九节有益的“孤独”与适当地独处 839

第十节战胜有害的孤独 841

第十一节“人——人关系”与人际关系 842

第十二节设身处地,但不以己度人 844

第五章同历史一起赶路 846

第一节人,总是一个时代的公民 846

第二节这一代——“第800个人生” 847

第三节勇于颂“世纪之歌”,放“历史之花” 849

第四节前倾式进取姿态的哲理涵义 850

第五节海妖·探险精神与进化之魂 851

第六节“现代”,向生存智慧要求着什么 853

第七节“现代意识”浅释 854

第八节重载的列车拐弯时不可太急 856

第九节“奇理斯玛权威”在迫使我们思考 857

第十节毛姆讲的故事和“正是时候” 859

第十一节灵魂,站在未来的地平线上 860

第十二节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862

第十三节时空的“现代化舞台” 863

第十四节从“里程碑”把握人类思想的历史流向 864

第六章出类拔萃和“勇者的极点” 867

第一节重要的是出类拔萃 867

第二节要成为自己人格的主宰 868

第三节睿智高于才能 870

第四节驱逐胆怯 871

第五节“游走型”智慧生存方式 872

第六节朝霞晚霞同样绚丽 873

第七章崛起者的性格 875

第一节迅捷·有序·节奏美 875

第二节不要忘记“地位展示性格 876

第三节“临场效应”与“竞技心理 877

第四节“腹艺”和“冷静”的技巧 879

第五节横向扫描与寻求“异端” 880

第六节默然,也是一种语言 881

第七节“幽默”美趣 882

第八节愿君拥有挫折耐性 883

第九节“愉快生活原则”刍议 885

第十节拼搏与性格强度 886

第八章成功的关键与人生态度 888

第一节态度,为什么重要 888

第二节以满意的心情对待自己 889

第三节消除迷误,积极地生活 891

第四节“鸟未倦而知返”乃大智 892

第五节不要滞留于人生的“极带” 893

第六节从对立统一的“两极情感”出发 894

第七节何时可以“恋找” 896

第八节“求同存异”新论 897

第九节成功的希望在坚忍 898

第十节机会≠成功 899

第十一节把“成就地位”列在第一 900

第十二节警惕“物质肥胖症” 901

第十三节“精神肥胖症”辩析 903

第十四节鼠变的悲喜剧 904

第十五节不要让心灵创伤留下“后遗症” 905

第十六节“为了过河,有时可以让‘魔鬼’背着走” 906

第十七节“囚绿记”与“自囚”的悲剧 907

第十八节“凌绝顶”永远属于下一站 909

第九章建造事业的“风洞” 911

第一节不要怕变成“四不像”不要怕被列入“怪物录” 911

第二节“个人现代化”不是“进口货” 912

第三节一则为青年人而作的求“完美”的寓言 914

第四节“三重楼喻”与当代“智慧楼”基 915

第五节“晕轮作用”与“马赫条带” 916

第六节新颖独特——魅力的巧智 917

第七节温伯格的素质观 919

第八节适度为上乘 920

第九节不排斥外援,但要靠自己创造 921

第十节自我教练——摩西的冠军之路 922

第十一节自行学习——保持创新优势的手段 923

第十二节智慧交往的四种类型 925

第十三节私人智囊的魅力 926

第十四节你有没有一个“支援系统” 927

第十五节话说“权威环境” 928

第十六节从古代兵书里要“财富” 929

第十七节“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80/20原理” 930

第十八节扼杀创造力的两大“魔障” 931

第十九节让两座“钟”协调运转 932

第二十节值得借鉴的“时间统计法” 935

第十章抓住腾飞的契机 937

第一节用“志愿”创造“契机” 937

第二节机遇这个精灵 938

第三节善察机会的启示 940

第四节亮相的艺术 941

第五节机遇·王勃与《滕王阁序》 942

第六节人生“四势”皆由志 943

第七节反“理没”的策略 944

第八节化被动为主动的思路 947

第九节“动升限”只求出现,不求常在 948

第十节当“马太效应”出现时 949

第十一节未来意识现在正起作用 951

第十二节克服“异体排斥”的弊端 952

第十三节佛光中的形象不足恋 953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955

第一节从歌德的“自我意识”观谈起 955

第二节再会了,河流之子那喀索斯——自恋者戒 956

第三节“超越自我”在于发现“他人” 957

第四节嬗变式超越辩 959

第五节走自己的路,同时也注意倾听别人在说些什么 960

第六节做心境的主人 961

第七节“活力”公式与拼搏精神 962

第八节强者没有时间嘲弄自己 963

第九节弗兰克尔的“价值观” 964

第十节“森林哲学”可以属于你 966

第十一节莫陷入“相提并论”的人生漩涡 967

第十二节博学终须能守约 968

第十三节面壁与“破壁意识” 970

第十四节“围栏意识”及“大师身手” 971

第十五节在“崔颢题诗在上头”面前 972

第十六节“读人”的两种方式 973

第十七节中松义郎与他的“静室”和“动室 974

第十八节黑鹰·汗水·眼泪 975

第十九节如何防止说蠢话 976

第二十节莫染上“罗马鹅”后代的“优越”感 978

第十二章生存优势贵独特 980

第一节你“媚”我“怨”,各有千秋 980

第二节切实把握住生存优势 981

第三节人生的“插花艺术 982

第四节行进步展说 983

第五节保存有益竟争的一席之地 985

第六节风采抒情 986

第十三章希望,牵着灵魂向上 989

第一节灵魂的根该像大树 989

第二节“留下一个巨大的脚印” 990

第三节心灵的“海化” 991

第四节多一些与心灵相系的游丝 992

第五节问君何来意蕴美 993

第六节形似·心似·神似 995

第七节紧张地创造与悠扬的心境 996

第八节“心动如水,水静如镜” 997

第九节“隐私权”与人生格调 998

第十节警惕致人“形变”的诱惑 999

第十一节记着,“皮克马利翁效应” 1000

第十二节换掉“奴性的血液” 1001

第十三节让德行伴着寿命同行 1002

第十四章“原始的丰富”与时代的欲求 1004

第一节理性高度与求实精神 1004

第二节“环境趋同”与个性化选择 1005

第三节保持灵魂独舞的境界 1007

第四节“简约”——智慧美的线条 1008

第五节存大略小,举重明轻 1009

第六节合理“迁就”为什么是必须的 1010

第七节不要失却不可失而复得的 1011

第八节善意“角斗”圆舞曲 1013

第九节“冷酷”冲突与“缓冲”原则 1014

第十节“近亲繁殖”与补救方式 1015

第十一节勤奋自律与“鉴赏力”的双重含意 1016

第十二节“宏约深美”与大家风度 1017

第十三节气韵独步与神态卓然 1018

第十四节“无人之态”与“慎独境界” 1019

第十五节近乎极端,超乎自然 1020

第十六节“快乐公式”的真谛 1021

第十七节边沁的“快乐测定法”漫议 1023

第十八节古到极点又新到极点者为大智 1024

第十九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呼唤着什么 1025

第十五章创造你的一部传奇 1028

第一节你,孕育着大奇迹 1028

第二节属于灵魂的智慧才能属于自己 1029

第三节“智慧四态”浅说 1030

第四节不断创新是卓越 1032

第五节每天都是一个小小的“发明” 1033

第六节艺术的精灵在发出警告 1034

第七节《伊甸园的飞龙》与急智 1036

第八节愿君常置“座右铭” 1037

第九节雅柯卡如何跨上“野马” 1038

第十节另一种“鬼才”——奇人霍金的启示 1039

第十一节开发你的大脑右半球 1040

第十二节动手兼动脑,智慧难衰老 1041

第十三节强化大脑智慧的物质基础 1043

第十四节保持头脑年轻的十种生活方式 1044

第十六章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 1047

第一节不要肯定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1047

第二节恐龙的副脑与人类的“外脑” 1048

第三节“好奇”与“满足”并重 1050

第四节“多功能审美型人才观” 1051

第五节盯住“精英文化” 1052

第六节打通智慧的“隧道” 1053

涉猎一点“老三论” 1053

第七节新兴智慧的“高架桥”——“新三论” 1054

第八节克服“功能固定性” 1055

第九节笔尖上的风光 1056

第十节联想——丰富智慧的“筵席” 1058

第十一节“以博取胜”并非杂家 1059

第十二节让智慧乘上“特快列车”——小议敏锐性 1060

第十三节多思有益与勤思笔健 1061

第十七章人生舞台与角色意识 1064

第一节“角色”,千变万化的“角色综合体” 1064

第二节人生舞台的追光与“角色自伤” 1065

第三节角色与“人格因素” 1066

第四节家庭角色置换艺术浅说 1068

第五节雌化——男子汉的悲剧 1069

第六节做一个文明的“观众” 1071

第十八章天鹅要潇洒,不必戴项链 1072

第一节重新开始,从不为晚 1072

第二节“空墙”效应及生活魅力 1073

第三节“位移”现象种种 1074

第四节“金鸟”啼叫的是什么 1076

第五节不做“南山的豹子” 1077

第六节紧握坚果的猴子告诉人们什么 1078

第七节“寄居蟹”式的悲剧 1079

第八节罗丹为什么精心地研究阴影 1080

第十九章心灵世界的芳草地 1082

第一节心灵世界也有昼夜 1082

第二节星星耳语 1083

第三节“味欲其鲜,趣欲其真 1084

第四节把烦恼抛给昨天 1085

第五节晚安,美丽的夜 1086

第六节“夜是自己的,白昼属于大家……” 1088

第七节使心灵免遭伤害 1089

第八节当代健美的新概念 1090

第九节神游可获“奇书” 1092

第七编发明创造能力开发的方法艺术 1095

第一章将实践能力转化为发明创造能力 1095

第一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1095

一、从社会化到创造性 1095

二、创造、创造力 1098

三、创造力与智力 1101

四、知识要多还是少 1103

五、创造性学生的特征 1106

六、在二者间保持张力 1111

第二节实践型学生需要创造能力 1113

一、标准答案与标准化 1113

二、问号变成了句号 1115

三、变革的时代需要什么 1117

四、创新是历史前进的车轮 1121

五、当头棒喝 1123

第三节社会越进步创造力越重要 1124

一、奥斯本的“日行一创” 1125

二、星期日发明学校 1127

三、陶行知谈儿童解放 1129

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教育说 1131

第四节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践、创新 1134

一、教育的模式革命 1135

二、从划一到多样化 1137

三、创造教育的兴起 1139

四、两种模式的比较 1142

第二章实践型学生创造能力开发教育 1144

第一节国内外创造能力开发模式借鉴 1144

一、创造教育模式的涵义 1144

二、创造教育模式结构 1145

三、创造教育模式的特点 1147

四、创造教育模式的作用 1149

五、国外创造教育模式 1150

六、国内创造教育模式 1153

第二节开发创造能力的专门课程 1157

一、创造思维 1158

二、心智的枷锁 1164

三、创造思维训练课的内容 1166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的教学原则 1169

五、训练课的教学方法 1170

第三节创造能力开发的学科渗透 1172

一、发现性教学 1173

二、选取发散点 1174

三、创造性教学模式 1177

四、创造性教学五环节 1180

五、课堂教育示例 1181

第三章实践型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方法 1189

第一节获取发明创造的原理 1189

一、阿佩尔的创造 1189

二、发现的方法和原理 1190

三、相对论的发现 1191

四、创造力的训练——设想、再设想 1194

第二节选准发明创造的突破口 1195

一、六面发光的电筒 1195

二、蒸汽机的发明 1196

三、化学元素的发现 1198

第三节向45分钟要创造性联想效益 1200

一、恩德曼的酒西瓜 1200

二、创造需要联想 1201

三、提高联想力的要诀 1202

四、大陆漂移说的发现 1203

五、中子的发现 1205

第四节主体附加法则 1206

一、发现事物的不足或缺陷 1207

二、小附加出大效益 1209

三、马德堡半球实验 1210

四、指向麦加城的指南针 1212

第五节组合创造——创造的秘密 1213

一、圆珠笔的再创造 1213

二、组合创造发明方法 1214

三、望远镜的发明 1216

第六节同类组合 1219

一、组合刀的启示 1219

二、组合原理 1220

三、低成本组合 1221

四、突变的发现 1222

五、蜜月钥匙 1224

第七节反面突破 1225

一、新事物也许是与之相反的事物 1225

二、谁发明了倒计时 1226

三、电子的发现 1227

四、病毒的发现 1230

第八节移植创造 1232

一、移植创造原理和方法 1232

二、书和水果 1233

三、X射线的发现 1234

四、电池的发明 1236

第九节变废为宝 1238

一、废的并不一定都是无用的 1238

二、从废物处理到发明创造 1239

三、塑胶的发明 1240

四、废墟上的乐园 1243

第十节突破原型 1244

一、椅子的发明与变迁 1244

二、突破原型的方法 1245

三、实现突破原型创造的原理 1246

四、电影的发明 1247

第十一节微缩创新 1249

一、微型的方向 1249

二、微缩创造方法 1250

三、新奇的宠物石 1252

四、盒式旅馆 1253

第十二节一次性革命 1253

一、一次性创造思维 1253

二、满足人类需要 1254

三、一次性创造技巧 1255

四、一次性打火机的发明 1256

第十三节精简事物环节 1257

一、减少环节的价值 1257

二、减少环节的创造方法 1258

三、松下的创造 1260

四、阿迪达斯的发明 1261

第十四节产品的潜功能创造 1262

一、中国伞及陀螺 1262

二、迷人的创新之路 1263

三、发现潜功能 1264

四、原子弹的发明 1265

第十五节利用身边有限的生存空间 1268

一、折叠汽车 1268

二、伸缩或折叠的创新方法 1268

三、消费时代的产物 1270

四、折叠式太阳帽的问世 1271

第十六节分解创造 1271

一、一双自动行走的鞋 1271

二、分解创造方法 1272

三、钟控锅炉的发明 1274

四、7岁儿童商店的创造 1275

五、婴儿纪念品的发明 1276

第十七节扩散思维 1276

一、同一事物的不同思想 1276

二、扩散思维方法 1278

三、NTT的发明创造 1279

第十八节仿型创造 1282

一、仿型创造方法 1282

二、创造功能与形状 1283

三、园林艺术的发现 1284

第八编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培养的方法艺术 1289

第一章实践型学生观察力的学校培养 1289

第一节要先学会观察 1289

第二节观察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290

一、观察的基本性质 1290

二、观察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293

三、观察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295

第三节观察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298

一、观察对客观刺激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298

二、观察对主观加工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300

第四节观察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303

一、观察的基本品质与学校教育 1303

二、观察的培养 1308

第二章实践型学生注意力的学校培养 1314

第一节从“弈秋诲二人弈”说开去 1314

第二节注意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15

一、注意的基本性质 1315

二、注意的种类 1317

三、注意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18

第三节注意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321

一、无意注意受主客观因素制约的规律 1321

二、有意注意受人们目的性支配的规律 1322

三、各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1323

四、注意的稳定与起伏相互协调的规律 1324

五、注意的集中与分配对立统一的规律 1325

第四节注意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326

一、注意的基本品质 1326

二、注意的培养 1330

第三章实践型学生记忆力的学校培养 1335

第一节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335

第二节记忆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37

一、记忆的基本性质 1337

二、记忆的种类 1341

三、记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43

第三节记忆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345

一、记忆对目的任务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345

二、记忆对材料数量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347

三、记忆对材料性质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347

四、记忆对组块状况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348

五、记忆对前后活动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1349

六、遗忘历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规律 1349

第四节记忆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350

一、记忆的基本品质与学校教育 1350

二、记忆的培养 1354

第四章实践型学生想象力的学校培养 1363

第一节“踏花归去马蹄香”主题画的启示 1363

第二节想象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64

一、想象的基本性质 1364

二、想象的种类 1367

三、想象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70

第三节想象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372

一、想象的过程即分析与综合结合过程的规律 1372

二、想象与思维相互促进的规律 1373

三、各种想象协调活动的规律 1375

第四节想象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376

一、想象的基本品质 1376

二、想象的培养 1380

第五章实践型学生思维的学校培养 1383

第一节从两段名言谈起 1383

第二节思维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384

一、思维的基本性质 1384

二、思维的基本方法 1392

三、思维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402

第三节思维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405

一、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 1406

二、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 1406

三、思维中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统一的规律 1408

四、在某种思维的主导下,各种思维相互作用的规律 1409

五、在某种思维方法的主导下,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规律 1410

第四节思维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410

一、思维的基本品质与学校教育 1410

二、思维的培养 1417

第六章实践型学生创造思维的学校培养 1421

第一节她为什么能攻克世界数学著名猜想 1421

第二节创造思维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422

一、创造思维的基本性质 1422

二、创造思维的成分 1427

三、创造思维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429

第三节创造思维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431

一、创造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 1431

二、各种创造思维成分协调互补的规律 1433

第四节创造思维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436

一、创造思维的基本品质与学校教育 1436

二、创造思维的培养 1441

第七章实践型学生言语的学校培养 1447

第一节他为何口含石子对着大海说话 1447

第二节言语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448

一、言语的基本性质 1448

二、言语的种类 1449

三、言语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450

第三节言语活动的规律与学校教育 1451

一、言语和思维不应分割的规律 1451

二、个体言语获得中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 1452

三、各种言语相互制约的规律 1453

第四节言语的基本品质与培养 1455

一、言语的基本品质与学校教育 1455

二、言语的培养 1459

第八章实践型学生智力因素的教学培养 1462

第一节特级教师斯霞是如何教“祖国”一词的 1462

第二节智育的基本内涵 1463

一、加强基础 1463

二、发展智力 1464

三、培养非智力因素 1465

第三节智力因素与教学过程 1466

一、中国古代的教学过程六阶段论 1466

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论 1468

三、加涅的教学过程八阶段论 1469

第四节智力因素与教学模式 1470

一、什么是教学模式 1470

二、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1472

第五节智力因素与教学方法 1477

一、六步教学法 1478

二、“八环节”与“六课型”结合的教学方法 1479

三、尝试教学法 1480

四、“八字”教学法 1481

五、发现教学法 1482

六、范例方式教学 1483

第六节IN结合论的教学模式 1484

一、理论依据 1484

二、教学目标 1486

三、基本原则 1486

四、具体操作 1488

附录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艺术案例 149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如何直面实践的挑战 1493

从吕洞宾的手指谈起 1494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实践源起于真知 1497

“教学做合一”——做在首位 1503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1504

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1504

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起来,还要把它们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1504

以做为中心在“劳力上劳心” 1506

实践:理想与空想的分水岭——实践是理想的支撑 1508

一、理想通过“实践”而实现 1508

二、失去“实践”的支撑,理想即成为空想 1511

三、成功无一不是“实践”的结果 1512

希望与实践同行——实践是由理想到达现实彼岸的桥梁 1515

一、只有实践,才会有自信 1515

二、希望与实践同行 1518

三、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行动 1520

四、只有实践才能打破生命的静止状态 1521

五、只有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 1522

六、自立者,人助之 1523

只有去实践去创造才是完整的教育 1525

“从娃娃抓起”——实践教育的启动支点 1528

实践:创造了世界 1531

生存的方式在于实践——实践赋予生命以活力 1534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宣言 1537

实践:远离了空谈 1539

一、空谈是一种不良习惯 1539

二、空谈的种种表现 1539

三、空谈是对现实的逃避 1542

四、改变空谈的措施 1543

实践:成功了自己 1545

一、即使是天才,也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实践 1545

二、先飞的笨鸟也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1547

三、残疾不可悲,行动可弥补生理缺陷 1549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 1552

实践教师主体观 1559

一、教师主体的概念 1559

二、教师主体思想的演变 1560

三、教师的主体地位 1563

四、教师的主体作用 1564

五、教师主体的劳动特点 1566

六、教师的主体素质 1567

实践学生主体观 1569

一、学生主体的实践论基础 1570

二、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变量 1571

实践客体观 1574

一、教育实践客体的科学涵义 1574

二、教育实践客体的类型 1575

三、精神客体的基本特点 1576

知行观 1580

一、重行尚实——《大学辨》的主题 1581

二、“知行合一”与读书为学 1585

三、“知行合一”与道德修养 1588

习行观——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 1590

致知力行观 1594

教学实践观——一种特殊的“信息型”实践 1596

一、教学实践的认识论基础 1596

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殊性 1599

三、教师教学活动是否属于实践 1601

四、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 1605

五、教育实践目标分类的理论基础 1607

六、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在联系 1610

七、身心和谐发育与现代体育观 1613

八、在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实现“五育”的整合 1614

九、现代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手段推动教育实践走向现代化 1618

全时空的素质教育——一种挑战“泡沫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 1623

中国教育实践观的根本转变 1628

一、关于教育实验本质及其基本特征的分析 1629

二、关于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及其功能 1630

三、关于教育实验的主题及内容选择 1630

四、关于教育实验的主体及主客体关系问题 1631

五、关于教育实验的范式及其规范问题 1632

六、关于教育实验的评价及其结果的解释处理问题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