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前言 1
第一章 梦对心理危机的体现:现代心理治疗梦的分析流派与观点 1
第一节 不同流派的释梦及梦的工作观点介绍 1
一、经典精神分析及后弗洛伊德时期的释梦观点 2
二、格式塔学派的释梦观点 6
三、聚焦身体与情感的释梦 7
四、现象学视角的释梦观 9
五、梦的内容分析系统 10
六、具有结构性特征的梦的工作方法 12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梦的态度和工作方法 14
一、对梦的理解的发展 14
二、现代释梦的层面总结 15
三、梦的工作发展趋势 16
第三节 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的现代实证研究 18
一、梦的意义及其在治疗中的实际作用 18
二、关于梦的工作的形式和方法的探索 23
三、与梦的工作成效相关的因素之探究 26
第二章 梦对心理危机的体现:心理分析的观点与案例解析 30
第一节 基于心灵旅程的释梦视角及梦的分类 30
一、我是谁?关于寻找自我的梦 32
二、关于心灵中的阴暗面的梦 33
三、关于心灵深处的伴侣的梦 35
四、现代人典型的梦:不受控制的驱力 37
五、关于展开无意识灵性之旅的梦 38
第二节 梦与死亡、疾病、灾难以及来自心灵内部的危机 39
一、面对死亡与灾难 39
二、面对疾病与衰老 46
三、来自内部的冲突与危机 53
第三节 梦与亲密关系、人生发展、人格成长和生活境遇 58
一、亲密关系 58
二、现代女性的冲突与女性化的身份 65
三、职业中的困扰 70
第三章 梦的分析对心理危机的处理:梦的分析与意象体现技术的工作原理 77
第一节 积极想象作为意象体现的理论基础 77
一、荣格与积极想象 77
二、超验与转换的原理 78
三、积极想象具体步骤 82
四、具体实施注意事项 84
五、基于中国文化理解积极想象 86
第二节 意象体现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 91
一、意象体现技术基本原理概述 91
二、意象体现心理转化容器的发展 93
三、以梦为起点的意象体现与诠释 94
第三节 意象体现中所包含的具身化的观点 94
一、笛卡尔的思辨 95
二、具身化的观点 95
三、身与心的分离 96
四、身与心的整合 97
五、自组织的系统 100
第四章 梦的工作对心理危机的处理:梦的分析与意象体现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性研究 102
第一节 梦的工作适用性初步探索 102
一、研究方法 103
二、研究结果 105
三、结果讨论 109
第二节 梦的工作过程和效果研究 110
一、研究方法 110
二、结果一:在治疗过程中不同步骤的难度和获益度比较 114
三、结果二:梦的态度与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的关系 117
四、结果三: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共情与情绪变化 121
五、结果讨论 125
第三节 梦的意象体现在治疗与噩梦症治疗的个案研究 129
一、个案心理历史 129
二、临床治疗经历 130
三、治疗结案报告 135
第五章 梦的工作对心理危机的处理:梦的分析与意象体现技术的操作细节 137
第一节 意象体现的技术与基本操作方法 137
一、意象体现治疗技术的工作方法与步骤 137
第二节 其他形式的意象体现治疗 144
一、团体形式的治疗 144
二、短程深度意象体现治疗 148
三、意象体现治疗技术的工作注意要点 148
第三节 意象体现治疗过程个案 150
一、初步体验和感应 150
二、联系和联想 151
三、进入梦境 152
四、多重感觉的对比和整合 156
五、持续的工作和梦的意义 156
第六章 梦的分析与意象体现技术对慢性疲劳治疗的实验研究 158
第一节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定义及临床诊断 158
一、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定义 158
二、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临床诊断过程 160
三、慢性疲劳的发病率 162
第二节 慢性疲劳的心理失调 164
一、慢性疲劳与心理失调 165
二、神经心理学的发现 166
三、压力变量和行为评估 167
第三节 慢性疲劳的解释模型及治疗取向 168
一、慢性疲劳的心理解释模型 168
二、可能的生理病因与发病机制 169
三、中医的观点:CFS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170
四、心理、饮食与运动治疗取向 172
第四节 意象体现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身心干预 176
一、意象体现治疗技术简介 176
二、研究方法 178
三、结果 179
四、讨论 181
第七章 梦的分析及意象体现技术对慢性疲劳治疗的个案研究 182
第一节 个案背景、诊断与治疗初始 182
一、个案背景:初步印象 182
二、初始诊断:慢性疲劳 183
三、初始的梦:忘情水之歌 189
第二节 情绪对梦的激发以及创伤的浮现 195
一、基于联想的理解 196
二、共时性的工作原理 201
三、创伤:父母化的孩子 202
四、创伤:心灵的钥匙 204
第三节 汲水意象与创伤的治愈 206
一、象征的能力与创伤的消化 206
二、井中汲水的创伤性记忆 207
三、创伤意象中“井”的视角 209
四、内在孩子的创伤与生命力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