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发托托,创建军垦农场(1959~1965) 2
第一节 由六分场到高泉农场托托分场 2
第二节 农场早期水土开发 7
第三节 生产经营得到初步发展 16
第四节 创办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23
第五节 开展“三反”整风,创建“五好”连队 28
第六节 加强战备,成立值班连队 33
第七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5
第二章“文化大革命”动乱,农场发展遭受挫折(1966~1976) 42
第一节 派性斗争和造反夺权,农场建设遭到破坏 42
第二节 托托农场划归农五师,成立九十一团 47
第三节 开展“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和加强战备工作 50
第四节 召开党代会,初步扭转经济滑坡局面 53
第五节 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团场规模扩大 59
第六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工作 65
第七节 极左思潮影响,农业生产徘徊不前 70
第三章 隶属关系变动频繁,团场发展缓慢(1977~1983) 76
第一节 开展“揭、批、查、打”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政策 76
第二节 实行财务包干“六定一奖”生产责任制 79
第三节 依托地缘优势,兴办二、三产业 83
第四节 隶属关系变动,生产发展受阻 87
第五节 开展“严打”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91
第四章 改革开放,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984~1990) 96
第一节 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6
第二节 开展整党工作,推进党风建设 103
第三节 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07
第四节 成立工会组织,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111
第五节 开展企业整顿,改进企业管理体制 117
第六节 防风固沙,加快林业发展 120
第七节 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推动经济发展 124
第八节 实行团(连)长承包责任制 129
第九节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团场经济状况逐步好转 135
第十节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141
第五章 自然灾害频发,工农业生产滑坡(1991~1994) 152
第一节 招收合同制新工人参加团场建设 152
第二节 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滑坡 157
第三节 市场竞争激烈,工业发展受挫 160
第四节 开发土地、扩大团场规模 163
第五节 重视文教卫生工作,推动团场社会事业发展 167
第六节 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加强民兵武装建设 171
第七节 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加快团场经济发展 176
第六章 推行经营体制改革,团场经济迅速恢复(1995~2000) 182
第一节 推行“两费”自理和各种承包责任制 182
第二节 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灌溉 189
第三节保护耕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196
第四节 扶贫帮困,结对挂钩活动蓬勃开展 200
第五节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小康连队 204
第六节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民主选举连队干部 211
第七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和谐团场建设(2001—2005) 216
第一节 第三次党代会制定强团富民新方略 216
第二节 科学管理,机构改革全面推行 220
第三节 实行土地承包长期固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225
第四节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230
第五节 团场电气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36
第六节 农业综合开发,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242
第七节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管理 248
第八节 推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53
第九节 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加快城镇建设 261
第十节 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69
第十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278
第十二节 扭亏为盈,团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86
第十三节 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297
第十四节 创建“学习型团场”,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304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