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让理性之光亮起 1
第一篇 知识理性 1
解放思想并不神秘 2
解放思想有没有底线? 5
坚守普世价值 彰显民族特色 7
批评诸葛亮与道德无关 10
何以安贫乐道? 13
基因平等 16
中小学人文教材改革要坚守以人为本 19
书斋里的农耕文明 22
文明基因与大国崛起 25
心界两边的围墙 33
参悟北大校园里的一组雕塑 36
信息技术究竟会颠覆什么? 39
消息如何变成谣言 42
以奥林匹克精神拥抱世界 45
专业化的精彩 48
总有些事情不能似是而非 50
思绪纷飞悼定剑 52
大道青天 壮志未酬——悼念杨小凯先生 55
第二篇 批判理性 63
“和谐社会”专属东方文化体系么? 64
“潜规则”何以变为“坏规则” 66
不全是“黄宗羲定律”问题 69
《劳动合同法》对人民代表是一块“试金石” 71
理性何以立足? 74
何以斯文扫地 77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村民自治 80
刘庄的共性与个性 85
没有强拆,中国会更美好 87
为什么道德底线会重压在金钱之下? 90
谁送神,谁接神 94
户籍制度:你伤害了多少小小百姓? 97
第三篇 工具理性 99
对中国城市化应多维度观察 100
调节劳资关系是中国转型时期的一件大事 103
改革“试点”工作要法制化 105
高深的空话如何害人 107
更自由的市场经济 更民主的社会主义 110
坚硬的腰带 113
节制资本,但不要消灭资本 116
金融危机究竟颠覆了什么? 119
从进城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28
由文字改革想到民族文化认同 130
通过渐进办法改变人民代表结构 133
通过市场机制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利益 135
一场不着调的争论 137
把土地制度改革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 140
意识形态需要有张力的包容性 148
局部突围:重庆成都改革的意义 151
第四篇 政治理性 155
世纪变革:城市牧歌和乡村挽歌的二重奏 156
让传统乡村社会成为一个“传说”——关于“乡民”到“公民”的转变路径 159
懂战争,方能懂和平 165
“和谐社会”考 168
政治正确:精细的和简约的 174
竞选一定是烧钱么? 177
绝望时,手伸向社会主义 180
深化政治改革从细节做起 183
民强,必无国弱 185
中产阶层的表象与内涵 189
印度的乡村自治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191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阳光初照——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