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惠英 1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1.1海门市地理历史及人口概况 1
1.2海门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4
1.3海门方言语法研究现状 5
1.3.1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 5
1.3.2吴方言语法的研究 6
1.3.3海门方言语法的研究 8
1.3.4海门方言语法研究的意义 11
1.4海门方言语法特点举要 13
1.5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6
1.5.1田野调查法 16
1.5.2内省法 17
1.5.3比较法 17
1.5.4归纳法 18
1.6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18
1.6.1语料来源 18
1.6.2发音合作人 19
1.6.3符号说明 19
1.6.4常用字词例释 20
第二章 副词 23
2.1时间副词 23
2.1.1表时性时间副词 23
2.1.2表频性时间副词 30
2.1.3表序性时间副词 34
2.2范围副词 37
2.2.1总括性范围副词 37
2.2.2排他性范围副词 42
2.2.3限量性范围副词 44
2.3语气副词 48
2.3.1推断性语气副词 48
2.3.2确认性语气副词 54
2.3.3逆合性语气副词 57
2.3.4疑问性语气副词 61
2.4情态副词 66
2.4.1意志类情态副词 66
2.4.2方式类情态副词 69
2.5小结 75
第三章 程度的表达 77
3.1附加法 78
3.1.1前缀式 78
3.1.2后缀式 79
3.2重叠法 90
3.2.1 “ AABB”,式 90
3.2.2 “AAB”式 92
3.2.3 “A里AB,式 93
3.3前加状语法 94
3.3.1蛮 95
3.3.2弗大 96
3.3.3聊些 98
3.3.4忒各 99
3.3.5来得个 101
3.3.6逐赶 102
3.4后加补语法 103
3.4.1来 104
3.4.2来+交关 107
3.4.3煞 110
3.4.4勿过 113
3.5小结 114
第四章 否定与疑问 116
4.1“弗”及其相关格式 117
4.1.1“弗”的语义 117
4.1.2“弗”字否定句 119
4.1.3“勿”与可能补语 124
4.1.4“弗”字疑问句 127
4.1.5“弗”字词语 133
4.2“朆”及其相关格式 138
4.2.1“朆”的语义 138
4.2.2“朆”字否定句 140
4.2.3“朆”字疑问句 143
4.3“奥”及其相关格式 149
4.3.1“奥”的语义 149
4.3.2“奥”字否定句 150
4.3.3“奥”字疑问句 153
4.4“呒得”“呒处”及其相关格式 157
4.4.1“呒”的语义及“呒”字词语 157
4.4.2“呒得”的语义 159
4.4.3“呒得”否定句 161
4.4.4“呒处”的语义 165
4.4.5“呒处”否定句 175
4.4.6 “呒得”“呒处”疑问句 177
4.7小结 178
第五章 体貌的表达 180
5.1实现体 180
5.1.1 V+特+O 182
5.1.2 V+特+来/去(+O) 186
5.1.3 V+特+C 190
5.2将行体 190
5.2.1要+VP+特 190
5.2.2 VP+快特 191
5.2.3要+VP+快特 191
5.2.4 V+特 192
5.3起始体 193
5.4进行体 199
5.5持续体 201
5.6已然体 203
5.7小结 204
第六章 定指的表达 206
6.1北部吴语的概数词[ta'] 207
6.1.1 [ta']与“多” 207
6.1.2“多”与定指 208
6.2海门话概数词“多”的定指用法 210
6.2.1“多”与量词的组合 210
6.2.2“多+量”的句法功能 212
6.2.3“多”的定指特点 215
6.2.4“多”与苏州话量词定指用法的比较 219
6.3汉语方言普通名词的定指表达类型 221
6.3.1指词型 221
6.3.2量词型 225
6.3.3数词型 227
6.4定指表达类型的地域及方言分布 228
6.5融合与指示、限定、称代 230
6.6省略与指别、定指 232
6.7小结 233
结语 234
附录一 海门市政区图 237
附录二 海门话标音举例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44
后记 253